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8-18
/ 2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朱育明

朱育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200040)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8-0193-02

【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3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培美曲塞,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采取护理对策。结果用药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肤及皮下组织异常、肝功能损害及疲乏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培美曲塞应用时要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关键词】培美曲塞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护理

培美曲塞(pemetrexed),其注射剂商品名为力比泰(Alimt,美国礼来公司),为多靶点叶酸拮抗剂,是一种新型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它主要通过抑制叶酸代谢途径中多个关键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的生物合成,进而影响肿瘤细胞DNA合成,抑制细胞增殖[1]。2004年,美国FDA批准培美曲塞作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二线治疗药物。我科对35例NSCLC患者二线使用培美曲塞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我科对35例NSCLC患者二线使用培美曲塞治疗,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5~68岁,平均58.3岁;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影像学检查示Ⅲb-Ⅳ期;全组病例均接受前期治疗失败后接受此药物治疗。

1.2方法以剂量500mg/m2静脉滴注,21天为一个周期,每周期的第一天注射一次。第1周期开始前7天服用日剂量400微克的叶酸,一直服用至整个治疗周期结束,在最后一次培美曲塞给药后21天可停服。第一次给药前7天肌内注射维生素B121000微克,以后每3个周期肌内注射一次,以后的维生素B12与培美曲塞同时使用。给药前一天、给药当天和给药后一天连续三天,口服地塞米松每日两次,每次4毫克。

2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4周期计划方案的培美曲塞治疗。

3护理

3.1化疗前准备

3.1.1心理护理向患者详细介绍培美曲塞主要的药理作用、优点、治疗的过程及不良反应,介绍治疗成功案例,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治疗的信心。

3.1.2实验室检查及时、正确采集标本,用药前完成血常规检查和血生化检查,需在中性粒细胞≥1.5×109/L、血小板≥100×109/L、肌酐清除率≥45ml/min时,才能开始培美曲塞治疗。

3.1.3静脉滴注溶液的配制每支200mg药品用8ml0.9%氯化钠溶液溶解成25mg/ml的培美曲塞溶液,慢慢旋转直至粉末完全溶解,再用0.9%氯化钠溶液将培美曲塞溶液进一步稀释到100ml。培美曲塞不能溶于含有钙的稀释剂如林格氏液等。配制后的培美曲塞注射液在室温或冰箱保存24小时稳定。配制过程应严格无菌操作。配制时使用手套,如果培美曲塞溶液接触到皮肤、粘膜,立即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

3.2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3.2.1静脉炎培美曲塞为抗代谢类药物,静脉滴注外渗后可引起组织坏死。因此,应合理调整补液滴速,100ml培美曲塞溶液静脉滴注超过10分钟,并注意防止补液外渗。本组35例患者,7例留置PICC导管,其余28例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滴注,均无静脉炎发生。

3.2.2骨髓抑制使用该药较常见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在用药前中后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大大降低了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同时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本组1例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0.45×109/L),经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75μg/d,连续治疗2d后升至正常。

3.2.3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腹泻及口腔溃疡等。为预防胃肠道反应,本组治疗前给予NS20ml+昂丹司琼8mg静脉推注,雷贝拉唑10mgBid口服,便秘者给予大黄苏打通便,腹泻者给予思密达止泻治疗。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保持口腔清洁。本组患者未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

3.2.4皮肤及皮下组织异常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及脱发。预服地塞米松可以降低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嘱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干燥,适当涂润肤露,保持床单位及衣裤干燥平整。本组患者未出现严重皮疹,但均有不同程度脱发。告知患者脱发为化疗常见不良反应,疗程过后会长出新发。脱发严重者可佩戴假发。

3.2.5肝功能损害本组2例患者在用药第3个周期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经使用护肝药物甘利欣治疗后转氨酶降至正常,未出现临床症状。

3.2.6疲乏表现为疲倦、缺乏精力、不能集中注意力、虚弱、无生气及感到抑郁。可能与贫血或细胞破坏后终末产物积累有关。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运用交谈法、冥想法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疲乏症状;维持患者的生物节律,指导其合理休息,保证睡眠质量;进行适当的有氧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做体操,是改善疲乏的有效途径。

4小结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当今国际肿瘤临床医学最前沿、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靶向药物不同于细胞毒药物,具有耐受性好,维持时间长的特点。临床应用过程中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RollinsKD,LindleyC.Pemetrexed:aMultitargetedAntifolate.ClinTher,2005,27(9):1343-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