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老年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杨知友匡雪春

杨知友匡雪春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外科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老年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科共收治96例老年胃癌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8例。两组围手术期均行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全面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对其应用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胃癌;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胃癌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老年人由于其各项器官功能和自身免疫力以及抵抗力均处于逐渐衰退的状态,因此属于胃癌的高发人群。手术疗法是治疗老年胃癌的常用方法,但是基于老年患者自身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围手术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需要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本研究选取96例老年胃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分析老年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研究结果,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科共收治96例老年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8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为62~87岁,平均年龄为(75.4+0.2)岁,病程为3~9年,平均病程为(6.1+0.5)年,病理分型情况为:印戒细胞癌、低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高分化腺癌、未分化癌患者分别为9例、9例、7例、13例、10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为64~89岁,平均年龄为(75.5+0.5)岁,病程为3~11年,平均病程为(6.3+0.6)年,病理分型情况为:印戒细胞癌、低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高分化腺癌、未分化癌患者分别为10例、8例、9例、11例、1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及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行组间对比研究。

1.2方法

两组围手术期均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基础护理、药物指导、病情监测、饮食控制以及常规健康宣教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1.2.1.1心理疏导

手术前患者往往会伴有程度各异的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护理人员要同情、关心患者,积极地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为其详细地讲解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主要步骤、注意事项以及预期效果等,以增进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手术疗法的认识,缓解其不良情绪,增强其治疗依从性。

1.2.1.2营养指导

手术前,要指导家属为患者及时地补充营养成分,注重高热量、高蛋白以及高纤维素食物的摄入,并对患者的低蛋白血症以及贫血等进行纠正治疗,增强其体质和手术治疗中的耐受力。

1.2.1.3术前训练

由于老年患者的排痰能力普遍较差,如果患者的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较多,便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肺炎以及肺不张等。所以,手术前,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深呼吸以及有效咳嗽的方法,以促进患者有效排痰,有效咳嗽的正确方法为深吸气,然后充分借助胸腹部力量,尽最大努力地进行咳嗽,与此同时,深呼吸能够使肺通气量显著增加,有助于机体排痰能力的增强,在对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时,也可以借助于反复吹气球的方式,每次的训练强度为每分钟6次左右,训练时间应不超过30min;由于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前列腺肥大表现,且其膀胱逼尿肌往往是处于松弛无力的状态,所以术后容易出现排便困难,从而导致充盈性尿失禁等后果的发生,所以术前应教会患者床上排便方法,训练其自解小便,以此可以使手术结束后的导尿管的留置时间和泌尿系统感染显著减少。

1.2.1.4术前准备

指导患者进行临床检查,主要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超声检查等,以对其做好术前评估;针对心功能异常患者,需使用强心剂等进行对症治疗,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便可进行临床手术治疗;针对糖尿病患者,要对其血糖进行控制,当其空腹血糖值小于或等于9.44mmol/L时,可行手术治疗,以有效地避免术中及术后的各种并发症。

1.2.2术后护理

1.2.2.1营养支持护理

手术后第1天时,护理人员借助于鼻肠管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护理,也可以借助于空肠造瘘管以及专用的营养泵将体积为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持续泵入患者体内[1];手术后第2d时,可以使用500mL的肠内营养液缓慢泵入患者体内,在此过程中需均匀滴入;手术后第3~10d时,可使用200mL的瑞能和500mL的百普利经营养泵泵入患者体内[2]。在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护理时,所使用的营养液的温度需保持为40°C左右,以避免患者的肠蠕动出现骤然加快现象,同时也可以降低肠痉挛等的发生率。术后营养支持护理可以对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

1.2.2.2切口和引流管护理

对患者的腹部切口进行密切监测,若有渗液或渗血现象,则要及时地更换敷料,并要对患者切口周围的皮肤进行清洁,并确保其始终处于干燥状态;要始终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并对引流液的性状、量及颜色等进行观察,如果引流液的颜色发生异常变化,则要考虑其是否为感染,并要及时地进行对症处理;要告知患者引流管的重要作用,不可随意私自拔管,在翻身或者变换体位时也要注意引流管的位置,避免对其造成牵拉;要保证患者的胃管负压引流始终处于通畅状态,所用的胃管要保证与引流管之间有着较大的衔接口径,以免胃内容物等阻塞管道,同时要对引流液的性状及颜色等进行观察,其正常颜色应为淡红色,如有异常,则需及时处理,待患者肠蠕动恢复正常,则可将胃管拔除。

1.2.2.3并发症的护理

(1)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手术后,护理人员需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协助家属为患者翻身以及扣背;如有必要,需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理,吸痰要坚持湿度原则,以免损伤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在吸痰处理后,要及时地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既可以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的通畅,也能够及时地修复患者受损黏膜;(2)切口感染的预防。要定时为患者更换床单,并需保持平整,对患者的骨隆突处的皮肤进行有效按摩;定期为患者的切口换药,并且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无菌操作;(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术后依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早期活动,手术后第2~3天时,引导患者进行适量的下床活动,并要加强陪伴;在输液或者输血时,要尽量选取患者的上肢部位,同时需适当地抬高输液肢体,使其保持30°左右的倾斜角,且要注意更换患者的输液部位,以使药物于患者下肢部位的滞留时间显著缩短,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满意度。使用满意度量表[3]评估患者的满意度,满意度共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级。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9.0软件,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应用X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老年胃癌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症的发病部位主要包括胃窦部、胃底贲门部、胃角部、胃体部等,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嗳气、腹部胀痛、便血、上消化道出血以及幽门梗阻等,触摸其腹部可有明显包块。由于老年人的自身敏感性较差,所以胃癌早期并不存在特异性表现,较难察觉,所以在其得到确诊时,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阶段,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手术疗法是常用的有效方法,主要术式可包括胃部分切除术、单纯空肠造瘘术和胃空肠吻合术等,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存率,但是手术治疗中也会由于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感染、压疮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影响患者的预后质量[4]。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因此,全面护理干预在老年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也日益凸显。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在于为患者提供包括心理疏导、营养支持、病情监测等,并同时加强对各种并发症的预防,降低其发生率,维持手术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48例患者于围手术期应用全面护理干预,经研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表明,在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对其应用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预后生存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敏.老年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4(36):342-343.

[2]赵红丽.76例老年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33(5):2519-2520.

[3]李燕革.22例老年胃癌穿孔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青岛医药卫生,2013,45(3):222-223.

[4]董丽秀.循证护理在老年胃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医学临床研究,2012,34(10):2046-2048.

作者简介:杨知友,女,出生年月:1983年,籍贯:湖南长沙职称:护师,工作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外科53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