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袁彩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妇科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每天口服米非司酮片25mg和10mg。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方面进行比较,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通过使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后均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但与大剂量治疗相比,通过小剂量治疗后,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故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有较大的益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172-02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是与女性激素相关的一种肿瘤。该病在30~50岁的妇女中比较多见,在我国发病率较高[1],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使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研究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现做以下分析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确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其中观察组年龄最小40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为(50±2.1)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3年,平均病程为(2.5±0.3)年;对照组年龄最小43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为(49±1.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年,平均病程为(2.0±1.1)年。在一般资料,如年龄、病程等方面,两组患者比较无差异(P>0.05)。

1.2临床诊断标准

1.2.1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均符合WHO规定的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2];(2)征得患者同意。

1.2.2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肝、肾功能不全及代谢紊乱、药物过敏者。

1.3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大剂量米非司酮(生产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347)口服治疗,用药剂量为每天25mg。给予观察组患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用药剂量为每天10mg。从月经开始第一天开始,一般在睡前服用,对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1)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其判定标准[3]为:显效为子宫肌瘤病灶消除,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为子宫肌瘤病灶部分消失,病灶缩小超过1/2,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为子宫肌瘤病灶未消失,临床症状无好转,病情加重。(2)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6.0系统软件作为本文统计分析资料;[n(%)]是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进行结果检验时采用χ2进行相关分析;有统计学意义时的表示方法为P<0.05;(x-±s)是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进行结果检验时采用t进行相关分析。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两组统计学意义明显,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子宫肌瘤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包快、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尿频、排尿困难及阴道有脓血性白带出现等。临床研究表明,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致病因素包括:生育因素、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过度肥胖、各类激素药物的滥用、自身对雌激素反应较为敏感及年龄因素等[4],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尤为重要。

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拮抗剂,通过对子宫受体产生作用,促进与受体的相互结合,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同时该药通过对孕激素受体的有效抑制,可对子宫肌瘤的生长具有显著阻碍作用。该药在抑制排卵方面也存在明显作用,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5]。

本文通过研究子宫肌瘤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效果,临床数据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对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明显比对照组发生率(25%)低,与相关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6]。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患者通过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后均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但小剂量米非司酮与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相比,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包毅.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2):3613-3614.

[2]韩勇,张徇.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药业,2015,24(21):78-79.

[3]潘春燕,张印星,陈小刚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学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2016,38(12):1782-1785.

[4]黎金兰.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MMP-9、VEGF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6):1144-1146.

[5]郭道利,陈华,张海勤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3):180-181.

[6]熊蓉艳,彭诚.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