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急诊头颅CT的综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1

100例急诊头颅CT的综合分析

梁权海文康彦谢品超

梁权海文康彦谢品超(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江门529100)

【中图分类号】R8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211-02

【摘要】目的对100例急诊头颅CT(主要是颅脑外伤、早期脑梗塞)的综合分析及寻找预防漏诊的阅片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00例颅脑外伤、早期脑梗塞头颅CT的资料,其中颅脑外伤患者72例、脑血管意外患者28例,均为急诊患者,均行单排螺旋CT扫描。结果颅脑外伤表现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脑挫裂伤55例、脑疝15例、脑肿胀20例、颅骨骨折34例、硬膜下血肿31例、硬膜外血肿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气颅15例,大部分患者为多种表现并存;早期脑梗塞患者12例,脑沟裂变浅、皮髓质分界欠清,豆状核轮廓模糊为主[1];出血性脑血管意外14例,2例动脉瘤破裂。结论科学的阅片方法能对急诊头颅CT作出迅速、全面、正确的诊断,对临床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急诊头颅CT颅脑外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早期脑梗塞

颅脑外伤、脑梗塞是基层医院急诊患者中最常见的,其病情急,致死、致残率高,迅速、全面、正确的诊断对临床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回顾分析总结我院100例急诊头颅CT(颅脑外伤、脑梗塞)的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率,减少漏诊。

1资料和方法

本组100例,男74例,女26例,年龄4月~82岁,平均年龄41岁。使用飞利浦单排螺旋CT,扫描方法为非螺旋扫描,仰卧位,听眦线为基线,向上连续扫描,扫描层厚10mm,层距10mm,发现病变加薄扫描。阅片方式为急诊时值班医生单独阅片、报告,日班主治医师以上医生复片、审核。

2结果

颅脑外伤表现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脑挫裂伤55例、脑疝15例、脑肿胀20例、颅骨骨折34例、硬膜下血肿31例、硬膜外血肿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气颅15例,大部分患者为多种表现并存;早期脑梗塞患者12例,以脑沟裂变浅、皮髓质分界欠清,豆状核轮廓模糊为主;出血性脑血管意外14例,2例动脉瘤破裂。本组病例全都有行头颅CT复查,其中少量硬膜下出血、枕部硬膜外出血及早期脑梗塞(特别是脑干、小脑梗塞)漏诊者较多,且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迅速,所幸暂未造成医疗事故。

图4左侧额颞叶、左基底节区大面积脑梗塞已非常明显,复习图3,左侧豆状核边缘已较对侧模糊,岛叶皮髓质分界欠清,当时急诊CT医生漏诊。

3讨论

3.1漏诊原因:

总结笔者6年来的工作经验,漏诊的主要原因在于:(1)均为急诊患者,须迅速发出诊断报告,阅片时间短。(2)、无养成良好的阅片顺序及阅片技巧。(3)、没有充分结合临床资料。(4)、当硬膜下出血量较少时,占位效应不明显,且与颅板密度接近,不易分辨(如图1)。(5)、后颅窝伪影较多,影响病变观察,特别是脑干病变的观察。

3.2解决方法:

(1)四圈、一中心阅片法:第一圈、头颅外围软组织,主要观察软组织肿胀位置,有否皮下异物。第二圈、颅盖骨,主要观察颅盖骨有否骨折、颅缝分离。第三圈、颅板下间隙,主要观察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及气颅。第四圈、大脑皮髓质交界处,主要观察大脑的早期脑梗塞征象。一中心、以脑干为中心观察脑实质情况。

(2)对少量硬膜下出血、枕部硬膜外出血的体会:①对有后枕部头皮血肿、枕骨骨折及后枕部颅板下积气患者,应行后颅窝薄层扫描,并调节窗宽窗位观察,以发现后颅窝硬膜外血肿(如图2)。②对于局部脑沟、裂变浅患者(尤其是对冲伤位置),着重观查,并调节窗宽窗位,以达到最佳观察效果。

(3)对早期脑梗塞漏诊的体会:对于早期脑梗塞,应做到以下:①临床提示一侧肢体麻痹、无力且病程较短者,扫描时体位必须摆正。②阅片时必须双侧对比,便于发现单侧脑沟裂变浅、皮髓质分界不清清,豆状核轮廓模糊(如图3、4)。③对于病程较短患者,应建议短期内复查。

参考文献

[1]李松年主编.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