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后进生”物理学习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如何激发“后进生”物理学习兴趣

段金凤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第二中学段金凤256800

【摘要】:我们知道学生由于家庭、遗传、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差异必然存在,有的基础好,接受能力强;有的习惯差,学习能力弱。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优秀生不能太过浇灌,后进生也不能一味冷落。

【关键词】:后进生、物理学习、学习兴趣、

高一的学生兴高采烈的来到学校,而高二、高三的学生由于成绩的原因,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发展为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的态度,若任其发展下去,这部分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后进生”进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上好导入课,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后进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上此课前应精心设计,一开始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对学生言明“物理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启蒙学科,大家不存在什么基础差异,且与其它学科联系不大,就象百米赛跑一样,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你们都是我的新学生,我对每一个学生都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同一起点,同一教师同样教学,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象历届学生,努力争取成功。”列举最近读过的一些其它学科很差、而物理学得较好的学生来鼓励“后进生”,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上新课前采用几个典型的实验把学生带入学科的大门。

二、让成功喜悦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使成功的体验与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有兴趣才会主动,然而学习兴趣的持久取决于成功的体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兴趣就是花少量的时间得到一个好成绩”。一般说来,在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期,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如果有了收获又得到自己和他人的的好评就会使兴趣得到加强,否则屡屡的失败就会销蚀原来的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测验中试题的易中难比例尽量简单些,使“后进生”也能得到一个好分数,并且每次考试后不纯看分数只要看到进步都要进行表扬、鼓励;平时上课针对他们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简单些,如在讲长度测量时可让他们回答,长度的主要单位是什么?长度测量的工具是什么?2米等于多少分米等,他们回答后说这些也是今后检测的内容,你们能回答出很不错,这些问题在中考中也会出现,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以名人学习的曲折经历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大科学家学习的曲折经历,在平时我就注意收集学生较为熟悉的伟大物理学家的学习历程,如爱迪生曾被学校教师一致认为是一个笨蛋,智商太差,不是读书的料,他在班上读书不到三个月就被学校教师一致通过让他退学,他失学后通过自学最终成了发明大王。爱因思坦读小学时除了物理外其他功课成绩都很糟糕,被同学戏称为“憨直农夫”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了。他们的学习也是经历了曲折和失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管任何人都会遇到曲折,关键是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有些同学虽然现在很差,但将来说不定你就是“爱迪生”和“爱因思坦”,但要成功同学们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

四、重视实验课教学,以一些典型有趣的实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后进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看到的结果。

五、更新教学观念,力求课堂高效

1、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常会听到一些教师这样抱怨:这种类型的题我不知讲过多少遍了,竟然还有这么多学生没掌握,或抱怨学生上课不知在干什么?为什么效率如此低?关键是教学的理念没有改变,症结恰恰出在教师讲得太多了,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物理教学走进了死胡同。一节课上老师讲得洋洋得意,学生却越听越烦,一下课,学生除了笔记本上的圈圈点点,脑子里其实什么也没留下。教师在自信而勤奋的做着愚蠢的事情。教师在课堂上作用的重点不仅是对新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得到这些知识的正确取得的思维方式和品质的评价,也就是说除了必要的点拨、提示的帮助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目的。当下课后学生告诉我这节课他感到时间过得特别快时,我确信又是一节成功的课。

2、给更多学生发言的机会

教学中发现,很少有同学主动回答问题。问及原因,他们的回答“我们在物理课上也想表现,就是有时候没有办法说到点子上——老师的那个点子上。”听到此作为教师顿觉汗颜。长期以来教师把机会给予了少数优秀的学生,原因是“差生”回答的问题往往偏离教师为其预设的“轨道”,因而耽误了教师的时间,给教师增添麻烦。就是优等生回答问题也必须顺着老师竖起的梯子往上爬。老师信奉宁可都不讲话,也不能让学生“乱说”。久而久之学生回答问题时,首先揣摩教师的意图,这样学生讲话的欲望一步步被扼杀,课堂犹如死水一潭。课堂努力的方向是,鼓励学生猜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让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在碰撞中闪现真理的火花,既让所学知识瓜熟蒂落,又让学生产生新的疑虑和新的问题。

总之,兴趣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农村中学的“后进生”的智力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差异,因而从挖掘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对“后进生”进行兴趣教育,不仅能使“后进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旦保持下去,就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内在动力,足以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忍受各种挫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后进生”们在“兴趣”老师的培养教育下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走向成功,这也正是我们教育者最愿看到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