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及运营关键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及运营关键点探讨

刘辉

中铁四局集团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文章主要围绕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以及运营关键点进行探讨,对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分析,要求技术人员把握技术要点,做好统一规划的设计工作,以便确保各项施工工序的有效开展,旨在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获取长远的发展与建设运营,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管理模式;关键技术;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发展,国内开始广泛地实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基于此,我们应该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以及相关的运营关键点进行充分地掌握,以便更好地推动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创新管理模式

1.1积极地推动综合管廊的立法建设进程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国家对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市政基础设施中的组成部分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因此,为了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地落实,相关部门必须在明确地下空间权属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完善和更正对应的法律内容,或者出台有效的管理政策,从根本上积极推动综合管廊的立法建设进程。

1.2始终坚持与贯穿有偿使用原则

坚持有偿使用原则能够保障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拥有充分的资金支持,不仅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能够缓解政府财政压力。鉴于此,入廊管线单位应该定期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缴纳一定的费用。另一方面,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还能够促进市场价值机制的科学建立,有效的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成效。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受到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电力和通信行业对管线的垄断性较强,地方政府运营管理部门在管线运营中难以充分发挥职能,为收费工作以及价格标准的制定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进而影响到综合管廊建设管理的成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政府必须健全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落实有偿使用制度,为综合管廊建设运营提供资金支持。

1.3明确实施主体,创新PPP投资模式

在进行城市地下管廊综合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以及政策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最恰当的投资模式。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且政府财政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政府一般可以承担管廊建设及运营管理的相关费用,因此可以采用全额出资的模式。若是政府不具备全额出资的能力,则可以采用股份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必须对产权关系进行合理的划分,但PPP投资模式对政府政策支持的要求较高。对此,我国地方政府应该充分的吸收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市场机制对PPP投资模式进行创新,将其应用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管理中,促进运作成效的提高。

2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关键点

2.1建设分区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对建设工作进行合理的划分,例如分为新城区、老城区以及重要节点三个方面。对于新城区,要根据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将综合管廊建设和主干道路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试点逐步推动新城区综合管廊建设工作。在老城区中,则要结合原来的地下空间规划情况,做好旧城改造、道路改造以及地下管线改造等工作。对于重点节点建设,则需要政府部门准确把握城市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尤其是车流和人流较为密集的区域,管线开挖的难度较高,为了避免对城市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应该对此类地区进行优先建设,这样可以避免后续开挖对道路交通以及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与地下综合体统一建设

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地下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地下综合体统一建设的重视,以地下工程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对地下跨高速路、地铁和地下综合体进行同期建设,这样不但能够减少成本投入,还能确保工程质量,减少二次开挖施工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增强人们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满意度,同时能够提升空间资源利用率,节省工程成本,进而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对一些地铁工程建设来看,由于自身特性,尽管同综合管廊同步建设可能会带来更高的成本,但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对于城市主干道中心区域进行全面覆盖,需要借助交通建设的机会,并且对综合管廊进行同步建设,对于工程有着重要作用,不但能够满足综合管廊建设实际需求,还能降低工程成本投入,提高社会效益。所以,地区政府部门要认识到地下综合体统一建设的重要性,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有效统筹规划。

2.3管廊建设与廊内管线建设

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应包括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附属设施设计等,纳入管廊的管线应进行专项设计。

由建设方负责的管廊及管线,可由管廊设计单位对管廊及管线进行同步设计。

建设方和入廊管线单位是两家的,存在着管廊设计与管线设计不同步现象,管廊的预留需要管线单位确认,特别是热力、燃气、电力支架的预埋。

3.4监控中心系统布局规模

在综合管廊建设时,根据管廊建设规模及长度来决定建设多大监控中心,综合考虑监控中心的后期管理和信号传输因素,将规模在规范中予以明确。

3城市综合管廊运营关键点

3.1管线产权单位入廊费的收取

鉴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为国内新兴事物,国内的运营管理经验还未大范围进行成功推广,很多管线的产权单位对管廊的实际意义的认知度不是很高,需要政府强制性入廊。

根据地区政府财政资金支付能力,可选择入廊费由政府承担,亦可由管线的产权单位支付一定的入廊费及日常维护费进行有偿使用。

3.2管廊运维措施

政府加大政策层面的保障,以政府出台管廊专项管理办法、人大针对管廊予以立法保护;制定管廊运维的可行的制度标准,包括运维管理制度、运维质量标准、安全实施方案、应急抢险预案等;政府、SPV公司、管线单位积极合作,共同完成管线运营维护工作。

结论:在对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大型隧道主体地位,使综合管道和大型隧道同步发展,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对空间的利用率,还能减少结构费用,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此外,还要对地下空间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对通风、采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地下空间结构更加合理,减少对地上环境的影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要以工程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对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分析,在确保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合理的前提下,减少工程成本,避免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而提高工程质量。在管廊运营阶段,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方的运维合作,灵活市场选择。

参考文献

[1]熊晓亮,刘恒新,岑仰润,张宏建,李慧慧,陈俊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探讨[J].城市勘测,2016(02):148-150.

[2]张韵,刘成林,杨京生.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给水排水,2016,52(06):1-3.

[3]王军,潘梁,陈光,李明,温修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建筑经济,2016,37(07):15-18.

[4]谭忠盛,陈雪莹,王秀英,黄明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关键技术[J].隧道建设,2016,36(10):1177-1189.

[5]王恒栋.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中的若干问题[J].隧道建设,2017,37(05):52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