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活动救治中心艾滋病患者的情感支持

/ 2

红丝带活动救治中心艾滋病患者的情感支持

黄自群陈汝纯

黄自群陈汝纯(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35000)

目前,全球艾滋病(AIDS)的流行趋势十分严峻[1],2006年11月25日,卫生部,联合国AIDS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宣布,中国现在有HIV感染者65万[2],艾滋病患者超过了18万人[3]。感染者已从吸毒人员等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向一般人群扩展,因此,防治工作刻不容缓。由于目前艾滋病缺乏特效治疗,患者患病后常感到无力防卫或没有希望[4],红丝带救治中心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情感支持,成为AIDS防治中的重要工作,笔者将本院红丝带救治中心点550例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根据不同心理特点,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情感支持,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为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并进行观察的患者共550例,其中男355例,女200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36.6岁,文化程度小学80例,中学420例,大专以上55例。

1.2方法

1.2.1门诊患者须知(1)咨询服务,让患者反复多次了解疾病知识并理解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2)医生详细告知疾病现状、服抗病毒药的必要性、服药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开好用药处方;(3)患者拿处方再次到红丝带活动中心取药并接受用药咨询,中心员工会根据每个病人的身体情况告知用药的注意事项,特别强调服药时间和药量的准确性说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鼓励患者争取积极应对措施及方法等;(4)根据每个病人的取药量预约下次复诊时间并填写、发放预约卡。

1.2.2红丝带活动中心职责与工作特点职责:(1)正确引导群众提高对性病、艾滋病的认知水平,自觉树立抵御性病、艾滋病的意识。(2)呼吁社会尊重HIV/AIDS患者的权益并给予理解、关心和帮助。(3)关爱HIV/AIDS患者,促进HIV/AIDS患者和其家属相互沟通,增强他们与疾病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促使他们承担应尽的义务和权利。(4)对患者资料保密,尊重个人隐私,泄密者追究法律责任。工作特点:用温情和关爱构建起红丝带志任。愿者和艾滋病人共同的家园;用爱心、耐心、细心、热心打开HIV/AIDS感染者的心扉,使他们看到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用鼓励和支持营造“不抛弃、不放弃”、自强不息、互助互爱的氛围。

1.3患者心理特点

1.3.1危机心理许多患者是在普查和在医院初筛HIV抗体阳性,再经疾控中心HIV确诊实验室复查抗体阳性。患者获得结果后精神处于崩溃状态,表现非常绝望、痛苦、悔恨、甚至愤怒,害怕自己会失去一切,包括健康、生活、工作、社交、地位、亲友、家庭和尊严等。开始失去生活信心,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接触外界,拒绝任何检查治疗。厌恶人生、烦躁、易怒,对家人的关爱和帮助产生怀疑和低触,有些病人还产生报复行为。地位、文化程度的不同,心里压力也不同,地位及文化程度越高,心里压力越大。

1.3.2自卑、多疑产生被羞辱和被歧视感,随着病情发展加重,在医院红丝带救治中心的患者常出现自卑、抑郁、敏感、多疑,对治疗失去信心,害怕亲友和同事的歧视和远离,愧疚自己给家庭造成的不幸。因此,许多患者拒绝检查、治疗,不敢面对现实,在检查、治疗中不配合,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虽然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是国家免费提供的,但由于患者患病后原从事的行业周围受到另眼看待,将导致或影响患者收入,带来生活上窘迫。

1.3.3忧虑、期盼的心理已婚年轻的患者都极力渴望拥有自己的孩子,给家庭带来希望和生机,但又害怕自己传染给孩子,更害怕自己孩子将来会被人歧视和孤独,许多患者表现出矛盾、痛苦、焦虑和不安,时常看到他人的孩子发呆,痛苦伤心流泪,女性患者表现明显。

1.3.4乞求、渴望、接受的心理,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机体CD4+P淋巴细胞计数<10/mm3,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离开中心。据统计中心随访服药的死亡人数每年10%,住院治疗中死亡的50例患者临终非常渴望人生,表现为:哭泣、哀伤、乞求奢望、相信上帝、尝试偏方、盼望奇迹发生,希望亲人不要嫌弃等。

2情感支持

2.1心理关怀,消除恐惧,积极应对,在观察中发现,患者在服药后的不同时间里,出现不同的药物不良反应。虽然服药前我们告诉过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但当其出现时,患者还会出现恐惧,这时需要我们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不断的解释和给予支持。同时还要给予用药宣教,比如恶心时,如果药物被呕吐出来,则需要在2h内补服等量的药物。虽然抗病毒治疗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只要积极应对,坚持一段时间后,不良反应引起的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患者的恐惧也会渐渐消除,渡过不适期的患者会对治疗充满信心。

2.2关爱护理

2.2.1医务人员关爱当患者被初次确诊为HIV/AIDS时,医务人员,红丝带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家访,调查、宣传、沟通,做好疾病知识宣教和抗病毒的治疗知识宣教,用爱心去呵护病人,用温情去感化患者,在社会劳动、娱乐活动,公共场合不要歧视患者。红丝带工作人员用同伴教育、鼓励患者,尽快解除心结,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接受治疗。

2.2.2亲情关爱在医务人员和红丝带工作人员的关怀情况下,家庭心理支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情绪反应[5]。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专题讲座使家属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以红丝带工作人员的亲身经历和救治中心医务人员的行为感染、带动亲属用亲情关爱艾滋病患者,让患者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不被嫌弃和远离,为患者营造最关爱的治疗环境和条件,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指导患者适时锻炼和接受治疗。

2.2.3社会关爱向患者宣传党中央、卫生部的关爱政策,发放宣传资料、小册子、国家免费治疗和补贴,红十字会和社会各界人士不断捐赠衣、物、书籍等,让患者体会到党和人民的关爱。通过大力的宣传,使人们对艾滋病有新的认识,正确看待艾滋病患者,主动去关心、爱护、支持、帮助患者,使其减轻孤独、抑郁和焦虑等心理,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检查和接受治疗,目前有470例主动到红丝带救治中心接受治疗。

2.2.4心理护理,尊重人格,尊重隐私权目前大部分艾滋病病人主要是由性接触传染,心理特别敏感[6]。因此,不要对艾滋病患者刻意追问病史,住院时要与其他患者同等对待。利用各种场合和方法,传递正面积极的信息给予心理支持,有利于病人的康复,起到延长生命的作用[6]。

2.3消除恐惧,积极应对HIV感染者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AIDS免疫预防,也没有根除患者体内病毒的有效药物,病死率较高[7]。目前,高效抗病毒(HAART)的出现,有效地降低了AIDS患者的死亡率,延长了患者的寿命,为AIDS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关怀成为了AIDS防治中心的重要工作[8]。

参考文献

[1][2]储爱琴.艾滋病病毒医源性传播的现状及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2):1084-1086.

[3]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EB/OL].[2006-08-31].Http://www.chinaaids.cn/worknet/download/2006/Chinese-AIDS.pdf.

[4]LUF,WANGN,WUZ,etal.EstimatingthenumberofpeopleatriskforandlivingwithHIVinChinain2005:methodsandresults[J].SexTransmInfect,2006,82(3):87-91.

[5]刘翠萍,李小妹,唐争艳.中国护士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5):9-11.

[6]李月星.艾滋病病人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2,16(8):473-474.

[7]戴志澄.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及预防控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558-559.

[8]绳宇.正确的职业防护在反对艾滋病歧视中的作用和意义[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2):1072-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