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的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何天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行为金融学的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何天慈

何天慈

(中国建设银行芜湖市分行,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领域的两种重要理论体系,对金融产业的发展均起着至关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研究这两种金融学理论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加深对其的认识与了解,为今后金融学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基于此目的,本文分别介绍了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并对两种金融学的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传统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理论基础;风险管理

引言:

对于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研究,不管是早期研究还是近现代研究,居于金融学理论体系核心地位的风险管理理论始终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对象。伴随金融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拓展,风险管理理论也得到极大的延伸。以风险管理理论为核心对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理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金融学理论基础

传统金融学理论以有效市场假说作为理论基础和依据,以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为核心,经过专家学者们长期不断的研究探索形成了一套著名的金融学理论,并随有效市场假说的提出而在金融学理论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由于投资专业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行为金融学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观点能有效地解释许多市场异常现象;另一方面,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依据所预测的投资策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传统金融学将资产比作理性人,将市场看作是无摩擦市场,强调资产的市场价格可以快速充分的反映出所有与资产相关的内外部信息。投资者所做出的金融行为是理性的,且是风险厌恶型,期望收益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这一特征满足贝叶斯过程,表明证券价格可以充分体现出所有交易者对信息的理解与认同,但价格却是不可预测的。即传统金融学以理想假设、严谨严密的数学计算为金融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但其存在一定局限性,对金融市场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风险管理一直处于金融理论的核心地位,金融理论的任何发展都会推动风险管理实践。但是,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风险管理理论与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二、行为金融学理论基础

近年来,由于投资专业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行为金融学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观点能有效地解释许多市场异常现象;另一方面,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依据所预测的投资策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由于缺乏统一、坚实的理论基础,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始终呈现分散、不成体系的状况,众多的研究还仅停留在对市场异常现象和投资者心理偏差的定性描述和假设检验上。如何将行为金融学理论与标准金融理论及其数学模型相结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在理论构建方面,行为金融学首先必须引入有关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然后再尝试将这一成果运用到金融领域中。否则,行为金融学所提出的各种理论就只能是“学者们以他们自己的行为动机来解释人们在现实中的行为的结果”。行为金融学因为缺乏理论基础而只显得“有趣”,但意义不大。同时,风险管理一直处于金融理论的核心地位,金融理论的任何发展都会推动风险管理实践。但是,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风险管理理论与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行为金融学由传统金融学发展演化而来,涵盖了决策理论、经典经济学分支理论、心理学、数学概率论等多种理论,是一种交叉性理论体系。它将金融投资者的行为纳入到理论体系考虑的范畴,以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出现的系统性偏差为研究重点,旨在探索出这种偏差出现的原因,对金融异常现象做出合理解释。行为金融学理论创始人基于投资者行为提出了前景理论,指出心理因素是导致处于不确定性条件下投资者投资决策出现偏差的主要因素,并对传统金融学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际值之间差异产生原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奠定了行为金融学在金融学领域中的地位。自行为金融学诞生起,便在解释证券市场收益重要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获得了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它弥补了传统金融学在金融异常现象上存在的不足。可以说是对传统金融学的一种拓展和延伸。

三、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风险管理比较

1.风险管理理论的共性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测量与风险控制,目的在于调整、改变企业的风险与回报的均衡状况。金融市场风险的识别,就是辨别投资机构或个人在经营中所面临的金融市场风险,并对风险的影响程度做出初步评估。对于标准金融与行为金融理论而言,在风险识别方面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对风险管理来说,风险测量是基础和核心。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着一定共性,主要表现在风险管理理论的来源、风险管理理论的切入点和研究手段三方面上。传统金融学中的行为组合理论是由传统资产组合理论演化而来,而行为金融学是由传统金融学演化而来,其以传统金融学为基础,是对传统金融学缺陷与不足的一种补充和延伸,两者的风险管理理论来源是相同的。对于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必须找到一个切入点,在这一切入点上,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表现出共性。即两者对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均是建立在市场运行情况、投资者市场活动、市场主体决策行为、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等之上。之所以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切入点相同,主要是因为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均认为人是市场活动主要影响因素,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应以人为中心。此外,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对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手段都是通过建立经济学假设和风险理论模型来实现的。采用这种衡量风险方法的学者认为,用均值-方差方法来衡量风险不能真正揭示投资人的风险。因为在实际中投资人往往不把大于初始资本的投资结果看作有风险,而是把小于初始资本的结果视为存在真正的风险,所以在投资人的效用函数中常常对损失带来的负效用给与较大的权重,而对收入带来的正效用则给予较小的权重。另外,在采用均值-方差衡量风险的方法时,对于高于均值的投资结果和低于均值的投资结果给予同样的权重,也难以符合实际。早期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若依、特尔舍、鲍莫尔等。学者若依曾在计量经济学期刊上发表的重要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安全第一模型,特尔舍在若依的基础上又提出一个更为完善的安全第一模型。

2.风险管理理论的差异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科学,从基本的公理出发,探求一种建立在公理基础上的理论来解释金融市场上的行为,并寻求理解和预测心理决策过程在金融市场上的系统含义,并着眼于运用心理学和经济学规律来改善金融决策。以理想假设为前提的传统金融学理论和以投资者行为与心理为基础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在风险管理理论上必然存在着差异性。如理论基础不同,风险理论模型不同、基本假设不同等。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以有效市场和理性人作为假设基础,认为理性投资者可以抓住非理性投资者投资所带来的套利机会,造成非理性投资者产生经济损失。而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假设则与传统金融学理论假设相对立,是以非有效市场假设为为前提的,认为理性与非理性投资者因信息披露不均衡而造成所掌握的信息不均匀,影响投资行为。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模型包括期权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模型则以行为资产定价模型为主,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传统金融学以资产组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对风险管理理论进行研究,而行为金融学则以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和心理为基础来分析金融风险。然而,对于标准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在投资决策模型上的差异,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两者的对立,应该辨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现代金融理论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最优决策模型解决什么是最优决策;二是通过决策模型讨论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过程。由于在标准金融理论中的经济行为人被认为是“理性人”,因此尽管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标准金融理论取得了勿庸置疑的成就,但当标准金融理论试图用基于理性的最优决策模型来完整地描述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过程时,就不能对证券市场的实际运行状况给出合理的解释。行为金融理论中的经济行为人被称为是“正常人(normals)”,人们的实际决策过程并不能很好地遵从最优决策模型,并且行为金融构建的行为组合模型,是一个相当成功地描述投资者实际决策过程的模型。

其次,标准金融理论采用的是规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首先设立一定的假设条件,再推断出金融市场的理想状态,即“金融市场应该是什么或应该是怎样的”。而行为金融理论采用实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金融市场“现实是什么?”、“实际发生了什么?”出发,运用心理学,特别是人类行为决策的研究成果来研究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如果用行为金融的研究成果去弥补标准金融理论的不足或缺陷,那么两种方法将相得益彰。也就是说,如果能将标准金融理论的决策模型与行为金融学的决策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投资决策理论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四、总结

由以上分析可知,传统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理论基础,在金融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行为金融学作为对传统金融学的一种外延和补充,在金融学理论研究中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的存在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是独立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和差异,风险管理理论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今后,对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赵晶.解析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分歧[J].学习与探索,2017(11):115—116.

[2]郭奕汛.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风险管理理论比较分析及启示[J].新经济,2015,(12):21—22.

[3]施许斌.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市假日效应理论及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3.

[4]喻淑春,王利伟.行为金融学理论发展研究概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34—35.

作者简介:何天慈,身份证号码:3402021993****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