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栗娟,荆辉娟,李利忍

栗娟,荆辉娟,李利忍

郑州人民医院,450003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将该阶段定义为观察阶段,将2014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手术室常规护理定义为常规阶段。对比两个阶段手术室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阶段手术室护理质量度明显高于常规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常规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低于常规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治疗,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质量控制;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

随着近年来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医院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并且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手术室与一般科室比较人员相对较多,工作时间较为集中,专业知识面较广,仅仅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有效、直接的实施护理质量控制[1]。通过在我院手术室护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以来,护理质量有效提高。为了进一步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作者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和2014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手术室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阶段护理质量有效提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将该阶段定义为观察阶段,将2014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手术室常规护理定义为常规阶段。观察阶段我院有手术室12间,护士24名,年龄20-48岁,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7名,护士长1名。常规阶段我院有手术室13间,护士26名,年龄20-50岁,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7名,护士长1名。两个阶段手术室、护士年龄、职位、学历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建立质量控制小组

依据手术室护理的特点,分为质量管理小组分为五常法组、教学组、压疮组、消毒隔离组、管理质量检查组、护理文书质量检查组。每组设置2名质控员,由知识过硬,专业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全面的主管护师担任。有质控员组织、领导,进行系统、全面的开展护理质量控制工作。

1.2.1.1五常法组:负责检查手术室不同区域的划分是否合理,随时检查手术室环境是否合理,是否摆放规范,所有的物品是否有明确标签、标识。对定期的会议总结记录不良事件登记是否准确,尤其是对急救药和急救仪器设备的检查和管理[2]。

1.2.1.2教学组:监督手术室的各类培训和学习落实到位,检查业务学习安排和记录,检查护理人员的基本操作考核情况。

1.2.1.3压疮组:负责检查手术室患者体位护理是否合理,是否重视对压疮预防和检查。是否严格按照护理规定给予患者压疮相关的护理和讲解。

1.2.1.4消毒隔离组:消毒隔离组主要负责手术的消毒工作,主要包括对无菌物品的摆放,无菌消毒技术的操作,环境的消毒,医疗废物的管理以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等,切实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1.2.1.5管理质量检查组:负责检查手术室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应急预案、风险管理、岗位职责等方面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不良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3]。

1.2.1.6护理文书质量检查组:对手术护理记录、手术室安全核查检查记录、医嘱核查等记录的检查,查看相关的护理文书是否符合质量管理标准。

1.2.2相关培训

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向其讲解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重要性,提高临床中的护理质量,促进每一位护理人员积极地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同时互相讨论,对不合理的问题进行整改,讨论,使每个护理人员都有自己的职责。

1.2.3质量持续改进

质管人员依据质控标准定期对每一位护护理人员工作进行检查,如护理文书的检查,是否如实记录。同时每周组织质量控制会议,对本月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且根据实际经验提出更改措施,对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给予肯定和表扬[4]。

1.3评价标准

质量质控标准:表格外观(10分)、手术护理记录单(70分)、医嘱单(20分)。外观不整洁扣分1分,破损口1分;手术记录涂改扣1分,资料不齐全扣2分,内容记录不真实扣5分,描述不恰当扣3分;医嘱签名不规范扣1分,项目不符合扣2分,漏签扣4分。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记录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采用t进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阶段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常规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常规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传统的手术室质量控制容易受到主管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不公正的现象。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而应用,是手术室护理更公平、客观性,具体的管理由专门的小组实施,明显提升了手术室的业务能力,并且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5]。

本文研究的客观指标主要是手术室护理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下,不良事件发生的次数以及各质量控制小组管理不同阶段的评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促进手术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其管理更规范化,有效地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次数,并且提高而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评分,在很大程度上使手术护理工作跨一个新的台阶。

总而言之,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有效促进手术室护理治疗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水平,提高手术护理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翠珍,孙新红.手术室安全隐患的探讨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l,9

(4):1095-1096.

[2]罗惠,孙兆贞,夏燕.手术室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措施[J].齐鲁护理杂

志,2010,16(30):105-106.

[3]胡春凤.手术室安全护理的防范对策[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4):

379-380.

[4]沈丽娟.手术室安全的风险管理[J].护理与康复,2010,9(6):528-529.

[5]朱运添,谢丽香,林秋讯.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