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赵义仙

赵义仙(云南迪庆香格里拉人民医院6744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327-03

【摘要】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观察及护理。结果表明多发生于术5d—1个月,死亡1例占2.27%,笔者以为术后要加强病情观察,能及时发现肠梗阻性质,而对粘连性肠梗阻采取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搞炎,纠正水电解失衡,配合针刺,隔善艾灸穴位,中药或花生油胃管注等治疗,能解决梗阻症状。并强调术后早期要协助患者闲上适应性活动,开塞露刺激肛门,温水泡足等方法,能促进肠蠕动尽早恢复,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发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粘连性肠梗阻观察护理

粘连性肠梗阻系指肠与肠或其他组织粘连致肠管成角或腹腔内粘连带压迫肠管引起的肠梗阻,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后天性多因腹部手术,炎症、损伤、出血、异物等所致,临床上以腹部手术后发生的肠粘连最多见。

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是手术常见并发症,有资料报道,腹部手术后的90%有粘连,粘连性肠梗阻死亡率为8%—13%。我院在2005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腹部手术后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44例,死亡1例,占2.27%。因此,笔者认为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很重要,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4例,男30例,女14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79岁,平均年龄57.97岁。

1.2发生粘连性肠便阻的临床资料

表1发生粘连性肠便阻临床资料

1.3结果本组保守治疗痊愈31例,占69.32%,手术治疗13例(肠绞窄5例),痊愈12例,死亡1例。

2讨论

2.1发生原因a、由于术后急性炎症反应渗出水肿,腹腔组织的创伤,缺血,炎症刺激,腹腔化疗等诸多因素的诱发,尤其术前伴有梗阻,穿孔、破裂者,术后更容易引起粘连性肠梗阻。b、肠粘连须在一定条件下如肠袢间紧密粘连成团或固定于腹壁,使肠管变窄或肠管蠕动受影响;肠管因粘连牵扯扭折成锐角;粘连带压迫肠管;或肠袢以粘连处为支点发生扭转等。在上述病变基础上,加之饮食不当,剧烈活动,体位突然改变等诱发因素,可导致肠梗阻的发生。

2.2发生时间最短在术后5d,最长可在术后40年,多数在术后5d—1个月。

2.3发生年龄最大79岁,最小5个月(是1便巨结肠切术的婴儿,术后13天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经积极保守治疗48小时后发现肠绞窄,急诊手术治疗后痊愈)。

目前,很多报道者认为粘连性肠梗阻首先应选择非手术治疗,如非手术治疗无效,出现肠绞窄或有绞窗倾向时,应当机立断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在短时间内观察是否肠绞窄比较困难,由于术后出现的肠麻痹,炎症水肿等诸多因素的干扰,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又存在发生肠绞窄的危险性。因此,病情观察十分重要。

3观察

3.1观察腹部体征: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状况,一般腹部手术后1—2天为肠麻痹期,2—3天为不规则肠蠕动期,3—4天恢复正常肠蠕动。在肠蠕动恢复之前,有时会出现轻度的腹胀,此时肠鸣者有减少或消失的状况,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腹胀、呕吐、腹肌紧张程度及其发生时间和发展过程。如手术后4—5天仍不能自肛门排气、腹痛、腹胀仍明显,或手术后已有自动排便排气,后又停止,并伴有腹部绞痛和腹胀,肠鸣音消失或亢进伴有气过水声,应警惕肠梗阻的发生。

3.2观察引流管: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堵塞扭曲受压。重点观察引流液的性质、色泽、量,并及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3经有效胃肠减压、抗炎等一系列护理措施,保守治疗处理12—24小时后,病情仍无明显改善,且病人出现腹部持续性疼痛、压痛、反跳痛、脉率加快,血压有下降趋势,腹穿抽出血性液体,直肠直诊有血迹或腹部X线检查见肠腔充气,肠袢增加,液面增宽,应立即做好术前准备。急诊手术治疗。由于肠梗阻,病情变化复杂,几小时内可由粘连性肠梗阻演变为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或穿孔。因此,加强术后病情观察,能及时发现肠梗阻的性质,为决定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提供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4护理

