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循证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陆彩连1刘金凤2

陆彩连1刘金凤2

(1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广东湛江524037)

(2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广东湛江524037)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6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肌肉紧张、恶心、呕吐、呛咳、躁动等方面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完成胃镜检查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胃镜检查中,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检查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胃镜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291-02

循证护理(EBN)是随着循证医学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临床循证医学理念影响而产生的。循证护理的核心主要为分析并明确患者护理问题后,获取最新、最佳、最准确的科学依据,将科学领域最新、最好的前沿知识服务于临床,对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最佳的个体化护理措施[1]。循证护理对护理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是护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载体[2]。电子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胃镜检查是一项侵入性操作,为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或痛苦,导致患者会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3],影响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本研究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胃镜检查中,并与同期采用传统护理的对照组进行了效果对比分析,以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5月在我院内镜中心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216例,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观察组男58例,女50例,年龄19~75岁,平均(43.5±11.2)岁;对照组男57例,女51例,年龄18~76岁,平均(42.8±12.1)岁。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均初次接受电子胃镜检查;(2)无麻醉过敏史;(3)无消化道手术史,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严重高血压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器械设备及药品电子内镜为GF-UM2000型(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超声频率为5~12MHZ。超声小探头为UM-DP20-25R型(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超声频率为20MHZ,直径2.5mm。麻醉药品为枸橼酸芬太尼和丙泊酚注射液。

1.3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胃镜检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严格执行循证护理的三方面要求:(1)确定问题:寻找并提出问题。(2)循证支持:查阅相关资料,制定护理方案并实施。(3)循证护理:执行护理计划,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1.3.1确定问题提出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常存在的问题,经过总结分析如下:胃镜检查是一项侵入性操作,虽然电子胃镜镜身很小,但大多数患者还是会表现出紧张、恐惧心理,担心器械给机体带来不适或发生意外。因此,如何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是检查前护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检查中指导患者正确配合,以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检查成功率。检查后及时做好健康教育,以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

1.3.2循证支持通过提出的问题,利用计算机网络查询相关系统数据库,对检索所得文献从科研设计的严密性、结论的有效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最佳的理论依据,结合成功的临床经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1.3.3循证护理

1.3.3.1检查前的护理检查前的有效沟通对整个检查的配合及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介绍胃镜检查的目的和重要性,电子胃镜的构造原理和胃镜操作过程,麻醉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安全性。重点讲解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相应的对策[4],介绍操作医师经验丰富,并耐心倾听、解答患者的询问,必要时使用现身说法,让已接受检查的患者讲述其切身体会,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5],积极配合检查。可指导患者听音乐、做深呼吸等放松技术,利用意念从上而下放松全身肌肉。告知患者检查前8h禁食、禁水,以排空胃内容物,若患者胃排空延缓,需禁食更长时间,以便检查时视野清晰。指导患者检查前24h禁烟,以免咳嗽影响检查。做好胃镜室的消毒隔离工作和检查前的物品准备,调试好胃镜、负压吸引器,连接好心电监护仪,鼻导管给氧及建立静脉通道,备好常用药品及抢救药品,以保证应急使用。

1.3.3.2检查中的护理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守护在患者身边,帮助患者安置舒适的体位。指导患者屈膝左侧卧位,以软枕适当垫高头部,使头稍后仰,松开衣领及腰带,取下活动义齿,嘱患者咬住咬嘴,同时给予吸氧。注意多用表扬性语言,给予安慰和鼓励,采用触摸患者手臂等部位分散其注意力,必要时准予家属陪护,人性化的陪护常常能达到满意的检查效果[6]。配合麻醉医师缓慢注射芬太尼和丙泊酚,边推药边观察,待睫毛反射消失后行胃镜检查。[7]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心电监护仪的各种监测数据,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配合医生处理:①用药初始阶段,患者可能出现短暂兴奋、躁动或不适反应等症状,根据情况酌情追加麻醉药,应加强肢体护理,确保患者及仪器安全。②一过性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一般停药几分钟可自行恢复,若严重低血压应立即给予多巴胺,严重心动过缓应静注阿托品。③舌后坠者立即停药,置入口咽通气管,加大吸氧流量。④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下降,立即停药,使用人工呼吸囊辅助呼吸,给予拮抗剂纳络酮。注意检查过程中要保证呼吸道通畅,时刻做好清理呼吸道的准备。

1.3.3.3检查后的护理检查完毕如患者仍处于睡眠状态,应保持侧卧位,以防呛咳或误吸。注意观察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时停止吸氧,观察30min后方可离开胃镜室。检查后协助患者清理口角分泌物,给予心理安慰,赞扬患者的主动配合,消除不良情绪。同时提供温开水给患者漱口,告知检查后2h内不可参加体育运动或重体力劳动,24h内禁止驾车和高空作业,1~2日内应进食半流质饮食,禁止吸烟、饮酒、浓茶或浓咖啡,以免诱发创面出血,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1.4评定标准(1)肌肉紧张程度:按患者双手握拳的松紧程度进行记录,双手自然放松为1级,双手微握为2级,双手紧握为3级,2级及以上为肌肉紧张;(2)恶心、呕吐、呛咳、躁动:从胃镜插入口腔开始计数直至检查完毕;(3)检查完成时间:从胃镜插入口腔开始计时,直至检查完毕;(4)护理满意度:检查完毕后将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发放给患者,由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检查过程中观察组患者肌肉紧张、恶心、呕吐、呛咳、躁动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3.讨论

循证护理强调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以临床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将科学结果与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病人的需求相结合,促进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实践中的应用[8]。胃镜检查是对消化系统疾病检查的重要手段,能对患者病变部位的形状、大小、范围作出准确判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但由于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易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强烈刺激,心理上常表现为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生理上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血压升高、呼吸心率加快等,使检查结果受到影响,有些患者甚至因拒绝检查而延误病情。因此,护理在整个检查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循证护理的实施提高了内镜中心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使每个护理人员善于用脑去思考问题,用眼去观察问题,用心去护理患者。在护理实践中,通过文献检索,寻求更多的科学理论支持,从而选择最适宜患者的护理方案,提高了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本研究将循证护理运用到胃镜检查中,使患者的恐惧心理明显减轻,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也明显减少,插镜检查完成时间及检查后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循证护理运用于胃镜检查中,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检查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薛敏琦,高艳红,康杰,等.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52.

[2]黄蓓.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循证护理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16):243-244.

[3]王洁姝.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7):143.

[4]梁权,易小敏,黄一鲜.48例OMOM胶囊内镜检查患者的护理干预[J].广西医学,2010,32(1):120.

[5]郭淑芳,李志祥,王贵青,等.健康教育在胶囊内镜检查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3,6(4):144-145.

[6]施晓燕.胃镜检查循证护理的应用探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6):2240-2241.

[7]肖玉梅.50例无痛胃镜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113.

[8]马志兰.浅谈循证护理贯穿于胃镜检查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