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张险峰

张险峰

(江苏宜兴市张渚人民医院骨科214231)

【摘要】目的研究并讨论经皮椎体成形手术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在2009年8月~2014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抽取50例,共骨折椎体60个,应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在术后的疼痛缓解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为(8.5±1.1)、(2.2±0.4);术后的疼痛显著低于术前,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151-02

胸腰椎压缩性的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多见于老年人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所造成的腰背疼痛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1]。经皮椎体成形术主要指的是经皮穿刺向患者的患椎内注射骨水泥,以期达到迅速止痛且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为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手术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疗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0例患者中共骨折椎体60个,包括男38例,女12例,年龄在50~84岁,平均年龄为(67.2±2.4)岁。60个骨折的椎体中,包括T82个椎体,T91个椎体,T114个椎体,T1215个椎体,L114个椎体,L210个椎体,L38个椎体,L44个椎体,L52个椎体。60例患者均为胸腰椎的压缩性骨折,且经MRI所证实,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患椎棘突处的压痛,且经卧床休息、药物和配带支架等治疗病情无改善。

1.2治疗方法

在手术室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患者俯卧位,为防止腹部受压使其腹部悬空。为防止患者在术中出现突发状况以便于及时对患者进行用药,在术前建立静脉通道,并监测其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对患椎应用C臂X线进行透视定位,并对椎弓根的穿刺入点用蓝汞进行标记。对手术穿刺的局部进行浸润麻醉,在单侧的椎弓根穿入,在右侧2点钟和左侧10点钟的部位,秉着“宁上勿下,宁外勿内”的原则进行穿刺[2]。穿刺针在C臂X线机的引导下刺入椎体的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先应用造影剂进行造影,经观察未发生造影剂的渗漏后再将15g聚合体骨水泥、10ml单体骨水泥和3g钡粉充分搅拌、混匀,在拉丝期通过专用的骨水泥注射器将其注入到患椎内。对患椎内骨水泥的弥散状况进行严密观察,若发现椎管或椎间孔渗漏时应立即停止骨水泥的推注;应用C臂X线机对骨水泥进行透视,待其越过患椎的中线时完成推注,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患椎内注入骨水泥的量。

1.3视觉模拟评分(VAS)

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表示患者无疼痛,10分表示患者疼痛难以忍受。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显著。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t检验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以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患者骨水泥的注射量和恢复状况

每个患椎内所注射的骨水泥量是4~6ml,其平均值为(4.5±0.5)ml。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有3例患者的椎间盘出现骨水泥的渗漏;在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有3例患者的腹腔发生骨水泥的渗漏,但无患者发生下肢神经的损伤和血管栓塞等症状。有40例患者可在术后第2天下床进行轻微的活动,但务必对其腰围进行保护;其他10例患者均在手术后的3~5天可陆续下床进行活动。在术后对患者进行6~18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无腰背痛加重、腰背痛复发或椎体的高度丢失等状况。

2.2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

患者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8.5±1.1)和(2.2±0.4)。在术后的疼痛显著低于术前,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t=6.21,P<0.05)。见表1。

表150例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均数±标准差)

时间例数VSA得分

手术前508.5±1.1

手术后502.2±0.4

3.讨论

老年人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高发人群,其发病后腰部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且该病的并发症多。经皮穿刺的椎体成形术可以迅速且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骨水泥可迅速增加患椎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椎骨的微动和变形,进而减少对神经末梢的压力。此外,骨水泥在其聚合固化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可将椎体内的温度升至50度以上,破坏和灼烧椎体发生骨折处的神经感觉末梢,从而达到迅速止痛的功效。研究结果表明,4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可在术后第2天下床进行轻微的活动,且疼痛完全得到缓解。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并发症,其主要是骨水泥的渗漏所导致的椎间孔和脊髓内神经根的损伤,因此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病例的合理选择和手术过程的严密监控,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3.1进行椎弓根穿刺时的注意事项

对所采用的穿刺方式均为椎弓根穿刺,为保证穿刺在椎弓根的外上象限,应秉持“宁上勿下、宁外勿内”的原则进行穿刺。穿刺针过于向内或向外都有可能造成穿刺的偏差,导致穿出椎弓根,损伤神经组织。当穿刺的针尖在椎体的前中三分之一时就应停止穿刺针的进针,由于椎体中部的静脉丛较为丰富,穿刺针进入此处后注入的骨水泥会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肺栓塞。

3.2确定患椎

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对患者责任病椎的确定和骨折椎体的判断。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棘突的局部压痛可判定责任病椎,其准确率高达96%。在临床上,很多患者的压痛点都较为弥散,因此单凭局部压痛点定位疼痛的责任病椎比较困难。MRI的原理是通过骨折的椎体内是否存在水肿来判断患椎的骨折是否新鲜的指标,低信号表示水肿在T1加权像,高信号表示水肿在T2加权像。

3.3骨水泥注入的时机

临床上将骨水泥聚合的时象分为面团期、湿砂期、硬化期和拉丝期四个时期,在对患椎进行注射时应选择拉丝期的骨水泥进行注射。有学者认为,在骨水泥呈牙膏状态时注入患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避免骨水泥的外漏,增加骨水泥的粘滞性和适当的剂量可以有效地防止骨水泥的渗漏[3]。在骨水泥中掺入适量钡粉可以有效的延缓骨水泥的凝固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控制其注入的时机,其还可以通过透视显影观察骨水泥在患椎内的弥散状况。因此,在对患椎注射骨水泥时,应掌握好其注入的黏度,使其在椎体内可均匀的分布,有效地控制胸腰椎的压缩性骨折。

3.4疼痛缓解程度与骨水泥量的关系

国内外研究表明,患者患椎内注入骨水泥的量与疼痛程度无显著的相关性。患椎内骨水泥的量并不是越多越好,骨水泥的过多会加大其渗漏发生的几率,也会使椎体的强度过高,增加椎体发生骨折的几率。相关学者表明,骨水泥的注入量与渗漏的发生率有关,其注入量最大不要高于5ml。一旦发生骨水泥的渗漏,会严重灼伤患者的脊髓、神经和重要脏器,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综上所述,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涛,吴春根,程永德,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慢性症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18(10):740—743.

[2]钟家云,黄其裕.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预防策略[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9,6(6):53—54.

[3]杨群,黄河,刘阳,等.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2):84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