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屋面渗漏的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2

论屋面渗漏的防治措施

王坡

摘要:介绍了当前住宅建筑防水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分别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对屋面防水工程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屋面防水;建筑工程;防水材料;防治措施前言

屋面渗漏不仅会损害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而且给生产、居住带来不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屋面防水工程保修期为5年,可见屋面工程质量是民用房屋建筑中一个重要的部位。其主要作用就是满足用户对房屋排水、防水、隔热、保温的要求。屋面不能有渗漏和积水现象,同时做完屋面后还应使屋面具有美化的功能。屋面施工质量的好坏、优劣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假使屋面发生漏水、渗水,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不但造成严重损失,而且直接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如何提高屋面的施工质量,克服质量通病、保证不漏,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

1当前住宅建筑防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房屋建筑渗漏是建筑工程中一项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房屋渗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0年起实施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要求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造成这些通病有材料、设计、施工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如下。

1.1建筑防水材料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

防水材料市场的基本状况仍处于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的局面,且有进一步蔓延之势。特别是主导产品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受到的冲击最大。伪劣产品以比正规产品低60%以上的价格倾销,且市场占有率很大,使正规的大中型难以为继。

1.2设计单位不重视防水设计

防水层的选材本该由设计人员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这本是设计单位的责任与义务。但因不少设计人员不熟悉防水材料的品质,随意套用施工图集。建设单位干预防水设计,设计人员放弃自己的职责,将防水材料选材由建设单位决定,建设单位或开发商为了自身利益,多数认同伪劣产品并恶意压价,以低价购进,设计人员听之任之。

1.3施工单位质量意识不强

假冒伪劣防水材料泛滥,紧跟着的是将防水工程造价压得很低,使正规的防水专业施工公司难以中标。相反,这些工程就落到了无资质有挂靠关系的低素质包工队手中,以转包、违法分包的形式承接防水工程。这些包工队拿得出齐全的“合格”证明,通过大力功“关”,可以屡屡中标,然后大肆偷工减料,雇用农民工粗放作业。一旦发生渗漏,则用几桶涂料修修补补就可对付2年,所获利润仍可大于“损失”这种状况,对提高施工质量要求的只是一句空话。

1.4建设单位的行为不规范

经研究分析,防水工程质量出现以上恶性循环,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成为影响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原因。导致假冒伪劣防水材料无人问津、冒牌落后的防水施工队伍得以进入工程中来。不论屋面还是其他工程防水,保证质量的关键是要求防水工程具有合理的耐用年限,避免出现早期渗漏事故。实践表明,工程一旦发生渗漏,治理费用及经济损失的代价是十分昂贵的,特别是墙面工程和地下工程,仅治理费用一项可达原防水费用的5~10倍。

2提高防水设计质量

设计屋面防水应满足以下要求:

(1)屋面应形成连续的完全封闭的防水层;

(2)防水层不会因基层的开裂和接缝的移动而使防水层损坏破裂;

(3)防水层能承受因气候条件等外部因素,如光、热、水汽,臭氧、紫外线等有害物质作用引起老化,能按长期地保持防水性能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应将屋面防水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设计、施工、维护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2.1设计指导思想明确

防水层设计应保证在一定使用年限内不能渗漏,方案选择应充分考虑材料、施工的可靠性及使用时易出现的问题,应满足功能要求。设计时认真贯彻执行强制性标准,根据不同等级要求,选择不同等级的可靠性指标来进行设防。同时应有合理的使用年限、合理的造价,除此以外还应考虑到地区条件、材料资源以及找平层、保温层、保护层共同作用的效果。

2.2设计防水层应考虑到基础、结构、屋面基层

结构的变形会导致防水层的开裂,当地基沉降在允许范围内时,屋面防水层的整体性受沉降变形与温差变形叠加的控制,总变形超过防水层的延伸极限就会造成开裂而漏水,因此不同的地基、基础形式应采用不同的设防,结构刚度的弱强对防水层影响也很大,如装配式结构单层厂房,假设板缝处理不严,板面无配筋,则板缝就会有明显的裂缝,因此应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在施工时,基层找平层质量也尤为重要。如果其强度不足,表面未养护,将直接拉裂防水层,加上温差影响,会导致其破坏。因此,找平层砂浆的强度须严格要求。

3保证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的具体做法

3.1分隔缝的设置及做法

分隔缝应设置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的交接处,并应与屋面板缝对齐,使防水层因温度的影响、混凝土干缩结构变形等因素造成的防水层裂缝集中到分隔缝处,以免板面开裂,分隔缝的设置间距不宜过大,当大于6m时,应在中部设一“V”型分隔缝,分隔缝深度宜贯穿整个防水层厚度,当分隔缝兼作排气道时。缝可适当加宽,并设排气孔出气,当屋面采用石油沥青、油毡作防水层时,分隔缝处应加200~30mm宽的油毡,用沥青胶单边点贴,分隔缝内嵌填满油膏。

3.2屋面找平层做法

屋面找坡无论是建筑找坡,还是结构找坡,若不按设计规范搞好屋面找坡,屋面防水问题就难以保证,屋面上就会长期积水,导致卷材松软,空隙增大,微裂缝增加,加速卷材的老化和腐烂。可见屋面积水和倒返水是屋面防水层渗漏的重要原因,搞好屋面找坡,可控制屋面正确的排水坡度和坡向,是做好屋面防水的关键环节。屋面采用建筑找坡的做法,先按3%的结构找坡后,再在结构层上用1:6水泥膨胀混凝土找坡,再做25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一定要找准泛水坡度、流水方向,将最高点与泄水口之间用铅线拉直,打点,池水口处厚度不得低于30mm,浇筑时,一定要用滚筒和尺方滚压赶,使其密实。

3.3屋面隔离层的做法

要认识屋面隔离层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霜雨较重、湿度大、腐蚀性较强的地区,施工单位要在找平层上刷冷底子油。

3.4钢筋网片及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的做法

在混凝土防水层中,应配双向的冷拔钢筋网片,并在分隔缝处断开,以增强防水层刚度和板块的整体性,钢筋网片在防水层中的布置应在尽量偏上的部位,因为防水层表面受温差变化影响大而易产生裂缝,同时考虑表面碳化对钢筋的影响,因此,钢筋网片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0mm。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5,且应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混凝土的水灰比应大于0.55,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40mm,如过薄,混凝土失水很快,水泥不能充分水化,从而降低温凝土的抗渗性能。防水层的表面处理要重视,面板要求厚薄一致,排水坡度要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收水后进行二次压光,以切断和封闭混凝土中的毛细管,提高抗渗性。抹压面层时,严禁在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散撒干水泥,以防龟裂脱皮、降低防水效果。

结束语

确保屋面防水工程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而只要在施工中强化工程质量意识,严格施工操作工序,严格按规范、规程把关,屋面卷材防水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总体上讲,防止屋面渗漏,设计是前提,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维修管理是保证。只有严把材料关,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才能保证屋面防水的工程质量,才能给用户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或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继业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防治措施[M].北京: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

[2]王寿华等.复合防水屋面的设计与施工[J].施工技术,2000(4):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