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变电运行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李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如何提高变电运行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李娜

李娜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邓州市供电公司河南邓州474150)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电力是一项关于民生的大事,必须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可靠,保障人们对电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系变电运行的安全,提高变电安全运行的可靠性是迫切需要的,也是电力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从变电安全运行的意义、提高变电安全运行和可靠性的措施、进行阐述了变电安全运行和可靠性研究,希望能为研究变电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变电;安全运行;可靠性措施

引言

电能是生活生产中的最基本能源,保证电能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但是,从目前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各种类型的故障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变电环节,严重影响了电能的可靠供应,还会引发用电安全问题。如何做好变电故障处理及预防,是必须重视并落实的一项工作。

1变电运行中易出现的隐患问题

1.1 变电运行中操作隐患

变电运行中变电工作人员负责变电运行的操作,他们是否规范操作对于保障变电运行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工作中存在较多变电设备,并且变电操作相对乏味,这种情况下变电工作人员难以集中精神进行工作,同时一些工作人员缺乏强烈安全意识,进而在具体工作中出现错误操作,这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对设备、电网、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表现:第一,无票操作,或未按照要求使用操作票;第二,没有执行逐项打钩的操作程序,漏顶或跳顶操作引起事故;第三,不清楚系统运行方式,未依据模拟图运行设备;第四,针对防误装置没有开展有效管理。

1.2设备故障问题

一般情况下,设备的故障问题是变电安全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不管是变电站还是活力发电厂,一旦有电气设备处于长期运行状态的话,就会有非常严重的老化问题出现,例如电线表皮脱落、电缆段落事故等等。如果严重的话,就会造成安全事故,不利于变电设备的稳定运行。

1.3雷击

在雷雨天气,雷云经常会释放出高压电流,极其危险。由于目前我国电气设备的绝缘耐受压并不是很高,远远不及雷电产生的电压,因此一旦遭到雷击必然会造成损坏。经过相关实验发现,变电站二次设备雷击损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雷电产生的雷击电流所致的,这种雷击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雷击,另一种是间接雷击。直接雷击指的是雷电直接与建筑物接触导致建筑物损坏;间接雷击指的是雷电产生的危害没有直接作用到建筑物上,而是通过磁场效应出现了二次作用。变电站的工作环境比较特殊,电缆在内部占据较大的比例,因此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雷云就会和大地、电缆三者之间产生一个巨大的电厂,这个电厂所释放的感应和雷云的性质正好是相反的,电场的存在依赖于雷云,雷云一旦消失,电场自然也就会不见,但是所产生的电荷依然存在,以至于产生静电感应电压。

2提高变电安全运行和可靠性的措施

2.1构建可靠性的管理制度

电力系统需要科学可靠的管理,科学有效管理制度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科学管理是有效工作的前提。管理制度在整个变电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学的管理方式在变电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安全运行和可靠性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作为上级领导,一定要有着足够的重视,激励所有的员工都要参与进来,每一个员工都要将安全放在首位。从横向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电力部门需要积极的配合,形成科学的分工体系,不同的部门要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对供电制度进行可靠性的管理,对管理制度进行科学的编制,实施供电的可靠性目标管理。对于管理目标要分层实施,进行优化细致,形成变电运行可靠性的措施,每一个季度都要进行可靠性的分析,形成报告,进行有效性的指导,制定科学的停电计划,在下一个季度工作的过程中,上一季度的变电工作不会产生干扰。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本地区用电量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停电是必要的,但停电前一定要告知,保障本地区的居民、企业有准备,不用造成其它问题。

2.2加强岗位培训的具体要求

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之后,应当要保证其自身的专业技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即三熟三能。所谓的三熟,指的是对系统的原理以及设备要熟悉,并且要熟悉操作事故的处理方式,对职责以及岗位要认清;三能则师德师能够发现故障、排除故障,对维修技能加以了解。首先,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对培训技术进行制定并加以完善,而且需要在对计划有针对性的执行,并且做好考核与评价工作;其次,要充分利用好交接班时间以及空域时间,对员工的技能加以培训,将与昂的绘制图纸的能力以及看图纸的能力大大提高,对设备以及工作情况及时的做好交底;第三,需要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好提前演练,管理人员可以对事故过程进行设计,从而将演习的真实性大大提高,使得参与员工能够有紧张感。与此同时,要对操作人员对事故的反应进行提高,对现场的性能作用、布置形态以及操作顺序等进行全面的掌握;最后在季节变化的时候,应当针对外界环境气候的特征,来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得员工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2.3跳闸故障的改进方法

在改进变电运行跳闸故障时,需要从主变开关跳闸和线路开关跳闸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针对主变低压侧跳闸故障,如果只发生过电流保护,没有其他保护动作出现,在进行故障处理时,应先检查是否发生误动保护动作,然后再判断一次设备低压侧过电流保护动作是否正常,以及二次设备保护装置是否出现熔断和露投问题。如果低压侧同时出现过电流保护和线路保护动作,并且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则表示线路异常,此时需要对整条线路进行检查,找到故障所在位置并将其隔离开,其他线路和设备便可以恢复正常。如果低压侧开关断开,并且缺失保护掉牌,此时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彻底检查,解决脱扣、两点接地、提示信号不显示问题。对于主变开关三侧跳闸故障,需要先判断主变差动保护动作是否正常,如果没有排除变压器存短路故障、接地故障及CT故障时,则不能将其投入使用。

2.4面向电缆的故障问题解决对策

对电缆故障问题的解决首先要保证电缆温度有效监控控制,按常理来说35kV变电站在常规运行过程中每隔一小时都要对其接头部位进行一次温度检测,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判断电缆过热现象,并给出应对对策,以便于达到预防电缆老化或过负荷等问题。如上文所述,35kV变电站内部电缆接头每小时都要进行一次温度测量,每时每刻都要进行负荷监控,它保证了电缆常规运行的绝对安全,也对电缆质量提出了新的规定,明确了它的长期运行过载流量。在技术人员方面,需要派遣专人对电缆损坏状况进行定期的线路巡视维护。

结语

当前变电运行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对变电系统的有序运行产生影响。相关电力企业应当强化对变电运行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变电运行的可靠性水平,最终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对变电运行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业人员能够强化研究,最终保障变电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屈大江,龚斌.浅谈变电运行中的继电保护问题及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3):2073.

[2]屠浩,李星.变电运行中设备巡视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1):187.

[3]李青松,雷敏.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