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真实及其带给人们的审美需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浅谈电视真实及其带给人们的审美需求

宋丹

宋丹(白山电视台吉林白山134300)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

摘要:人们的电视审美意识、甚至审美对象都是伴随着技术和社会革命不断深入和发展的,是人们审美意识物化的表现。电视真实是实现电视审美的前提。电视真实使时空无限的延续保留下来,提供了人们回味、研究、比较的可能。同时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一真实会变得越来越有价值。电视的纪录本性,奠定了电视的纪实性和逼真性的基础,也使人们逐渐形成了特殊的电视审美需求。

关键词:电视真实电视审美意识审美对象

电视审美是20世纪技术革命和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的电视审美意识、甚至审美对象也是伴随技术革命与社会革命不断发展的,是人们审美意识物化的表现。电视真实是实现电视审美的前提,是因为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给人们带来的是视听全方位的信息接受感受。电视给人们带来的最大的乐趣就是人们通过电视看到了真实的生活环境,这一环境也许就在身边,也许在很遥远的地方。总之是摄像机把现实世界的影像还原,展示了生活中真实的场景——北京申奥之夜,萨马兰齐向世界宣布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美国世贸大楼被飞机撞击,摩天大厦霎时灰飞烟灭;美伊战争打响一刻,巴格达淹没在炮火与硝烟之中;在世界的关注之下,中国宇航员杨利伟走进宇宙飞船……电视为我们带来了刹那间的惊喜与激动,对我们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震撼。没有人怀疑他们看到的画面是否真实,如此不可怀疑的现实情景,甚至使人们可以这样认为:电视就是现实本身。

在技术的支持下,摄像机将现实的影像世界拍摄下来,再通过光波和声波将这些影像还原。外部世界的全部多样性,包括形态、运动、时间等等,都被电视一一还原再现。于是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呈现在人们眼前。电视的纪实性和逼真性使人们逐渐形成了特殊的电视审美需求。

当下电视剧的各种形态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多样需求。“大众文化”的倡导者不要以此夸大并利用其作为自己获取身份、地位和话语权的工具,反对者亦不必拿它作为攻击的标靶而揪住不放。电视剧作为艺术,天然地承载着提升人们文化素养、陶冶人们情操的任务,我们讨论的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电视剧的“美”的问题,即电视剧的美学建设。这在当代大众文化思潮背景下是电视剧理论工作者应该关注的核心课题。

电视美学涉及到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理解问题。我认为,电视审美接受可以界定为对广大观众接受起来比较顺利、而且一般来说也是比较高尚的因素的接受。电视艺术接受可以界定为广大观众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专业工作者却特别敏感的因素的带有探索性的职业性接受。在这个意义上,电视审美接受不同于电视艺术接受。但必须说明的是,电视艺术接受可以转化为电视审美接受。也就是说,电视艺术现象有可能(但不是必然)转化为电视审美现象,而电视审美现象则必定曾经是电视艺术现象。从这样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所谓的“娱乐片”,还是“艺术探索片”,都既有审美因素,又有非审美因素,只是这两者因素的分布有很大不同。娱乐片以审美因素为主,探索片以艺术因素(较严格意义的艺术)为主。应该指出的是,电视中比较露骨的色情因素和残忍的暴力因素、恐怖因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既不是审美因素,又不是艺术因素,而是非审美因素。这些因素的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美色彩。但这并不意味着非艺术、非审美的因素在电视中是应该绝对地加以排斥的。

电视美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对电视作品(一部或一批)进行美学分析。对电视作品作美学分析,不同于对电视作品作艺术分析。这种不同主要是着眼点的不同。其次是所针对的电视作品的断层不同。艺术分析着眼于电视作品在专门化和创造性两个方面的贡献。美学分析更着眼于电视作品作为审美对象(或者更严格地说,电视审美形态)这一既成事实的形成规律,或者说电视作品审美效果的形成机制和规律的分析与运用。因此,美学分析比艺术分析更关心电视作品作为整体的复杂构成。在对电视作品的美学分析中,电视作品不能再被理解为只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构成物,而应被理解为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级表意生成系统。可以把这种分析称之为系统性分析。在这样的理解与分析中,电视美学的研究框架才能形成。与此同时,还应当有另一种分析,即对在电视作品的各个层面中都发挥作用的审美规律与审美原则的分析。可以把这种分析称之为规律性分析。

