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杨扩杜

杨扩杜

(广西容县杨村镇卫生院广西容县537509)

【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9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则行雷贝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服药后的溃疡愈合及其他相关症状的好转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溃疡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雷贝拉唑对幽门杆菌的根除率高,见效快,可促进溃疡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雷贝拉唑;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033-02

消化道溃疡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生率越来越高,但其病因尚不明确[1]。幽门螺杆菌(Hp)被认为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Hp阳性患者的空腹及餐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高于阴性患者。临床常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但其对Hp阳性患者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2]。研究认为,雷贝拉唑可快速有效的抑制胃酸的分泌,更适用于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本文对比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和国际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女性23例,男性2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2.27±4.96)年,平均病程为(56.37±9.27)月;试验组中女性22例,男性2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3.14±4.24)年,平均病程为(56.52±9.57)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逐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根据《消化性溃疡中西医诊疗共识意见》[3]与《消化性溃疡诊断与诊疗规范》[4]中关于该病的相关标准进行确诊。①初步诊断:患者表现出周期性、慢性或者节律性上腹部伴随有疼痛和反酸症状;②基本诊断:有穿孔病史,伴随有上消化道出血等患者;③确定诊断:经胃镜检查,观察发现消化性溃疡病灶。

1.3病例选择标准

1.3.1纳入标准①经由胃镜进行检查,同时联合14C呼气试验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测定,其结果均显示为阳性;②患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3.2排除标准①患者同时合并有其他较为严重的疾病,例如:精神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等;②在本研究前1周内服用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治疗药物;③不愿意加入本次研究,或者病历资料不全;④患者正接受其他研究。

1.4方法

对照组饭前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2次/d;试验组饭前给予雷贝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2次/d。两组患者均按上述方案连服7d后,改为1次/d,连服21d。治疗期间不加服其他药物,忌生冷辛辣食物。

1.5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就诊1~2次/周,随时记录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治疗结束1个月后复查胃镜,检测Hp。疗效判定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愈:溃疡完全愈合,炎症消失;显效:溃疡缩小>75%,炎症大部分消退;有效:溃疡愈合50%~75%;无效:溃疡愈合<5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试验组的溃疡总有效率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且其治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试验组治疗后Hp阳性率为6.7%(3/45),而对照组则为15.6%(7/4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试验组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恶心、4例腹胀、1例乏力,对照组出现3例恶心、3例腹胀、1例腹泻、2例乏力,但均不影响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

表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4534(75.6)7(15.6)3(6.7)1(2.2)97.8

试验组4526(57.8)3(6.7)10(22.2)6(13.3)86.7

P<0.05<0.05<0.05<0.01<0.05

注:两组比较,P<0.05或P<0.01

3.小结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临床主要为腹胀、腹痛、上腹部灼烧感等症状。其致病因素尚不明确,但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Hp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而根除Hp有利于加快溃疡愈合,有效防止复发。由于Hp阳性患者的空腹及餐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高于阴性患者,因而理想的药物应具有根除彻底、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质子泵抑制药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药物,奥美拉唑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药的典型代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但其在Hp阳性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很大,且其起效慢,疗效不确切,因此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并不满意[5]。作为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被认为可快速有效的抑制胃酸的分泌,更适用于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本组研究表明,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均显著高于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的对照组,不仅如此,其治疗后Hp阳性率也低于对照组,说明雷贝拉唑对Hp的根除效果更好,对溃疡的见效快,更有利于促进溃疡愈合。

【参考文献】

[1]马迎儿.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75例疗效分析.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z1):122-123.

[2]郭映泉,唐明武,万恒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海南医学,2013,24(20):3047-3048.

[3]马智伟.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380-2381.

[4]杨波.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5):79-80.

[5]李昌兵.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河北医药,2013,35(15):2306-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