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煤矿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

王和顺李军

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陕西719316

【摘要】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阶段,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在增加,人民的人权意识和生命价值认识已得在逐步的提高,因而,煤矿安全性的压力也日益增大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虽然近几年煤矿的总体安全形势有了好转,然而仍旧有一系列的特大煤矿事故发生,煤矿安全事故分析问题也显得十分必要,在讨论煤矿安全事故分析及其对策研究过程中,我们应依据自然、因素、人文这三大因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煤矿安全;事故分析;对策

导言:煤矿安全工程师是一个全系统、全过程和调动全员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方面有领导科学、社会心理学、全员安全素质和工程技术等,所以应采用综合治理和整体推进的方法,增强由上及下地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从而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工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们将从政府规制和企业制度两方面分析讨论煤矿安全制度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找到治理中国煤矿安全事故的根本对策,保障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之路。

1煤矿安全事故分析

1.1自然因素我国煤矿自然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先天条件较差。特别是一些难以预料的和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安全事故比较严重。

1.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对煤矿的资金投入,煤炭行业的法律法制的健全和完善等等。

1.2.1社会的资金投入由于多年来煤炭市场的疲软,企业的历史包袱严重,造成我国煤矿安全欠账严重,安全生产基础不牢。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十三省区的调查发现,规模以上煤矿安全欠账在300多亿元,推算全国煤矿安全欠账在500亿元。严重影响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尤其是部分乡镇个体煤矿安全设施和基本安全生产装备得不到保证,安全技术装备老化、落后,防灾抗灾能力差,安全隐患始终无法消除。

1.2.2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先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已很难适应煤炭经济新形式和新监管体制,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应及早出台。

1.3人的因素据调查在所发生的各类事故中,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所占比例为90%左右。就煤矿安全生产的特点来说,人的因素主要包括领导干部的因素和职工队伍的因素。

1.3.1领导干部的因素煤矿中有些领导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不到位。个别领导虽然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但实际上还存在侥幸心理,生产任务紧、产量大时往往淡化忽视安全工作。有时出了事个别领导采取隐报瞒报的方式,搪塞上级的检查,往往对后继的生产带来更大的祸患。

1.3.2职工队伍的因素随着煤炭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劳动、人事、用工制度的建立,使得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破,农民合同工已经成为煤炭生产的主力军。这些人员普遍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专业知识匮乏,安全意识淡薄,素质相对较低。

2煤矿的四大安全隐患

预防煤矿生产事故的责任主体是煤矿企业,不合格的煤矿安全制度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不健全的煤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充分的煤矿企业安全设备、扭曲的煤炭生产和消费价格导致的过低煤炭安全成本和不完善的煤矿企业考评制度是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不健全的煤矿人力资源使煤矿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矿工劳动强度很大,然而工资水平却很低。因此,导致煤矿开采中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屡屡发生煤矿企业侵犯矿工权益的事件;煤矿企业无视企业产权的不完善状况,经常收买官员来保护自己的产权,而不是长期对煤矿的生产和安全设备进行投资,设备的资金不足导致企业的安全体制资金不足,直接影响到瓦斯抽放系统的建立或者更新使用,煤矿承包经营中这种对矿山开采的生产经营不闻不问的态度很难保障煤矿运行期间的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我国煤矿生产中的煤矿价格一般和基本农田的价格相当,这是因为一直以来的矿产价格体制导致的矿藏资源和煤矿生产支付安全成本均低造成的,这种现象导致了煤矿生产过程中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价格差和过低的煤炭安全成本现象;国家应采取多种多样的关于煤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考评制度,然而无论是在考核内容还是考核方式上,考评制度并没有对企业管理人员产生较大的约束力。

3煤矿安全事故对策

3.1关于自然因素方面,应在开采之前要有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而且在生产中要进行不断的生产勘探。同时也要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

3.2在社会的资金投入方面,国家应在政策上拨专款用于对安全设备及技术改造。但由于煤矿安全资金缺口过大,国家在短期内很难投入如此大的资金。建议:

3.2.1采取低息贷款,来解决目前资金不足的难题;

3.2.2在企业内挖潜力,从赢利的资金中按一定的比例划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技术和安全改造的专项资金。

3.2.3在法制的建立方面,要逐步完善适合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2002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可以说安全生产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具体的细致的过程,需要相关法律的具体化细致化。同时矿山安全法规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依据,是科研成果的反映,是安全生产经验的积累,是血的教训的总结,它体现了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在生产中要坚决的贯彻执行,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2.4在领导干部的因素方面,领导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更新思想观念,做到实事求是。要敢于揭丑,不怕亮丑,要与时俱进。在落实规程规章制度时要有“三铁”精神,即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在落实任务时要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其进行量化、细化、具体化。各级主管领导通过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的形式,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一个自上而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管理链条。

3.2.5在职工队伍的因素方面:

3.2.5.1在全国范围内划分几个大的区域,建立区域性煤矿职工工资协调机制,保持区域内职工工资水平大致持平。从而消除职工的哪里工资高到哪里去的念头,减缓职工的频繁流动性;

3.2.5.2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培训。在岗前进行一定时期的岗前安全培训教育,使职工在真正具有入井安全方面的知识时才准入井。在平日进行定期的安全学习,进行一些安全方针政策的学习和安全经验的总结学习。在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方面,必须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达到一定的理论水平。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事故案例及经验教训等进行讲述。让职工从思想上树立安全意识,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并针对不同人员、工种从不同角度进行培训。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使职工时时处处注意安全生产,做到警钟长鸣。

结束语: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不仅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的得失,同时,也关系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们应该从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监察和管理、人员意识与素质、技术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找出我国煤矿事故多发、频发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使我国煤矿安全形势得以根本的好转

参考文献:

[1]王义江,马文彬.煤矿安全事故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矿业,2009,(7):

[2]肖兴志,吴丽丽.中国煤矿安全事故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3):.

[3]周远生.对煤矿安全事故分析进行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1):

[4]刘道炎.煤矿安全事故分析与防治[J].中国科技成果,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