我国从1990年的纪录片《望长城》开始采用纪实的方式来体现真实感,《望长城》对中国电视节目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电视语言的优点集中在这个片子里,这是继《话说长江》之后中央电视台的又一个高峰。对过程的重视,对人性的关爱,以及对人们真实状态的保留,《望长城》实现了电视纪实语言的特质,人们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真实感,这不能不说是电视审美实现的一个巨大的飞跃。同时,影片在技术方面完成了重大改造,比如声画同步。无线话筒是在《望长城》中才开始使用的。因此开创了更加人本化纪实的新的开端——对人的重视,对自己本身作为传播元素的重视。以人为本的道理显示出了更大的魅力。《望长城》是纪实语言焕然一新的面貌。当时人们已经逐渐从传播学的角度意识到了过去的电视节目不考虑“受者本位”的局限性,在传播理论上也开始摆脱了“枪弹论”和“有限效果论”的制约。同时其他媒体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而且这种改革实验已经产生了效果,比如报纸的都市化趋向和“大特写”报道,纪实文学的出现,广播的谈话互动节目(比如点歌)等等。在当时来看,电视在纪实方面是落后与其他媒体的。但是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电视很快就从别的媒体的改革上看到了自身的问题,并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传播优势。于是以中央电视台为首出现了一系列的纪实节目的探索和实践。在1993年5月1日早上,《东方时空》第一次出现在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上,开始了它的第一次播出。全新早间节目《东方时空》的开播,改变了我国观众清晨不看电视的习惯,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电视媒体制作播放大型新闻杂志的先河。《东方时空》用纪实的手法关注普通人物的日常小事,切口小、视角窄、重细节。可以说《东方时空》的推出正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9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同时在思想领域也进行了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正是在这种外部的大环境下,电视界也进行了一场改革性的探索。这一改革基本上是围绕着纪实和曝光展开的。《东方时空》的适时推出正迎合了这一潮流。《东方时空》体现了电视纪实的风格,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时观众对电视的审美需求。随后推出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纪实风格的节目,逐渐将电视纪实的本性发挥到相当的高度。

为实现电视的审美特性,在电视纪实节目中,创作者总是尽一切可能满足观众对“真实”的要求。电视创作者力求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与正在发生的事件同步进行取材,跟踪事件过程,运用长镜头,面对面交流等。这一切的做法的目的就是最大可能的保证电视真实。在世界各国,新闻节目更多向现场直播发展。1980年,全世界第一座24小时传播新闻的有线电缆电视新闻网CABLENEWS-NET-WORK,简称CNN开播,在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而在激烈的电视新闻竞争中脱颖而出。CNN直播节目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尽可能提供和保留生活的原始形态,提供全方位的信息。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成为电视新闻传播的最佳选择和追求目标。

在现代的电视纪实中,还设法利用各种电视手段为人类提供新的“真实”,即使人们看到以人的感观达不到的地区、方位、角度,突破人的视野限制,多角度地提供信息。在观看游泳比赛时,观众可以通过水中设的机位看到运动员水中的游泳姿势;在行进的坦克上装摄像机让人们可以在炮火中穿行。我们经常说,摄影机代替了观众的眼睛,摄影机的眼睛可以带着观众在时空中自由翱翔,摄影机可以把观众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深入到几百公尺以下的静静的海底,高攀到世界最高峰,甚至可以带你进入外层空间。但是这只眼睛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由不得观众想看什么就看什么,而是由那个掌握摄影机的人决定给观众看什么。他不感兴趣的东西,观众就看不到。他感兴趣的东西,观众就非看不可。这里出现一个可能存在的矛盾。一方面是观众希望看到他想看的东西,另一方面是掌握摄影机的人希望让观众看他所感兴趣的东西。

电视揭示的“真实”虽然远远地超出了其他媒介,但是它与他媒介仍有着相同的一点,即所记录的事物并不完全等于生活。媒介对事实的选择和报道方式,拍摄重点的确定,镜头对准事实的角度和开机的时间、组接的方式,都受着掌握媒介的人的认识、观念、兴趣的影响。电视创作者根据某一政治意识形态、影视市场、艺术驱动和审美需要而进行编辑、组合,以达到特定的社会和艺术目的的电视艺术作品。以上种种需要大体决定了创作者在电视片创作中的主观导向性。创作人员受主观内在和客观外在条件的制约,无法按照生活内在的流程去展现生活,即便是纯客观的纪实性作品,如《北京的风很大》等纪录片也无法掩饰创作人员的主观意图。掌握媒介人的局限性本身就是一种存在,它的因素参与到媒介记录的“真实”之中。所以它不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媒介传达的真实。要想将媒介的真实还原于生活的真实,还需要受众理解其中有另一种真实的存在,即掌握媒介的人的思想、观念和立场。只有将这两个“真实”合在一起,又能将它们区分开来的观众,才是真正的现代电视纪实的观众,才真正理解电视纪实“真实”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