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论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刘海霞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第三幼儿园刘海霞

【摘要】幼儿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以及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形势下,老师应利用幼儿集体相处于幼儿园这个特殊环境,采用适宜的方法,加强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以便他们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立足社会、发展社会。

【关键词】幼儿;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227.98【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5-0173-01

21世纪需要人们具备足够的合作能力,而我们的多数幼儿都相当缺乏合作意识,更弱于合作能力。如何为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打好基础?这正是我们幼儿教育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无疑,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不可避免地应当成为我们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幼儿缺乏合作能力的主要原因

从理论上说,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合作,但事实上,现在的幼儿合作能力明显淡薄。其主要表现有:1.在交往活动中缺乏合作意识。2.害怕进入社会群体。3.个人意识太强,争、抢、斗现象很常见。4.沟通欲望淡薄,过分求助老师。5.自我表现欲望强烈,不懂得享受合作的快乐。从幼儿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些现象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是幼儿受认知水平的限制,还不能用理性的分析推断来认识环境和预测行为后果,比如对新入园的不适应,就是幼儿对一个陌生环境的正常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熟悉环境后,恐惧感可自然消失。客观原因是教养方式不当导致的心理偏差。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易受到父母的过度保护。分析起来,家长的教养失当同样有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主观原因是对孩子给予太多不必要的保护,怕孩子受委屈而不让他群处,使孩子对社会和群体有排斥心理;客观原因是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强化了家长和幼儿的心理偏差,比如对儿童意外伤害的忧虑,缺乏社会安全感等。

二、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方法

1、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兴趣是推动幼儿探索和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良好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一种轻松和娱乐的心境中完成任务。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地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探求真理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合作的兴趣呢?就是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

2、幼儿园、家庭共同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孩子入园之前来自不同的教养环境,个性也千差万别,从家庭到幼儿园是他们生活环境的一次转换。不管孩子以前接受了什么方式的教育,能不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每一个进入幼儿园的孩子都是应该被尊重的独立个体,他们不是来接受管制的,而是来学习和适应集体生活的,教师应该把他们当作平等的朋友,以合作的态度来接纳他们。引导家长参与教育孩子的途径有:一是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幼儿园和家长联系的有效途径之一,家长会上教师可以和家长共同探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方法,帮助家长加深对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认识。二是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掌握指导孩子进行合作活动的方法。还有幼儿园面向家长的理论讲座、家园联欢、半日开放、亲子游戏、家教知识的咨询等,对帮助家长提高育儿水平,促进家园合作均非常有益。

3、为幼儿树立合作榜样。教师首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合作行为,为幼儿树立榜样;其次,表扬积极、主动与人合作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以他们为榜样,模仿学习他们的合作行为,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让合作能力强的幼儿邀请合作能力弱的幼儿一起参与游戏活动,从而调动全体幼儿合作的积极性。

4、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我们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求幼儿共搬玩具筐、共抬桌子、互系扣子、互叠被子,请幼儿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和图书拿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一段时间;其次,在学习活动中,我们要求幼儿相互协商、相互配合,分工合作。

5、教给幼儿合作的具体方法。运用礼貌用语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节,文明礼貌的行为使合作者在合作过程中心情舒畅,能够提高合作效果和质量。教幼儿学会尊重别人,包括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一视同仁。赞扬他人也是一种礼貌行为,既表示自己对别人的尊重,又表示自己对别人的认可。让幼儿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和行为,学会尊重别人、赞扬别人也有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幼儿在与他人合作时建立良好的道德意识。

6、及时对幼儿进行鼓励和引导。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培养,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互助、合作和分享,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激发幼儿的合作兴趣,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指导幼儿掌握合作的技巧,为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活动中教师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赞许的目光,每一个亲切的抚摸,对幼儿来说都是极大地鼓励,可以进一步产生合作的动机。所以,教师要对幼儿的合作行为给予恰当的激励。

7、让幼儿体验到与人在交往合作中的快乐。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后,在交往中感受到合作的偷快,会继续产生合作的需要,产生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这时,教师让幼儿体会合作成功的快乐情绪主要运用以下方法:(l)成果展示法,如:展示幼儿的合作画,让幼儿欣赏到合作后的成果,产生愉快情绪。(2)表扬法,表扬合作顺利的幼儿,让他们讲一讲怎样做得才好,对他们的好的合作方式给予表扬。老师的赞赏对他们是一个促进。(3)激励法,对合作中有冲突的幼儿要给予指导和激励使他们也产生积极情绪。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的情绪很重要,这是使幼儿能否体验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对幼儿合作后的结果给予恰当的肯定和激励。对合作不好的幼儿给予肯定也要和鼓励。以免对合作对方产生抱怨情绪,从而打消继续合作的积极性。

三、结论

通过以上七种方法的层层分析,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有了一个明确的方法及方向。幼儿缺乏合作意识和能力,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引导、激发合作兴趣、提供机会、交给幼儿合作的方法;在活动中为幼儿创造丰富的合作游戏、多进行鼓励,幼儿才能体验到与人交往合作是一件快乐的事。只有这样,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不会合作,知识再多也没用。”合作能力不但是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一起致力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