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新课程下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谢冬梅

谢冬梅(邯郸县第十三中学河北邯郸056100)

1.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

做好阅读教学工作,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对阅读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要有意识地带领、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不要仅局限于学生对某一篇文章的具体问题是否清楚,而应重视阅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教学要做到“四个结合”

2.1学生自读与教师导读相结合;自读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钻研、理解课文。导读要求教师对学生做必要的启发、点拨、示范和讲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会强化他们阅读的主体地位,并给教师以信息反馈,促使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的内容、步骤、方法和进度,从而使导读取得更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学生自读与教师导读的有机结合,使师生互相启发,发挥了各自优势,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2.2课内文章与课外文章阅读相结合;入选课本的文章都是精选出的优秀篇章,包容了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精华,兼具古典意蕴与时代气息,可以满足学生的一般阅读需求。但课本的容量有限,不可能涵盖学生渴望了解的全部信息,因此阅读应以课内文章为基础,根据学生的需求将课内与课外文章的阅读有机结合。精选一些与课内文章在选材、表现手法等方面相近的课外文章拿来阅读,学生感觉新鲜,并可以从中体验到课内文章未体验过的情感,捕捉相关的信息或知识,加深对课内文章的理解和领悟。通过对课内文章的分析、研读,学生可以掌握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结构及表现手法;阅读课外文章则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水平。

2.3现代作品与古典作品的阅读相结合;现在的中学生对现实社会关注较多,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但对于古典文化的深邃优雅却知之甚少。其实现代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渗透了古典意蕴和情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兼听则明”……古老的哲学思想延续千年。单纯地阅读古典作品或是现代作品都很难体会到现代文明与古代文化之间那种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所以,在阅读课上,精选一些联系比较紧密的古典作品与现代作品让学生对照阅读,不失为一种让学生体会这种传承关系的好方法。

2.4阅读教学与写作交流相结合;传统的阅读教学遵循的是读文章——做训练题——归纳阅读技巧“三步曲”,学生极少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加强相互间的了解,使表达和交流成为阅读的深化和必要手段。在阅读课中引入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他们一起探讨、交流,指导他们把自己的感悟用文字记录下来,加以整理,使阅读成为了一个智慧、灵感生长的过程。定期以各种方式推出同学们的交流作品,他们能时常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阅读教学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主题诠释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解读文章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和作品鉴赏的必然归宿。所以,不少教师在“主题诠释”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他们往往将教参对作品主题的分析奉为准则,以此作为评判学生对主题理解的唯一尺度,在剖析作品的主题时,总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教参对作品主题分析预设的圈子,表现出过分的求同取向,不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价、肯定和激励,学生思维的成果难以得到教师的赞赏,于是产生思维惰性,导致坐享教师提供现成答案的现象。只有重视学生阅读思维的个性差异,准确把握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

4.阅读教学要注重阅读方法的科学性

阅读方法因阅读目的和读物的特点不同而各异,笔者认为科学的阅读方法包括:泛读、精读、朗读、默读、速读、背诵与复述等等,

4.1泛读与精读;泛读,是一种粗放的、自由的、直接的、个体的阅读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内、外粗略地阅读、浏览整本原著、相关资料,然后围绕阅读的某一作者、体裁或流派的作品,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发表对某一作品的观点。这种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相关信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他们的文学、历史知识有着重要作用。这种阅读方法注重对作品的细节进行方法性分析,让学生学会对作品进行阐释,培养他们的自主批判、分析能力。对于某些优秀作品,我们需要精读。精读必须全身心投入,务求“进入角色”,设身处地、充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作品中一句、一词、一字中所包含的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只有用心灵去体味,才能真正读懂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泛读可以一目十行,粗略浏览,有个印象即可;精读则要细细咀嚼,消化其中一切有益的成份。精读为主、泛读为辅,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2朗读;新课标对朗读提出了“美读”的要求,“美读”可以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深入领会语言的含义,体味课文的精妙所在,进而提高鉴赏能力。掌握“美读”的技巧一般需经历正确地朗读、流畅地朗读和有感情地朗读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

4.3默读与速读;默读是一种无声的阅读。默读时学生将视觉信息转化为大脑内部的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理解水平,加快阅读速度。速读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感知课文,获取文章信息的一种快速阅读。二者都可以节省时间,加快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默读与速读,都应分阶段进行专题训练,使学生不断提高阅读速度。

4.4复述与背诵;复述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概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背诵有利于强化记忆,巩固阅读成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语文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主要是通过复述和背诵训练来实现的。反复诵读与深入理解相结合,能使背诵获得最佳效果。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乐于阅读,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