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联合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 2

NBI联合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罗娟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南怀化418000)

【摘要】目的:研究窄带成像(NBI)与放大内镜相联合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间行胃镜检查疑似早期胃癌的38例患者,先采用普通白光胃镜(White-lightendoscopy,WLE)模式进行观察及镜下诊断,然后切换ME-NBI模式对可疑病变进行精查,并在病变区域靶向活检。将两种观察模式下对早期胃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进行比较。结果:ME-NBI模式诊断的敏感度为(87.87%)、特异(60.00%)和准确度(78.94%)与WLE模式的敏感度(69.69%)、特(40.00%)和准确度(63.15%)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窄带成像(NBI)联合放大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优势,能够明显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关键词】放大胃镜;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早期胃癌;诊断

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及致死率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早期发现和诊断胃癌对降低其病死率的作用毋庸置疑。早期胃癌的定义是指癌细胞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远低于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90%。通过统计我国胃癌的资料显示,其发病率与日本和韩国相近,但是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仅为10%左右,与日本(约70%)和韩国(约50%)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故而应提高胃癌诊断技术,目前临床诊断胃黏膜病变的金标准是内镜下活检,但由于内镜检查医师对早期胃癌能力不同、内镜下活检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较低[1]。

窄带成像(NBI)观察技术是由日本奥林巴斯公司所开发的一项内镜新技术。通过放大内镜与窄带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病变处的微小血管结构以及粘膜表面微结构。从而医师可以在内镜直视下实施靶向活检,其诊断准确率较高[2]。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窄带成像(NBI)与放大内镜相联合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中,怀疑早期胃癌的38例患者,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平均年龄为42-75岁。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术前内镜检查完善;发现可疑病灶②术后标本完整。排除标准:①进展期胃癌;②严重心肺系统疾病;③精神障碍性疾病及意识障碍者。

检查前10min,去泡剂4ML+蛋白酶制剂2万U+碳酸氢钠1g溶于100ML水中,嘱受检者服用。去泡剂可以去除气泡粘液,蛋白酶制剂可以帮助溶解,去除胃内粘液。此外,给予地西泮类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有助于操作者在受检者安静平稳的状态下施行详细的观察。

将胃镜插入胃部后,先充分注气,充分舒展胃粘膜皱襞,如果发现形态,色泽有改变的可疑病灶,先在白光内镜下从多角度和不同距离仔细观察病灶,随后切换NBI-ME观察粘膜局部色调的变化和形态上面的轻微改变,了解病变表面微细血管形态及微细结构,采用活检钳实施靶向活检,检查完成后,根据患者病检结果与自身意愿采取相应手术治疗,术后由具有多年丰富工作经验的病理科医师对标本进行检测。

1.3评价指标

将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普通白光内镜及NBI-ME的检查结果进行分别记录,病检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2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病理诊断标准[3]:参考2002年修改的维也纳分类方法,癌性病变包括原位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黏膜内癌等;非癌性病变包括炎症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P小于0.05视为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病理诊断:根据术后病检结果统计,38例疑似早期胃癌的患者中,33例确诊为癌性病变,分别为20例重度异型增生和13例早期胃癌,其余为3例轻中度异型增生以及2例胃炎。

2.2白光内镜检与NBI-ME检查结果:在白光内镜检查结果中,38例疑似早期胃癌患中,14例为早期胃癌,有10例显示为重度异型增生,8例显示为轻中度异型增生,胃炎6例;在放大-NBI检查结果中,38例疑似早期患者中,18例为早期胃癌,12例为重度度异型增生,5例显示轻中度异型增生,3例为胃炎。如表1。

3讨论

消化道癌严重危害了我国人民健康。我国胃癌的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居高不下。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卫生问题[4]。早期诊断胃癌,能够大大降低其病死率,患者的预后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5]。与进展期胃癌相比较,早期胃癌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内镜下的表现有明显差异。内镜医师如果对其诊断能力不足,就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6-7]。NBI,通过利用滤光器将宽带光谱过滤,仅留下窄带光谱,提高了粘膜上皮和微血管的对比度。放大NBI内镜在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中,是非常有效的工具,一些病灶进行白光观察及染色后,也很难判定属于恶性还是良性病变,而通过联合使用放大NBI,常常能够较准确的做出判断。在放大-NBI内镜的观察模式下,可以看到癌组织与非癌组织明显的分界线,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通常是增加的,而且血管形态不一,可呈蛇形状,分支状等,分布不对称,排列不规则。其显示胃黏膜表面微细结构与微血管形态的清晰度明显高于普通内镜[8]。

本研究中放大胃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诊断的敏感度(87.87%)、特异度(60.00%)和准确度(78.94%)明显高于WLE模式的敏感度(69.69%)、特异度(40.00%)和准确度(63.15%)。证实NBI联合放大内镜的使用能大大提高对早癌的诊断能力。

综上所述,对于消化内科医生,内镜是发现早期胃癌最重要的“武器”。而以窄光谱成像(NBI)为代表的电子染色与放大技术相结合,能识别胃粘膜微细结构的异常,并进行准确的靶向活检。其对早期胃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显著高于普通内镜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滕晓琨,缪林.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12):1682-1684

[2]叶慧玲,朱建丽,杨上文.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在胃部早期肿瘤性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内镜杂志,2017,23(7):85-90.

[3]顾勇,田秋梅,何利红,等.早期胃癌内镜、病理检查特征及其浸润深度相关性研究[J].武警医学,2016,27(2):113-115.

[4]YamashitaK,SakuramotoS,KikuchiS,etal.LaparoscopicversusopendistalgastrectomyforearlygastriccancerinJapan:long-termclinicaloutcomesofarandomizedclinicaltrial[J].SurgToday,2016,46(6):741-749.

[5]张雪丽,纪素花,何丽,等.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3):377-378.

[6]HamashimaC,OgoshiK,NarisawaR,etal.Impactofendoscopicscreeningonmortalityreductionfromgastriccancer[J].WorldJGastroenterol,2015,21(8):2460-2466.

[7]ShenL,HuangY,SunM,etal.Clinicopathologicalfeaturesassociatedwithlymphnodemetastasisinearlygastriccancer:analysisofasingle-institutionexperienceinChina[J].CanJGastroenterol,2009,23(5):353-356.

[8]汤瑜,邱全兴,胡学军,等.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31(8):797-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