助产士主导下分娩模式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助产士主导下分娩模式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

陈惠琴

福建省永春县医院3626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以助产士为主导地位的分娩模式对于产妇分娩镇痛的影响效果;方法:将388例实施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产妇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模式,观察组开展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分泌干预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满意度、产程时间以及分娩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且两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指标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其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分娩模式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缩短其产程时长,提高产妇的分娩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助产士;分娩;分娩镇痛

引言:

分娩是指胎儿母体成为一个独立存在个体的过程,目前临床中将分娩分为3个产程时段,而理想的分娩镇痛应在潜伏期开始,但实际上国内大部分学者主张在活跃期进行分娩镇痛,其主要是考虑在潜伏期进行镇痛可能会影响宫缩强度,导致产程延长,增加剖宫产率[1]。但也有学者指出,在潜伏期给予产妇分娩镇痛的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产程管理,能够有效提高镇痛效果,缩短产程时长。本次研究将以助产士为主导地位的分娩模式对于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共计388例,其年龄为23-34岁,平均年龄为28.58±3.74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9.01±1.13周。所有产妇为单胎头位,无妊娠期并发症或者合并症等情况,无精神疾病或者意识障碍。将所有产妇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产妇的基本情况相似,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模式进行分娩管理,即产妇在进入到产妇后,有助产士给予其相应的分娩指导和产程观察。观察组产妇则开展以助产士为主导地位的分娩干预模式,其具体措施包括:①分娩前:在产妇进入产妇前,助产士通过与之进行交流、沟通,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从而给予其相应的心理干预和生理干预,同时向其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帮助产妇熟悉分娩环境,使产妇能够树立其自然分娩的自信心;②分娩中:当产妇宫口张开1-2cm时,表明产妇进入潜伏期,在产妇签署分娩镇痛同意书后,给予产妇穿刺置管,行硬膜外麻醉。在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应密切观察和监护产妇的生命指证变化情况,同时给予产妇全程胎心监护,适时行阴道检查,一旦发现产妇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当发现胎儿为枕横位、枕后位时帮助产妇调整体位,利用胎儿的重心作用帮助其调整胎位。当宫口张开超过3cm时,给予其人工破膜。当宫口张开超过6cm时,如仍无法调整胎位可给予其阴道内徒手转胎头[2]。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可通过产妇的主诉以及视觉模糊评估法对产妇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在接产过程中,可安排家属给予产妇感情支持。对于需要行剖宫产的产妇,可由助产士进行全程陪伴和新生儿处理工作;③分娩后:分娩结束后,由助产士对产妇恢复情况以及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评估,同时给予其相应的健康指导,及时解答产妇及家属的疑问,帮助产妇建立正确的母乳喂养习惯,以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其包括产程时长、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情况。同时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前向两组产妇调查其对于分娩服务的满意度。

1.5统计处理

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差异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娩结局

两组产妇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在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指标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对比(n=174)

2.2满意度

观察组产妇平均服务满意度评分为96.47±2.31分,对照组产妇平均服务满意度评分为85.37±4.27分,观察组产妇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在分娩过程的潜伏期给予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能够有效满足产妇的镇痛需求,从而降低产妇由于害怕疼痛而行剖宫产的比例,从而降低我国目前较高的剖宫产率。

开展以助产士为主导地位的分娩干预模式是为了在潜伏期分娩镇痛过程中给予产妇积极的产程管理,从而减轻硬膜外组织麻醉对于分娩方式、产程时长的影响,缓解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不适感[3]。我国目前将第一产程活跃期作为分娩镇痛干预的最佳时段,但近年来大量研究指出,在潜伏期开展分娩镇痛虽然对于宫缩有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但通过给予产妇积极的产程干预和适当应用催产素,能够有效的缓解麻醉药物对宫缩的影响效果。而在这个过程中,开展以助产士为主导地位的分娩干预就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给予观察组产妇以助产士为主导地位的分娩干预模式,有效的缩短其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时长(P<0.05),同时也降低了产后出血量,因此对于有效的提高了产妇对于分娩服务的满意度和产妇及新生儿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其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分娩模式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缩短其产程时长,提高产妇的分娩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朱珠,张爱霞.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分娩模式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4):9-11.

[2]李海霞.纠正胎儿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循证护理[J].护理学报,2008,15(6):41-43.

[3]尹春艳,毛邱娴,郭云怀.潜伏期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2):19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