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应用中药辅助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输尿管结石应用中药辅助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蔡恩承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目的:讨论输尿管结石应用中药辅助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患有输尿管结石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手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为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术后予以自拟的三金排石汤进行辅助治疗;常规组,在术后则不采取任何药物辅助治疗。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常规组的患者有效率为83.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61%。并且在住院时间及结石排净时间方面,治疗组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数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结石排净的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在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药辅助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applicationofureteralcalculiureteroscopypneumaticballisticlithotripsyauxiliarytreat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linicaleffect.Methods:select2014duringmaytoNovember,2015,118patientswithureteralcalculiastheresearchobject,accordingtothetreatmenttechniqueswillthesepatientspidedintotreatmentgroupandnormalgroup.Twogroupsofpatientsbyureteroscopypneumaticballisticlithotripsyforthetreatment,thetreatmentgroup,tobethesanjinrowstonesoupaftersurgeryforauxiliarytreatment;Regulargroupinpostoperativeadjuvanttherapydoesnottakeanymedicine.Results:intermsoftreatmenteffect,effectiveratewas83.05%inpatientswithroutinegroup;Thetreatmentgroupeffectiveratewas96.61%.Andintermsoflengthofhospitalstayandstonerowofnettime,allthedataintreatmentgroupwerebetterthantheconventionalgroup,comparedtwogroupsofdata,thedifferencei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adjuvanttherapycanimprovetheeffectoftreatment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andtoshortenthetimeofstoneplatoonnet,reduce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Intheclinicalofureteralcalculihasveryimportantsignificance.

【keywords】ureteralcalculi;Ureteroscopypneumaticballisticlithotrips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djuvanttherapy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科疾病之一,与肾结石的临床症状基本相同。但是输尿管结石多发于肾脏,以单侧结石为主,发病人群多以男性为主[1]。其疾病在发病时会出现血尿、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在临床治疗中多以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虽然效果较好,但是术后患者体内的碎石不能在最短的时间排出体外,残留的碎石能造成输尿管梗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所以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把碎石排除体外是至关重要的,为了研究中药辅助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患有输尿管结石的118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患有输尿管结石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81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25至81岁,平均年龄42.5±3.5岁,所有患者均为单纯性输尿管结石症状,排除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等。根据治疗手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平均每组患者各59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为治疗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后,在患者结石处,将9.5F硬性输尿管镜置入患者的输尿管内,等发现结石后,将0.8~1.2mmStorz气压弹道碎石子弹体从输尿管镜操作腔置入,通过手柄将末端连接到空气压缩机。在进行碎石时,远端子弹体直接抵达到结石处,将空气压缩机的气压设置为152~253kPa,采用单击或连击模式进行粉碎结石。术后放置双J管,防止输尿管狭窄、粘连。

1.2.1治疗组,本组患者在术后予以自拟的三金排石汤进行辅助治疗,中药药方为:金钱草15g,鸡内金20g,车前子20g,石苇10g,冬葵子10g,威灵仙15g,薏苡仁15g,牛膝10g,三棱10g,延胡索10g,海金沙10g等。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增减药量,水煎服,每日两次,早晚各一次,治疗1个月。

1.2.2常规组,对待本组患者在术后则不采取任何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住院时间和结石排净时间。

1.4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结石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结石明显缩小或下移;无效:以上标准均为达到。有效率:痊愈+有效。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由于试验观测的资料主要为计数资料,故应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常规组的患者治愈的为25例,有效的为24例,无效的为10例,有效率为83.05%;治疗组的59例患者中,痊愈的为37例,有效的为20例,无效的为2例,有效率为96.61%。对比两组数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及结石排净时间的对比,常规组的住院时间为(8.14±2.17)天,结石排净时间为(10.5±2.5)天;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为(4.21±1.38)天,结石排净时间为(6.2±1.5)天。对比两组数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输尿管结石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目前主要治疗的方式以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为主要治疗手法,此治疗方法相对于其他的治疗方式具有治疗时间短,起效快、并发症低等特点,在手术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结石处,碎石的成功率较高[3]。但是此治疗手法虽然起到的效果较好,但是患者身体内碎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排出体外,而长时间的碎石堆积可能引发感染、肾积水等并发症,所以如何快速的排除患者体内的碎石才是治疗的关键。而自拟的三金排石汤中,海金沙、威灵仙、石苇具有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的作用;延胡索、牛膝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血、消炎镇痛的作用;三棱具有破血行气、消积之血的作用;薏苡仁具、冬葵子、车前子有消除水肿、淋浊带下的作用;鸡内金具有利湿理气的作用,金钱草具有消肿的作用,将这十几种中药进行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物的药效,从而促进输尿管的蠕动,加快残留结石的排出[4]。

根据本文研究可以得出,在术后采用中药辅助治疗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61%,常规组的有效率为83.05%,并且在住院时间方面以及结石排净时间方面,治疗组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常规组。说明,采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结石排净的时间,降低了残留结石所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病率[5]。所以,中药辅助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在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Romero-VargasL,BarbaAbadJ,RosellCostaD.Staghornstonesinrenalgraft.Presentationontwocasesreportandreviewthebibli-ography[J].ArchEspUrol,2014,67(7):650-653.

[2]潘建林,蔡新建,吴春梅,等.中药排石I号联合坦罗新辅助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草酸钙输尿管结石患者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9):1003-1005

[3]李梓林,李芙蓉.体外震波碎石配合自拟中药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240例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4):27

[4]李中学,席国旺,涂小峰,等.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1(6):47-48

[5]别克波拉提,高华,哈力哈西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84例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4,10(13):1999~200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