4.1有效胃肠减压:禁饮食,取半坐卧位,及时放置胃肠减压,保持胃管的通早和有效的减压。通过减压管吸出胃肠道内的积夜和积气。减轻腹胀,降低胃肠内的压力和肠管的膨胀程度,减轻管壁水肿及充血程度。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微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必要时还可以通知过胃肠减压管注入甘油或石蜡油,以润滑肠壁,促进肠蠕动,促使通便、排气。观察并记录胃肠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如发现血性液体,要警惕肠绞窄的发生。

4.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及时准确补液,输液量根据生理需要量和额外损失量还要根据呕吐情况、缺水体征,血液浓缩程度,尿量与比重和血生化监测决定。应用广谱有效的抗生素,加强抗炎治疗。同时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如体温持续超过38.5℃,伴有腹痛、腹肌紧张,白细胞升高等,应考虑肠绞窄或肠瘘发生的可能。

4.3其他方法

4.3.1①针灸、隔姜艾炙穴位,根据传统医学针灸学的理论,足三里为阳明经之合穴,天枢穴乃是大气所汇之处,故选择穴位双侧天枢,足三里,进行针刺,强刺激,留针20分钟,每5分钟捻转一次。然后双侧天枢穴,将艾炷点燃置于姜片上隔姜艾灸,每侧各灸3—5状,每烧尽1个艾炷为1状。针后才炙,1次/天。根据生姜,艾叶药性辛散温通,穿透力强,又兼炙火温热刺激,故能加强肠蠕动,促进肛门排气。

4.3.2②采用胃管注入复方大承气汤100ml,2次/天,每入注药后要夹管2小时后再开放胃肠减压。其中有2例病人口服发泡剂10g,溶在100ml水中服下,2次/日,1—2天后排气排便。或采用脐周按摩、护士一手按切口,另一手按摩切口对侧腹部顺时,逆肘各1分钟,每天2—3次,可加速肠蠕动,促进肛门排气。

4.3.3服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核仁承气汤,每剂煎成200ml,每剂分两次,每日1—2剂,主要通里攻下为主,辅以理气开有了或活血化瘀。

5预防方法

5.1防止纤维蛋白的沉着,促进维蛋白的溶解与吸收。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透明质酸纳在伤口的毛糙面腹壁缝合口涂抹,有助于防止术后肠粘连的发生。

5.2手术后6小时,可协助病人床上翻身拍背,动作宜小且轻缓,次日晨开始,协助患者经常变化体位,做各种床上适应性活动,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预防得胀,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肠蠕动的恢复。术后3天可采取开塞露刺激肛门,以促进肛门排气,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5.3术后采用按摩托腰背部穴位,通过刺激体表的一定部位,对内脏活动起到一定的调理气血的作用,从而促进术后病人肠蠕动尽快恢复,肛门排气,每天2—3次,每次1—2分钟。

5.4制订有效的健康教育,饮食要有规律,多进食高热量,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暴饮暴食,禁忌食用含柔酸蛋白的食物,如山楂、柿子等。对粘性、油性、不宜消化的食品要慎食,防止因消化不良引起肠梗阻的发生。同时应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胃肠炎症,避免出现肠管异常蠕动,餐后不宜做剧烈活动,尤其是突然改变体位的活动,保持精神乐观,睡眠充民,不过度疲劳,有益于疾病的康复。

5.5术后采用温水泡足,根据传统医学足部反射区的理论,温水泡足能使双足底的小肠、大肠反射区血液循环活跃,从而加强了这些器官的功能,促进肠蠕动,肛门排气,病人每天用39—40℃温水足浴2-3次,5-10min/次。

参考文献

[1]雷载权,主编.中药学,第9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2001:165-200.

[2]杨金,崔自介.普通外科诊疗术后并发症及处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91-395.

[3]曹伟新.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P242-243.

[4]裘发祖,孟承伟.外科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45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