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手术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1

肛瘘手术护理

张茵

张茵(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肛肠医院154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305-02

【摘要】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下端与肛门周围皮肤间的感染性管道。多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肛瘘有内口、外口,内口多位于齿线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上,可有多个外口。

【关键词】肛瘘手术护理措施

(一)舒适的改变肛周瘙痒

肛周瘙痒与肛周炎症、肛内容物脱出、分泌物刺激等因素有关。

预期目标瘙痒减轻、消除。

护理措施

1.询问及发现引起瘙痒的有关原因,及时处理,如局部应用止痒药物。

2.嘱病人避免接触或食用致敏及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肛门局部避免滥用药物。

3.嘱病人选用宽松、柔软的内裤,勤洗勤换,便纸应选用清洁柔软吸水的卫生纸,以减轻摩擦刺激。

4.剪短病人指甲,嘱病人不要用手搔刮肛门皮肤,以免破溃后并发出血、感染。便后或睡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水坐浴,清洗肛门,保持清洁干燥。

5.观察病人睡眠情况,如瘙痒导致精神紧张、神经衰弱而影响睡眠时,可与医生联系,选用镇静催眠药以保证睡眠。

重点评价

1.肛周瘙痒是否缓解和消失。

2.肛周炎症有无减轻,分泌物有无减少。

(二)排便异常便秘

便秘与肛周脓肿、肛裂、痔、大便硬结等致排便疼痛有关。

预期目标

1.近期目标排除大便,自感舒适。

2.沅期目标去除便秘因素,按时排便。

护理措施

1.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结肠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应用直立反射(晨起床后体位改变引起)和胃、结肠反射(餐后食物刺激胃引起),使结肠产生强蠕动,推动粪便下移进入直肠,引起排便反射。应加强卫生宣教,督促病人按时排便,不要忽视便意感,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

2.加强活动,如散步、深呼吸、打太极拳等。各种适当的文体活动及体力劳动都可促进胃肠蠕动,使腹肌、膈肌得到锻炼,有助于排便顺利进行。

3.合理调配饮食、嘱病人多食纤维素,如绿色蔬菜、谷物、新鲜瓜果等。多饮开水,蜂蜜、黑芝麻、植物油也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可适当服用。

4.指导个人合理应用泻药或润肠通便药:

(1)掌握以调节饮食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原则,纠正单纯依赖药物的习惯。

(2)泻药中以润滑性泻剂较好,如甘油、液体石蜡等,可妨碍水分吸收,对肠壁和粪便起单纯润滑作用。

(3)灌肠剂中以开塞露及1、2、3溶液刺激性较小;可适当选用。肥皂水刺激性较大,有严重粪便嵌顿时才可用来灌肠,不宜经常使用。

(4)各种泻药应在睡前服用,晨起床后排便,符合正常生理排便时间,有利于纠正排便失调,同时用药量也可减少。

重点评价

1.能否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

2.能否掌握合理应用泻药或润肠通便药。

(三)潜在并发症肛门切口感染

肛门切口感染与肛门手术创伤、出血、肠道菌种复杂、缺乏白护知识有关。

预期目标术后无感染,无白细胞升高,疼痛逐步减轻,切口一期愈合。

护理措施

1.术前3d服磺胺类药,如酞磺噻唑片1.0g或新霉素1.0g,每日4次,抑制肠内细菌减少感染。

2.术前1d控制饮食,中午进软食,晚上进流食,防止积聚大便太多。

3.术后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出血、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4.术后第1日起服10%颠茄酊10ml,每日3次;术后3d内尽量不排便,减轻手术切口疼痛,有利愈合;术后第3日开始每晚服用石蜡油30ml,软化大便。

5.术后2-3d内进流质饮食,然后改用无渣或少渣饮食,可多进豆腐、粉皮、粉丝、土豆泥、蔬菜泥等,烹调时多用蒸、水煮、焖煨等方法,同时适当增加果子汁或菜汤,以补充维生素C。

6.每日坐浴2次,坐浴后更换敷料,坐浴溶液用1:5000高锰酸钾,每次便后亦需坐浴和更换敷料,坐浴水温43~46℃为宜,时间为20—30min。坐浴盆应较大而深,能盛放3000ml溶液。要配备高度适宜之坐浴盆,方便病人坐浴。

重点评价

1.肛周切口有无渗血、出血和炎症反应。

2.有无发热和白细胞增高。

参考文献

[1]张东铭,王玉成.盆底与肛门病学.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54.

[2]郭艳.肛瘘患者实施手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15期.

[3]李荫山.肛瘘延误诊治的经验教训[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3年06期.

[4]尚玉兰;孟庆菊;黄兴荣.肛周脓肿肛瘘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