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及其途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2

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及其途径探究

王海波

王海波(靖宇县财政局吉林靖宇135200)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摘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性措施。本文就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及实施途径作了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发展县域经济意义途径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人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新时期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1、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同繁荣的重大措施。目前,我国城乡经济与社会二元结构仍然十分明显:一是农业比重过大。二是农村人口比重过大,而且素质低下。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而县域经济在规划制定、产业开发、资源配置、经济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上,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性,能够很好地协调农业和其他各业之间的关系,整合各种自然、经济、社会资源,统一调动各部门的力量,兼顾县、乡、村三个层次以及城市和农村两个领域。因此,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其本身就是城乡统筹的具体体现。

2、发展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建设要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正是借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步伐。

3、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标准,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发展县域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不可能封闭起来自行发展,而是要发挥县域经济的整体优势,通过县域内和县域外两个市场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县域经济连接全国大市场和国际市场,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村生产才会发展,农民生活才会宽裕。只有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才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全面推进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途径

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县域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①.加快发展农村科教事业。坚持政府主导,落实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重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创造条件兴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快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加快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培养各种专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真正把县域经济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引导到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

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要把县区经济发展紧缺人才的引进纳入市级统一计划,建立市级人才基金给予支持,切实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

③.加强县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突出强化重德才、重政绩、重公论的用人导向,选准配强县乡党政正职,优化县乡领导班子结构,提高领导班子成员中熟悉经济工作人员的比例。加强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落后地区的干部交流,切实提高县乡干部领导和驾驭经济全局的水平和能力。

④.引导县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县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县域经济社会体系,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2、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①.要着力营造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投资创业的政策环境,制定更加开放的投资政策。尤其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对经济结构调整起重大推动作用,能大幅度增加税收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坚持特事特办,在投资者关注的收费、办证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政策优惠。以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②.要着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政府规范化服务体系。强化行政监察,依法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切实遏制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习气,为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政务服务。

③.要着力营造民主公正的法制环境。大力推进公正执法。坚决制止只顾部门利益、行业利益,不顾大局利益的行为;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追究制,树立执法队伍在群众、基层和企业中的良好形象。要规范执法行为,切实杜绝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现象和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经营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千方百计为企业和投资者排忧解难,使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法制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④.要着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切实加强对各类市场和经营行为的监督,进一步加大整治度,依法维护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坑蒙拐骗、敲诈勒索、偷税漏税、制假售假等不法行为,建立公平竞争、诚实守信、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要规范社会中介机构服务行为,促进各类中介服务机构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更好地为投资者提供公正、高效、优质的服务。营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要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

抓好项目建设,要在项目储备上突出一个“早”字,在项目选择上要突出—个“准”字,在项目前期工作上要突出一个“快”字,在项目建设中要突出一个“严”字,在项目建成后要突出一个“效”字。在项目建设上,我们要着力以下几方面的强化引导:一是引导现有企业抓技改促投入,尽最大能力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培育龙头企业;二是引导企业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设备更新,加速产品研发作为投入重点;三是千方百计激活民间力量,聚集有限的资金,集中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空间大的优势项目;四是引导规模企业不断健全和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强化诚信意识。

4、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植“精品名牌产品。引导和支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把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作为企业科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探索县域与科研院所合作新途径,通过技术人股、共建技术中心和共建经济实体等紧密型合作模式,推进县域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通过全方位吸纳资金,狠抓技术改造,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力发展一批以汽车电子、通信、新医药、新型建材、环保为主的“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小而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国有中小企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通过控股、参股、租赁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逐步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的大型民营企业的“四跨”企业集团。

5、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

用工业化理念引导农业产业化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完善内部管理和营销信息系统,促进“龙头”企业人、财、物和技术资源优化配置,加强与企业信息化相适应的网络基础和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农产品加工、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通过十堰信息港、宽带网和政务网络及各种媒体,及时发布农产品及相关市场、项目规模、市场准入标准、环境保护等要求,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十堰区域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质量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高速度、高效益、低投入、低消耗的集约型增长,着力推进生物医药、水电、绿色食品、旅游四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