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语文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李虹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创新精神

作者简介:李虹,任教于江西都昌县第一中学。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不将现成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获得结论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能力、发挥个性特长、启迪创造发明、全面提高素质等方面要明显优于接受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国家教育部也把研究性学习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以期全面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满足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的需要。

怎样才能全面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呢?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才有利于全面实施。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主发现、自主研究的空间。

一、引导学生质疑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源于学生对文本、对生活的发现,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开放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敢于发问、大胆质疑。

教科书中的一些文章题目本身就存在疑点,同时也是文章学习的很好的切入点。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题目显然是有些矛盾的:既然是为了忘却,又为何要“纪念”呢?而这个看似矛盾的题目恰恰有着丰富的内涵,恰恰是文章值得去深入探究的问题。但是,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迫不及待地将问题抛出。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大量地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左联”五烈士其人其事,并在上课伊始展示他们被捕后的狱中生活及遇害的情景,使学生感受一代革命青年的革命精神和人品及反动派屠杀人民的罪行。这样在学生初读文本后才会自然地在脑海中产生“忘却”与“纪念”的矛盾,问题就在这种碰撞中产生了。

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应要指导学生用研究的态度深入钻研文本,形成研究的能力,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

1.深入研读文本的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影知识,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由此,文本的意义也不应该是以教师的单向的解析传授为主,而是同学生通过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建构。其间教师要做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与学生共同学习《药》一文时,学生非常敏锐地抓住文章最后一部分中的“花环”,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他们自主地研读文本,有些学生谈到第一段夏瑜的母亲说了一番祝愿的话。还有“微风早就停息……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一段描写的目的。在于写个“静”。于是教师积极创设情境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鲁迅先生怎么写这个“静”字呢?为什么要写静,在你们的作品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这时学生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有的与同学交流看法,有的同学拿出自己的文章,有的沉浸于课文圈点评注,交流碰撞之后,学生展示了研究的结果。文本之意义也就随着学生反复、深入地钻研,挖掘生成了,鲜活了。

2.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

湖北枝江一中的董云老师认为: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分析和创造能力。

信息的筛选、分析、综合与判断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信息综合处理过程。学生在自主阅读研究过程中,能够自觉综合运用以上处理信息的方法,可以使阅读研究更加深入有效。

3.比较鉴赏的能力

关于《项链》有一篇这样的教学案例:教师首先由小说的情节入手,人情入境地引导学生对小说的主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至此,课内的教学任务看似已经完成。而此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一串改变命运的项链,一场改变生活的舞会。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大家是否发现了小说中的几个细节--舞会、马车、丢了东西,然后逃跑——是不是让我们会想起小时候听过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问题一出,学生研究的兴奋点一下被激起,“灰姑娘”的故事脱口而出。

由此教师将学生引入了对文章的写作模式进行探究:师生们通过对《傲慢与偏见》、《简·爱》、《包法利夫人》等几部作品的比较研究,最终得出了欧洲大陆的“灰姑娘故事模式”和中国的“才子佳人模式”。表面看来是学习了一篇文章,但这种内引外联的学习方法,不但使学生对《项链》一类情景模式的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更有价值的是学生学会了“巧用比较、分析综合”的研究方法。

语文教科书中的许多作品学生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将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将同一文学样式的作品的写作风格进行比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章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到的是终身受用的研究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学习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传统文化、地域风情、社会生活等都为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高中阶段的教科书中像李清照、辛弃疾、苏轼这样的诗词大家的作品收录不止一篇,而对它们的学习也并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篇的识记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角度对这些诗人及他们的作品进行研究,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

在高二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时,笔者要求学生背诵以前学过李清照《如梦令》和《武陵春》。在记背的过程中,有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是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在词作的感情基调上会有如此大的区别?”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此表现出浓厚的研究兴趣,笔者就顺水推舟,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李清照是我们济南的词人,她在词的创作上卓有成就,而且代表了词的一个流派。我们的趵突泉、百脉泉公园都修建了清照祠来纪念她,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选择一个角度对李清照进行研究。”学生听后个个跃跃欲试,他们课后按照自己的研究兴趣分专题组成了研究小组,分工合作阅读了李清照的大量诗词,查阅了有关李清照的大量资料,写成了许多小论文。一个月后学生展示的成果是十分可喜的,有李清照的生平研究、词作风格研究等,更重要的是每一篇论文都有学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情,都闪烁着学生思想的火花,如: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一年重阳,李清照便作了这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表现词人在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上片由白天写到夜晚,愁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末句“人比黄花瘦”,更成为千古绝唱。

--这是对诗词恰当的赏析。

李清照运用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创造了耐人寻味的优美意境,正是“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好匠心独运,特别善于创造这种清谈而绝妙的境界,这应该是李清照词作的重要特色。

--这是对词人写作风格的凝练概括。

……

这些精彩纷呈的独特感受,令人啧啧称叹。学生的潜质是无限的,只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他们一定会研究出自己心中的“李清照”“辛弃疾”……

四、开掘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空间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拓展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天地,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多角度多层面地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这是语文研究性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环。

语文研究性学习应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对现实生活的排斥,让学生在充满灵感充满激情充满理想的生活过程中,生命的体验得到充实和丰富。学生一旦体验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语文课堂教学就成了课堂生活,语文的魅力也就应运而生了。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架起了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使语文走向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在生活的广阔空间发现问题、主动选题、主动研究,以语文的视角去关照生活,以研究的态度对待生活,挖掘生活的丰富内涵,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教科书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社会的文化生活等都可以作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只要教师能够给学生一份自由的天空,他们会绘出美丽的生命画卷。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不仅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深造以及步入社会从事各项工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紧紧把握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以课堂研究型学习为主阵地,使研究思想、研究品质渗透到教与学中,真正使研究性教学活动做到扎实而有效。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

作者单位:江西都昌县第一中学

邮政编码:332600

ImplementingStrategiesforChineseInquiryLearninginTeaching

LiHong

Abstract:InlightoftheChinesecoursethispapertalksaboutstrategiesforChineseinquirylearninginclassrooms.Theyareexposingstudentstoquestions,cultivatingstudents’researchability,andfosteringstudents’innovativespiritandofferingopportunitiesforChineseinquirylearning.

Keywords:inquirylearning;classroomteaching;innovativespi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