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写作记叙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1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记叙文

蒋辉

蒋辉(安岳县永清中学四川安岳642355)

【摘要】记叙文的写作堪称写作之基石。要写好记叙文,看似容易实则难。请看作者独僻溪径“如何指导学生写作记叙文。”

【关键词】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的写作是中小学生写作之基础,也是写作的重要内容。写好记叙文,对中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关键。

但当前中小学生记叙文的写作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脱离生活或者超越自己生活的实际;二是多“克隆”或“基因变异”的文章,千篇一律;三是没有新意,走老路子,套老框子,唱老调子;四是言之无彩,读来令人乏味;五是缺少真情实感,假、大、空。要解决上述问题,应对症下药。

1.贴近生活

初中阶段,都把写作要联系生活作重点强调,强调摒弃假、大、空的文风。作文,从来就不是为圣人立言。写作是生活的反映,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家庭、学校、社会的总和,是自己成长的足迹。如果不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不去写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样的写作就没有多大意义。唐代诗人白居易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实也是说这样的意思。写作应反映自己熟悉的生活。如语文版初一冰心的《忆读书》就是典范。因此,指导学生记叙文的写作,应围绕贴近生活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观察生活

善于观察生活,才能写好记叙文。观察生活,就要感悟生活,陶醉生活,让生活充满情趣。记叙文,记人叙事是基础,但所写的人或事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总得通过文中的人或事传达某种情感或思考,这就需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素材。很多记叙文,读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更难说打动人心,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观察生活,走进生活,感悟生活真谛。如初中课文《我的老师》就体现了作者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因此,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3.言之有情

文贵有情,文贵情真。自己不曾感动,怎样感动别人?写不出自己的情感,便不能使文章有一种扣动人心的力量。因此,动人要动情,写人要写心,应成为写作记叙文的一个重要原则。尤其是以家庭、学校、社会情感为题材的,更是要用心写出动情之处。写作之“情”,主要表现有两种:一为作者之情;一为人物之情。写作者之情,就是要写出作者对其描述对象的情感体验;写人物之情要通过人物的言行显示其内在的心理活动或情感表现。要摒弃那些无欢而喜、无忧而戚、逢场作戏、矫情取宠的“虚情假意”。如初中语文朱自清的《背影》就是典范。

4.言之有彩

言之有彩,是指文章语言的巧妙运用能力。考试作文的语言是吸引老师高分的首选。学者钱穆曾说:“文章者,花样也。”语言就是文章的最出彩的花样。没有智慧的表达,只有表达的智慧,那不能算好文章。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应从以下入手:

其一:情感是首选。语言是情感化的,是智慧的,是美的。意欲获语言,首先要亲近语言。因为亲近而能感受语言的美,因为美的体验而唤起对语言的热爱,因为热爱而愿意琢磨语言,因为琢磨而提升了语言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情感,才能驾驭语言。

其二:文辞积淀是基础。文辞无彩则意不能达,没有丰富的言辞,言语便落俗老套而枯干生涩。要善于用各种修辞来表情达意,要多方积淀词汇。通过所学课文、课外阅读、读书笔记等积淀文辞,提高语言能力。

其三:借鉴是捷径。语言可以借鉴,借鉴不是抄袭。可以借鉴前人遣词造句的技巧,拣前人三二好诗句,改名家二三好句子,移花接木到自己文章中,往往是文章“亮点”。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诗词在文章中的运用,会增色无限。

其四:写作习惯是保证。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写作习惯,对提高语言能力尤为重要。写作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年、两年、三年。。。,持之以恒,笔头自然变得轻松、流畅起来,文字自然变得清通、圆熟起来。要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写日记、修改作文等习惯训练,才能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总之,要写好记叙文,除了注意记叙要素、结构详略、选材等基本要领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做到贴近生活、观察生活、言之有情、言之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