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对康复的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1

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对康复的效果比较

叶永红

叶永红(湖南省宁远县人民医院普外科425600)

【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7-0199-02

【摘要】目的了解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康复效果的比较。方法将100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均数两组。实验组术后早期活动,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术后恢复指标。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手术病人早期适量运动能增进康复速度、质量。

【关键词】腹部手术早期活动

腹部外科手术,是普外病房中病员最常见的手术,这种手术做完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活动,在何种场合下开始活动,这类活动对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究竟有何作用,本文作者,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对这类病人100例进行了对比护理观察。现将观察方法,对比结果报道于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所对照的腹部手术,皆为本院普外科,在上述时间段收治的病人。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17~68岁,平均38.9岁,100例中,胃次全49例,阑尾脓肿21例,其它腹部手术30例。手术时间全部在进院72小时进行。

1.2分组按随机入院交替分成两组,各50例,其性别、年龄、病种分布上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对比方法

1.2.1试验组,称早期活动组。主要护理内容为①早期活动内容为阻抗(静力)运动:上肢屈曲运动,紧握双拳,抬臀,屈肘,旋转肩部。深吸气,深呼气。屈曲膝关节,大腿在髋部屈曲抬高,或慢慢坐起,双下肢悬垂于床缘、着地,但不行走等;②手术后1~2h将床头摇起,第3~4h又将坐位抬高到60。左右;③手术后36小时后鼓励病人,在亲属扶持下沿有支撑物的墙边走动,即由被运动转为主动运动。自行吃饭、进食、穿衣、洗漱,甚而入厕。上述活动在36~60小时时每天进行4~5次,坚持进行。当然不能用大力气,特别用增加腹压的方法去完成上述活动。所谓早期活动的早期,就是术手72小时以内。

1.2.2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要求护理。

1.3两组观察的指标

1.3.1胃管留置时间

1.3.2第一次进食距手术结束的时间

1.3.3肠鸣音恢复时间

1.3.4肛门排气时间

1.3.5第一次大便的时间

1.3.6整个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计量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各项胃肠道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

表1两组各项胃肠道观察指标对比

2.2本文100例,术后无死亡病例,全部痊愈,好转出院。

3讨论

3.1胃肠道神经支配,有内在和外在两大部分。内在即交感神经支配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当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时,胃肠道的蠕动会减弱,腺体的分泌量会减少。而副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时,其表现恰好与交感兴奋时相反,即胃肠运动增强,腺体分泌量增加。腹部手术时,因创伤,激活了胃肠道的交感神经系统。所以肠鸣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存在、消失,因为胃道肠蠕动减少,肠管不能排气,更无法排便,病人几乎无纳食欲望,因此必须留置胃管,最终住院时间延长。

3.2术后早期的,并不剧烈的全身运动,是接受胃肠道手术后的病人,可以接受的。而这种不剧烈的活动,恰好可以促进、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即增加、增强肠蠕动。这一结果,使肠鸣音提早恢复,肛门排气也出现了,排便亦有了可能,胃因运动可以排空,胃管保留时间因而缩短,整个住院时间缩短。

3.3本试验对照结果,与不少文献报道的结论相似[1~3]。我们认为在腹部手术后的早期,完全置病人于绝对卧床状态,对病人术后的康复,并非有利,甚至是负性结局。但早期术后运动则不然,它以并不剧烈,病人可以耐受的运动,促进了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3.4早期术后运动,要根据病人病情、体质,来决定他的运动方式与强度,适可而止,不可强行加量。

参考文献

[1]苑亚军.早期床上活动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J].中国保健.2009,17(15):653~654.

[2]杨辉.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9):760~761.

[3]曹何琼,李春霞.早期半坐位结合早期活动对腹部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8,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