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结核病的临床护理

/ 2

儿童结核病的临床护理

邵淑花王颖丽车淑英

邵淑花王颖丽车淑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胸科医院150056)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298-01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肺结核护理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各个脏器均可受累,原发性肺结核最常见,严重病例可引起血性播散,发生粟粒型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后者是结核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许多成人结核病是在儿童时期受感染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自从推广卡介苗接种和抗结核药物相继问世以来,其发病率明显降低而治愈率明显增加。

【临床表现】

1.原发型肺结核轻者可无症状,仅体检时发现。婴儿一般比年长儿症状明显,表现为急性高热,但一般情况尚好,与发热不相称,2~3周后转为持续低热。若胸内淋巴结高度肿大,可产生压迫症状,出现类似百日咳样痉咳、喘鸣或声音嘶哑。年长儿可不出现任何症状,仅于X线检查时发现。较重者以结核中毒症状为主,表现为长期不规则低热、食欲不振、消瘦、盗汗、疲乏等。体检可见周围淋巴结有不同程度肿大,婴儿可伴有肝脾肿大。肺部体征不明显,与肺内病变不一致。部分患儿可有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或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等结核变态反应的表现。

2.结核性脑膜炎多起病缓慢,婴儿可以骤起高热、惊厥发病,典型临床表现分三期:

(1)早期(前驱期)1~2周。婴幼儿性情改变、神情呆滞、双目凝视、喜哭、易怒、睡眠不安等,同时有低热、呕吐、便秘、消瘦、年长儿可诉头痛。

(2)中期(脑膜刺激征期)1~2周。因颅内高压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或惊厥,体温进一步增高。脑膜刺激征是结脑最主要和常见的体征,表现为颈强直,克匿格征、布鲁金斯基征阳性。婴幼儿则以前囟饱满为主,可有颅缝裂开。还可有面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瘫痪而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及复视。部分患儿出现巴彬斯基征阳性、肢体瘫痪等。

(3)晚期(昏迷期)1~3周。上述症状逐渐加重,由意识朦胧、半昏迷进入完全昏迷,频繁惊厥甚至可呈强直状态。患儿极度消瘦,常伴水、盐代谢紊乱。明显颅高压及脑积水时,呼吸不规则或变慢、颅缝裂开、头皮静脉怒张等,最终可因脑疝而死亡。

【护理】

1.护理观察

(1)观察病情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惊厥、双瞳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等,早期发现颅高压或脑疝,便于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2)用药观察在化疗期间要观察药物副作用,观察有无消化道反应等不适,每月复查肝功、肾功、视力、视野等,一旦发生毒副反应立即报告医师。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时,应注意观察24小时尿量,注意观察患儿神志、肌力等变化,防止低钾低钠血症。

2.护理措施

(1)休息患儿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对患儿的刺激。

(2)饮食加强饮食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评估患儿的进食及营养状况。给予足够热量、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进食宜少量多餐,耐心喂养。对昏迷不能吞咽者,可鼻饲和由静脉补液,鼻饲时压力不可过大。

(3)安全保证患儿安全,惊厥发作时上、下臼齿间应置牙垫,防舌咬伤或跌伤。

(4)预防并发症患儿晚期可因反复惊厥、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控制颅内压、及时止惊、改善呼吸功能、维持正常生命体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有呼吸功能障碍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以免仰卧舌根后坠堵塞喉头。解松衣领,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及呕吐物,防误吸引起窒息或发生吸入性肺炎。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脱水剂、利尿剂和呼吸兴奋剂。必要时协助医师做腰穿或侧脑室引流以降低颅内压,腰穿后去枕平卧4~6小时。必要时进行人工辅助呼吸。

(5)皮肤黏膜护理保持床单平整清洁,防止褥疮和继发感染。大小便后及时更换尿布,清洗臀部。呕吐后及时清除呕吐物。昏迷及瘫痪患儿,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经常按摩骨隆突处,垫气垫或软垫,防止局部因长期受压血液循环不良,发生压疮和坠积性肺炎。昏迷患儿双眼可涂眼膏并用纱布覆盖,保护角膜。每日清洁口腔2~3次,以免因呕吐致口腔不洁细菌繁殖或并发吸入性肺炎。

【健康教育】

家长对患儿的病情及预后尤为担心,护理人员应予以耐心解释和心理上的支持,做好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坚持全程治疗、合理用药。病情好转出院后,应定期门诊复查,给予家庭护理指导:①为患儿制定良好的生活制度,保证休息时间,适当地进行户外活动。注意饮食,供给充足的营养。②避免继续与开放性结核病人接触,以防重复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急性传染病,防止疾病复发。③后遗症者,对瘫痪肢体可进行理疗,被动活动等功能锻炼,帮助肢体功能恢复,防止肌萎缩。对失语和智力低下者,应进行语言训练和适当教育。

结核病情重,病程长,疾病和治疗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医护人员对患儿应和蔼可亲,关怀体贴。护理治疗操作时动作轻柔,及时解除患儿不适,为其提供生活照顾。

参考文献

[1]光新,王志高,陈兰英,等.结核病现代诊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2.

[2]王拥军,龚淑琴.结核性脑膜炎的免疫等疹断[J].中华内科杂志,1992,31(9):549.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