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 1

2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张敏

张敏(河南周口市妇幼保健院466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335-0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急骤,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常因血容量急剧减少而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如未能及时确诊治疗,将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我院内科2010—2012年共收治2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治疗期间对患者采取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全面综合护理措施,效果显著,现将临床护理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2010—2012年收共收治2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4~70岁,平均41.5岁。其中1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8例急性胃黏膜损害、2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

1.2护理措施

1.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每30分钟测量1次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对患者做好心电监护,注意患者是否发生休克、肝昏迷等并发症;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的变化,语言、动作、皮肤及指甲、精神状态是否异常;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的色状,为临床判断是否继续出血提供有力依据;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当血红蛋白低于90g/L,应立即输入全血以补足血容量;监测每小时尿量,准确记录出入水量,以便及早发现并发症。

1.2.2基础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必要时吸痰;大量失血使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周围血管收缩四肢厥冷,因此要注意周身保暖,但一般不宜过热,过热可使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遵医嘱快速建立静脉通路,一般为两条静脉通路,同时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如交叉配血试验和血型鉴定,以便及时准确地实施输血;保持病房的整洁安静、通风良好,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时,立即给以持续低流量吸氧以改善组织缺血缺氧;做好患者口腔护理,患者由于呕血导致口腔内有较浓的血腥味,可引起恶心、呕吐,及时用清水或淡盐水为其漱口;多巡视观察其病情变化,及时清除血迹以免刺激患者。

1.2.3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实施救治时,应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安静稳定的情绪有利于止血,并对所采取的救治措施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使其消除紧张、恐惧、不安的心理情绪,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护理人员应具备耐心细致、沉着冷静心理素质;多关心鼓励患者让患者有安全感;当情况紧急如患者出现大呕血或情绪过分紧张烦躁不安时,护士要保持沉着冷静,快、稳、准实施相应抢救,也可适量使用镇静剂以安定其情绪;做好家属工作,让家属多理解、安慰和鼓励患者。

1.2.4饮食护理

指导消化道出血患者选择合理饮食十分重要,进食可中和胃酸并能减少胃收缩蠕动,维持人体所需营养,促进消化道溃疡的愈合。按出血量的不同,饮食的要求也不同:急性消化道大量出血患者于出血期应禁食1~2d;当出血量少无呕吐或无明显出血的患者,应选择给予清淡温凉、无刺激性的流质饮食;消化道溃疡患者进食应细嚼慢咽、少量多餐流质饮食,可中和胃酸、减少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出血停止后应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半流质软食,随着病情好转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待病情稳定后应指导患者多饮水、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引起胃窦部扩张;因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出血患者,应限制其钠和蛋白质的摄入。

1.2.5健康指导

患者就医期间,医护人员应及时叮嘱患者戒烟、戒酒,遵医嘱服药,不私自服用水杨酸类、激素类等药物;劝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避免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规律饮食,避免过饥过饱,忌食生、冷、硬以及粗糙、酸辣刺激性食物;患者治愈出院后,应定期复查,如出现呕血、黑便等现象,首先要稳定情绪、禁食、减少活动,然后立即到医院就诊,同时带上以往的病历资料,为医师及时作出诊断提供参考,以便尽快采取有效救治措施。

2结果

治疗结果

收治的25例患者中,20例治愈,3例好转,2例转入外科手术后治愈。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之一,若不及时给予救治,病死率可达10%以上。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若能及时掌握患者各时段的病情变化、适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密切配合医生以确保治疗方案顺利进行,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从而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显示2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全部治愈康复出院。表明尽管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发病较急,但只要患者能及时就医,在救治过程中医护人能密切观察,精心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是非常高的。

参考文献

[1]李红梅.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10):119.

[2]吴君.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2例内科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