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病例60例回顾性分析与临床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输血不良反应病例60例回顾性分析与临床报告

刘昌文

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14000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出现的60例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一年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4%。60例输血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有31例,占51.67%,发热反应有24例,占40.00%;输血相关低血压有1例,占1.67%;其他不良反应有4例,占6.67%。结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应及时处理治疗,加强监测与输血不良反应管理。控制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作,也是血液安全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科学用血

Abstract:objective:whatishappeninginourhospital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theclinicalbloodtransfusionadversereactions,provideareferenceforpreventionofbloodtransfusionadversereactions.Methods:ourhospitalinAugust2015-August2016in60casesoftransfusionadversereactionsinpatientswith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Results:thebloodtransfusioninourhospitalforayear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was0.44%.60casesoftransfusionreactions,allergicreactionin31cases,(51.67%),feverreactionin24cases,accountingfor40.00%;Bloodtransfusionrelatedhypotensionhave1case(1.67%),Otheradversereactionsare4cases,accountingfor6.67%.Conclusion:bloodtransfusionreactionsoccurshouldbehandledtimelytreatment,strengthenthemanagementofmonitoringandbloodtransfusionreactions.Controltheincidenceoftransfusionreactionsisasystematicandcomprehensivework,alsoistheimportantdevelopmentdirectionofbloodsafety.

Keywords:bloodtransfusion;Adversereactions;Aretrospectiveanalysis;Scientificuse

输血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生命的常用措施,但是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反而对病情的治疗造成阻碍。传染性输血不良反应通过对输血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监管已经能够将发生率降至最低,但是非传染性输血不良反应与原发疾病无关,无法有针对性的有效控制发生率,因此输血不良反应仍是影响输血安全的一大隐患。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有过输血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找出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为制定输血安全的防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进行了输血治疗的患者有13552例,其中男7820例,女5732例;年龄1-85岁;输血量超过2000mL者有17例。受血者输血前需进行输血检查,即ABO血型、RhD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卡式微柱凝胶法),结果血样未抗凝,同型配血输注。受血者分布科室主要在急诊科、血液科、骨科、消化科、普外科、感染科、心外科、妇科、内科、神外科、泌尿外科、肿瘤科等。

1.2方法

全程输血操作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1]。如遇输血不良反应,则依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处理,同时联系输血科,复查输血前检查结果,同时请求医疗人员进行协助。医院建立输血不良反应回馈制度,患者输血前先填写《输血记录单》,并在输血科和患者病历中同时体现和保存,输血完成后由临床医师或者护士根据患者个人信息和临床症状反馈信息填写《输血反应反馈卡》。输血科再对所收集的《输血反应反馈卡》进行统计分析,特别筛选出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3观察标准

临床各科室医护人员观察并记录患者在输血中以及输血后出现的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热反应:医护人员在输血前确定患者体温正常,在输血过程以及输血后2h内出现体温上升1℃以上或者体温超过38℃,并伴随寒战等表现的反应;过敏反应:输血中或输血完成后立即出现单纯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障碍、休克等过敏表现;输血相关低血压:输血不良反应记录中单独血压出现变化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13552例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其中有60例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4%。其中女性有3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9%,男性2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3%。60例输血不良反应患者在性别资料上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输血不良反应与注输血液成分的关系

60例输血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有31例,占51.67%,引起过敏反应的输血类别中以输注血浆为主;发热反应有24例,占40.00%,引起发热反应的输血类别中以输注红细胞为主;输血相关低血压有1例,占1.67%;其他不良反应有4例,即血小板输注无效1例,胸闷2例,头晕不适1例,共占6.67%。以上60例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中未出现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详见表1。

3讨论

输血不良反应是患者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原发疾病能够解释的临床表征。输血不良反应分为传染性不良反应和非传染性不良反应,其中以非传染性不良反应较为棘手。输血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所以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势在必行。

临床现今使用的血液品种以悬浮红细胞和血浆为主,而此二类血液品种造成的输血不良反应较高,且主要是以非传染性输血不良反应为主,常见发热、过敏反应。本次研究结果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4%,略低于其他相关文献报道结果[2],不排除有不良反应较轻以至被忽略等情况造成误差。通过对输血不良反应与注输血液成分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本院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和发热反应为主,达到91%以上,而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稍高于发热反应的发生率,此结果与类似文献报道相吻合[3]。而其他不良反应例如输血相关低血压、血小板输注无效、胸闷、头晕等占比较少。本次研究结果中60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性别差异较为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为日后通过性别差异有效制定预防计划。输血不良反应中以输注血浆的危险性最为严重,有出现1例过敏性休克患者,虽经抢救已无生命危险,但情况属于十分严重,另外荨麻疹、皮疹、哮喘、发热等其他不良反应也偶有出现,主要原因在于血浆的临床频率较大,不少患者存在反复输注。悬浮红细胞是临床常用的输血成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虽然没有注输血浆高,但是亦是占比较大的引起不良反应的血液成分之一。其中以发热反应较为常见,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对输入白细胞或血小板产生同种免疫抗体。并且有研究指出血液中某种白细胞易在多次输血或妊娠的受血者体内产生抗体,再次输血时,这些抗体与输注血液中的白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患者发热[4]。

综上所述,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应及时处理治疗,加强监测与输血不良反应管理。控制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作,也是血液安全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武杨屏,戚少兰,王有芬等.61例输血不良反应病例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16(2):166-167.

[2]罗虎成,于艳文,高烽华等.输血前给药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调查分析[J].医学综述,2015,(7):1328-1330.

[3]贺江.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及安全用血初探[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42-44.

[4]李爱华,杨丽萍,陈志晓等.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2):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