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76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76例临床分析

孟焱磊

孟焱磊(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VIP病房158100)

【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8-0195-02

【摘要】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年来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76例。结果44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58%。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AMI救治疗效,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方便、有效,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左心室功能和预后,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尿激酶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它病死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早期溶栓可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缩小梗死范围,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静脉溶栓治疗AMI是近年来重要方法之一,因其方便、快捷,深受基层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欢迎。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2月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76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5-2010年本院共收治76例AMI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诊断标准。本组76例,男57例,女19例;年龄32~75岁,平均63岁。合并糖尿病8例,脑梗死2例,梗死部位:前壁(包括前间壁、前壁、广泛前壁)52例,下壁14例,单纯侧壁7例,后壁3例。发病时间:6h以内34例,6~12h42例。本组均符合下列条件[2]:①持续胸痛大于30min,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能缓解;②心电图上相邻2个或2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mV,胸前导联抬高>0.2mV;③血清肌酸激酶等心肌酶谱升高;④无使用溶栓及抗凝药物禁忌证。本组38例心电图呈超急性期改变,T波高尖,相邻2个或更多导联ST段上移。

1.2治疗方法除给予吸氧、卧床、监护、用硝酸酯类药物及其他一般处理措施外,根据溶栓疗法参考方案,迅速嚼服肠溶阿司匹林片300mg,急行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尿常规、心肌酶谱等检查,做好各种抢救准备,立即开始溶栓治疗:给予尿激酶150万IU(约2.2万IU/kg),加生理盐水100mL,30min静脉点滴完毕。溶栓后连服肠溶阿司匹林片300mg3~5d后改100mg/d长期服用;应用尿激酶12h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IU/12h,连用7d。

1.3观察项目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皮肤黏膜、咳痰、呕吐物、尿、便有无出血征象,有无突发头痛、昏迷、肢体瘫痪等神经体征。监测心率、血压等,并于溶栓开始前、溶栓后即刻、0.5h、1h、1.5h、2h、2.5h和3h分别描记18导联心电图,重点观察ST段变化及心律失常的发生。

1.4冠状动脉再通指标①溶栓后2h内胸痛基本缓解或完全缓解;②溶栓后2h内抬高的ST段回降≥50%;③溶栓后2~31.4冠状动脉再通指标①溶栓后2h内胸痛基本缓解或完全缓解;②溶栓后2h内抬高的ST段回降≥50%;③溶栓后2~3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频发性室性早搏、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房室或束支阻滞突然改变或消失等);具备上述3项中第②项加其他任何1项者判定为冠状动脉再通。

2结果

本组76例除5例于溶栓2d后死亡外,其余均好转出院。其中44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58%,其他患者症状也有所减轻。胸痛迅速消失或基本消失58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16例,包括窦缓3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11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经治疗均获恢复;40例于溶栓后2h内ST段回降≥50%。本组7例有轻微出血倾向(7.21%),包括咳痰带血2例,皮肤瘀斑3例,齿龈渗血2例,未发生严重内脏出血及颅内出血。本组死亡5例(6.52%),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3例死于泵衰竭,均属溶栓未通者。

3讨论

AMI约90%的患者在发病早期于冠脉内可见新鲜血栓,10%的患者可能有血栓形成,但由于局部纤维蛋白溶解反应而消失。起病3~6小时最多12小时内,使闭塞的冠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它可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左室整体和节段收缩功能,预防左室扩大和重构,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可改善近期和远期预后[3]。AMI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是介入治疗,其次是溶栓治疗,但基层医院尚无条件行介入治疗,静脉溶栓就成为主要治疗手段。大规模静脉溶栓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早期快速静脉溶栓疗法,可直接溶解阻塞冠脉的血栓,使缺血心肌得到再灌注,改善预后和提高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4]。

尿激酶可直接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而溶解血栓,因其无抗原性和致热原性,人体内无抗体存在,因此不易发生变态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在使用过程中需监测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等[5]。本组资料尿激酶溶栓再通率达58%,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

3.1及时确诊,正确选择溶栓病例识别AMI病状和超急期表现是及时确诊、正确选择溶栓病例的关键。目前国际公认标准溶栓时间窗口是发病后6h内,以4~6h为最佳[6]。凡症状出现在6h以内者,心电图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积极溶栓:①ST段抬高并有局限性Q波;②ST段抬高则超过正常范围伴T波高大;③定位导联R波幅进行性降低;④如有室性心律,要尽早选用有效药物消除异位心律,显示ST—T原发性改变,以免延误溶栓时间;关于年龄,近年来认为,老年人仍是溶栓治疗适应证,关键是除外禁忌证,溶栓药剂量要略低于非老年患者,以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3.2尽早溶栓研究证明心肌缺血持续1~6h则产生不可逆转的坏死[7],因此AMI后尽早开始溶栓治疗是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的关键所在,其治疗效果呈时间依赖性,如1h内达到再通,可减少梗死面积50%。这就要求提高基层医生及急诊医生对AMI具有警觉性和熟练性,提高早期诊断率,争取尽早给药,避免转诊后再治疗,耽误抢救时机。

总之,早期成功溶栓可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缩小梗死范围,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尿激酶以其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成为目前国内基层医务工作者进行溶栓治疗AMI的首选。

参考文献

[1]高润霖,胡大一.心血管病学[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180-181.

[2]WorldHealthOrganization.Definition,diagnosisandclassificationofdiabetesmellitusanditscomplication.WHO/NCS,1999,31-32.

[3]王屹立.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J].中国医药早报,2007,4(12):118.

[4]高雄,高鹰,丁雪飞.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3例分析[J].中国煤碳工业医学杂志,2008,9(11):1431.

[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等.新编药物学[M].1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9.

[6]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法参考方案[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3,24(5):328-329.

[7]苏海,徐伊亭,刘德卿等.心血管疾病内科治疗学[M].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