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止痛重要性

/ 2

术后止痛重要性

刘莉

刘莉(广东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518002)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9-0082-02

凡提起要做手术,很少有人不害怕,原因之一是手术后难以忍受的疼痛。调查发现,约95%的手术病人会对疼痛的惧怕而引起担心、焦虑和不安,有些则引起心慌、血压增高。术后因疼痛而不敢用力呼吸、咳嗽及转动体位,分泌物不易排出,引起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术后疼痛是自然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对手术后的疼痛只能默默忍受。其实,疼痛本身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例如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使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精神方面的改变导致烦躁不安、忧郁,继之影响到消化系统功能,体力的恢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直接和间接使各种受体功能发生改变。作为麻醉医生常常目睹病人被疼痛折磨时痛苦的样子,我院从2005年来近年来使用单次硬膜外给吗啡做术后镇痛取得了显著效果,绝大部分的疼痛都是可以治愈或减轻的。下面笔者就术后镇痛谈谈自己的体会:

1、手术后疼痛原因

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手术后疼痛,多是损伤的直接结果,但疼痛的类型、范围、强度及伴随着躯体反应与患者不同的心理情绪密切相关。

1.1身体部位的伤口是引起疼痛的直接原因。术后疼痛的程度与病情、病程、手术类型、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有关。

1.2体位影响疼痛术后患者由于麻醉后去枕平卧,加上常规静脉输液,留置尿管,不动、不翻身呈固定仰卧位,使疼痛加重。

1.3精神因素影响疼痛有的患者担心手术会影响以后的身体健康;患肿瘤者,则怀疑自己是否患有恶性肿瘤;有的担心日后的工作、生活和家庭关系等等,紧张多虑的情绪导致复杂的心理变化,因此加重了疼痛。

1.4其它影响因素如受术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态度等,均会影响疼痛的程度、范围及持续时间。

2、术后镇痛治疗好处

2.1降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手术后疼痛刺激可引起机体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出现心率增快。由于心率快,心脏舒张充盈时间缩短而出现心肌供氧不足,以及交感神经刺激而出现冠状血管收缩,均可导致心肌缺血。而恰当的术后镇痛可使心肌缺血的发生率降低,因此术后镇痛可减轻原有心脏病患者术后“心痛”的感觉。

2.2降低肺部并发症。由于疼痛引起的呼吸肌痉挛和运动力下降,可引起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吸烟者和患呼吸系统疾病者更明显。而充分及时的术后镇痛能使肺部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的发生率降低。

2.3改善凝血功能。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会使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对于有些患有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或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极为不利,可引起术后致命的并发症和血栓形成,造成心脏和脑血管意外。术后有效的镇痛方法能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也可使髋部、膝部、前列腺等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降低,血管移植再栓塞率下降。

2.4促进胃肠、泌尿功能恢复。适当的镇痛方法能使交感神经阻滞而迷走神经相对亢进,增加肠蠕动,减少肠梗阻和尿潴留的发生,减轻腹胀和膀胱胀那种欲罢不能的痛楚。

2.5保护机体免疫力。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等应激反应的结果可能使体内的杀伤性T细胞的功能减弱、数量减少。术后镇痛治疗可减轻或防止机体一系列应激反应而引起的机体免疫力减弱,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6减轻心理压力。手术后疼痛对人体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失眠。这些心理反应加之疼痛的影响,无疑会延缓患者的康复过程,使一些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良好的术后镇痛能帮助患者度过术后72小时的难以煎熬的疼痛期,这对加速患者术后的恢复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方法

我院从2005年6月开始在手术结束前10min,从硬膜外导管注入0.75%罗哌卡因3ml加吗啡2mg加地塞米松10mg的混合液后拔管,手术结束后再观察20min,生命体征无异常变化可送返病房。

4、讨论

以往是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治疗和术后待病人自诉伤口疼痛时遵医嘱予氟哌啶75mg肌注镇痛疗法,根据临床观察,经硬膜外单次镇痛的镇痛效果较完善,比较连接镇痛泵的方法必须留置硬外导管,导管偶有脱出、折断、感染等危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麻醉医生要到病房观察,工作繁琐,使用一次性材料费用较高。单次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稍次于连接镇痛泵法,但方法简便,又节约了资源,为病人减轻了经济负担。该方法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是与药物的配方有关,地塞米松属类固醇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呕吐作用,能有效地抑制5-羟色胺、组织胺的释放,达到稳定细胞膜、控制瘙痒的作用,而氟哌利多预防吗啡副作用的效果不如地塞米松。又因为地塞米松为糖皮质激素的长效制剂,作用时间可持续三小时之久,所以镇痛时间较长。肌注哌替啶的给药方法,给药后镇痛作用发挥较慢,且较少持续有效镇痛,因其标准给药剂量较大,给药后易发生呼吸抑制,严重者可发生呼吸暂停,因此为较差的镇痛方法。

5、术后镇痛的宣传重要性

麻醉医生在术后镇痛工作中占首要地位已毫无疑问.但以往麻醉医师仅为第二位人选,说明麻醉医师从事的职业不为多数理解。因此,应通过多种方式改变公众对麻醉医师肤浅的、传统的认识,以利麻醉医师术后镇痛工作的开展.本调查中对术后镇痛宣传力度的评价说明,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介对术后镇痛的介绍很少,这也是公众缺乏术后镇痛意识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医务人员尤其是麻醉医师应从多种渠道加强对术后镇痛的宣传。

总之,术后急性疼痛是机体的一种复杂生理反应,其对病人的病理生理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术后病人的康复是不利的。术后疼痛的治疗可减少机体的儿茶酚胺及各种应激性激素释放,对于维持病人术后的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有着重要意义,硬膜外单次镇痛方法为较好的镇痛方法,方法简便,又节约了资源,为病人减轻了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