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意义韩革

/ 2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意义韩革

韩革刘静马莉

新疆煤田地质局156队门诊部新疆83000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北京100038

【摘要】目的研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本院161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有缺血性ST段改变156例(96.63%);有症状者57例(34.56%),无症状者88例(54.25%)。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ST段压低650次,无症状者502次(77.53%);有症状者148次(23.17%),ST段降幅为0.1~0.25Mv,心肌缺血发作时心率较发作前快。有症状心肌缺血57例,心率由发作前的(71.60±8.06)次/分增加到(80.14±6.21)次/分,差异有显著性;无症状心肌缺血89例,发作前心率为(70.02±4.13)次/分,发作后心率为(73.12±3.25)次/分,无统计学意义。无症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为28分/次,有症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为10分/次,差异有显著性。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无症状心肌缺血;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

笔者对161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来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

1临床资料

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本院住院患者161例,男性125例,女性36例,年龄49至73岁,平均64岁,均被临床诊断为冠心病。选用GM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仪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记录日常生活、相关症状及服药时间,以确定ST段改变时有无症状。诊断标准为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三个一标准: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0.1Mv,或在原有压低水平基础上继续压低0.1Mv,持续时间1分钟及2次缺血间隔时间1分钟。

2结果

161例患者中有缺血性ST段改变156例(96.63%);有症状者57例(34.56%),无症状者88例(54.25%)。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ST段压低650次,无症状者502次(77.53%);有症状者148次(23.17%);ST段降幅为0.1~0.25Mv、心肌缺血发作时心率较发作前快。有症状心肌缺血57例,心率由发作前的(71.60±8.06)次/分增加到(80.14±6.21)次/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89例,发作前心率为(70.02±4.13)次/分,发作后心率为(73.12±3.25)次/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为28分/次,有症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为10分/次,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156例患者共发生心肌缺血651次,其中白天483次(74.19%),夜间168次(25.81%),差异有显著性(P<0.05),6:00~:8:00为缺血发作高峰,共338次(51.92%)。其中有症状心肌缺血多发生在活动时,无症状心肌缺血多发生在休息时,且多发生在白天,夜间心肌缺血域值较低,但缺血时间及ST段压低程度明显重于白天。在156例心肌缺血患者中发生心率失常110例(69.62%)以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及房室传导阻滞多见。89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发生心率失常62例(69.66%),57例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心率失常38例(66.67%),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关系密切,动态心电图能反映日常生活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缺血程度[1]。本组161例冠心病患者中无症状心肌缺血89例,大多发生在白天,发病高峰在6:00~:8:00,而22:00~6:00发生最少,与人体生物钟节律基本一致。发病高峰可能与清晨起来开始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则交感神经兴奋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与缺血发作有关。因为心率的增加缩短了心肌舒张、充盈时间,导致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不足,一旦心肌耗氧量增加超过冠状动脉代偿供血能力时,可产生心肌缺血。[2]无症状心肌缺血远多于有症状者,ST段压低明显时多伴有心室率增快,心室率增快时,心肌耗氧增加,缺血严重。有研究提示ST段压低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严重程度、侧枝循环状态、心肌负荷量等诸多因素有关。冠状动脉狭窄支数越多,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敏感性越高。[3]因此、ST段压低的程度,可作为初步估计血管狭窄的客观指标。

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与以下因素有关:冠状动脉受损数目的多少,直接影响心肌缺血的范围及程度,当心肌缺血范围小,程度较轻或持续时间较短时,可能达不到域值,从而表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个体痛域的高低及对疼痛的敏感性;心肌肥厚的程度及心肌需氧量;心绞痛报警系统缺血,疼痛域值升高;痛觉传导系统异常,即心肌灌注减少,对缺血的调节反应,心肌代谢和功能明显降低,降低了缺血的频度和程度,心绞痛减少[4]。与二导三导相比,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具有监测容量大,采样频率高的特点,尤其十二导联同步监测对心肌缺血的全面记录和定位分析,使诊断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且具有无创可重复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2.

[2]许玉韵,张健.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新关注[J].中国医刊,2007,42(3):162.

[3]黄永麟.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判断.心电学杂志,2002,21:95.

[4]方丕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作用[J].中国医刊,2006,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