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3

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研究进展

黄小萍

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急诊科545007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所以很容易出现急危重症患者,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机构,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对于急危重症救护工作的质量需要不断提升,同时一个医院的急救水平和急救护理水平也是反应一个医院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准。作为急诊科的护士需要充分具备急救知识和精湛的急救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对病患急救的需要。保障患者在危急时刻得到专业、快速、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因此,对于急诊科的护士的急救技能的培训工作成为了现代医院急诊科的重要工作,如何有效的促进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的提升,促进他们掌握专业的急救知识,能够妥善的处理突发事件,建立一支专业素质强的急诊科护士队伍,是护理界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研究进展

1.前言

一般来讲,医院的急诊科收治的都是一些急危重症患者,这些患者病情往往比较严重,种类复杂,容易恶化,所以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治疗,对于急诊科的护士需要具备非常高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对一些突发事件妥善处理,因此对于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技能培训工作非常重要[1]。本研究对于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的阐述,首先分析了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的现状,然后分析了急诊科护士在急救技能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对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技能的培训内容展开了分析,最后结合以上内容进行了相关的讨论。本研究对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的培训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的现状

2.1没有统一的院前急救专业医疗教材

我国现阶段无急诊医学院,现有的急诊医学教材中有关院前急救内容大多很简略,没有统一的院前急救专业医疗教材[2]。这使院前急救培训无标准可依据,各地的培训内容差别较大。

2.2缺乏系统、严格操作训练

现有的有关护理院校或培训班往往着重理论教育,较少操作,从现有的各种培训班课程表中还未发现操作的时间超过3天,一些培训基地缺少模具,即使是操作也是很多人一组操作,每个人操作的机会太少,以至于不少随车护士不能很好掌握BLS、ACLS等标准操作技术,其他急救技术如除颤、外伤包扎等也不熟练和不规范[3]。

2.3由于人力紧张只有简单的上岗培训

绝大多数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只经过上岗培训,有的甚至连上岗培训也没有,只是知道一些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最简单的急救知识,未接受系统急救医学培训,所以这些人员在急救中很难参与医疗护理,更难与医师紧密合作[4]。

2.4没有定期复训考试制度

从事院前急救的护士基本上来自护理院校的毕业生或来自内科、外科,只要有执业护士资格就能从事院前急救,而对其是否具有对院前急救的基本技能并无要求,年复一年,他们的技术有否与时俱进也无要求[5]。制度上造成有的急救人员知识、技能不能及时更新[6]。

3.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的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急诊科经常会有新进的急诊护士,但是这些护士的综合素质是参差不齐的[7]。并且有部分医院的急诊科护士在没有经过急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专业培训的情况下就直接去急诊科工作,这是对病人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有些医院甚至让一些缺乏临床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参与到急诊护理工作的,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8]。

3.2业务素质不强

已经在岗的急诊科护士,由于护理水平有限,不能积极主动的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护理知识,所以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于护理水平提高的需要,对于急危重症患者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急救[9]。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新型的急诊治疗技术和急救新设备不断引进,但是由于急诊护士不能经常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自我业务水平的提升,导致医院急诊护理工作停滞不前,影响了整体的医疗水平的提升[10]。

3.3医患沟通,应变能力不强

由于很多医院对急诊科护理的技能培训仅仅停留在对急救方法的培训,而对于护士的应变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并且当前很多医院急诊科的护士大部分都是一些缺乏经验的年轻护士,所以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在面对复杂的环境或紧急的环境对棘手的事件的处理能力非常差[11]。因此,对于急诊科护士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时需要注意对护士医院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训[12]。

4.促进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提高的策略

针对当前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技能和护理水平不足的情况,需要对他们进行系统有效的业务培训[13]。医院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急诊科业务培训计划,然后定期开展一些急救知识讲座,讲座的讲师尽可能的安排护理专家进行授课,将他们的护理经验和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时采取的措施讲授出来[14]。此外,急诊科的护士长需要对于自己科室的护士对急救技能掌握和培训的结果进行定期考核;还需要制定合理的定期培训计划,培训的重点对象是一些业务水平不高的护士或者急诊科室新入科的护士,然后对急诊科室在业务水平上表现良好的护士,组织他们参加上级医疗机构组织的急救技能培训讲座,不断提升急救技能[15]。

5.对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

5.1心肺复苏术

这是急诊科的护士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由于很多患者会出现暂时性的心跳停止,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16]。因此需要急诊科的护士进行准确的掌握。首先,需要判断患者的心跳是否是骤停的,然后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首先需要先心脏按压,再开放气道,帮助患者建立人工呼吸循环,还需要注意有效的使用心肺复苏药物,必要时学会用心电图观察病患的情况,消除心室颤动[17]。对于心肺复苏术需要不断进行学习,然后经常进行模拟演练,一直到对该急救技能熟练掌握为止。心肺复苏术在任何时候的急救中都是非常常见的[18]。

5.2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

对于一些护理操作技能需要进行全面和熟练的掌握,这是进行急救的理论基础,是采取急救措施的重要依据,例如急诊科的护士经常为病患输液,需要静脉输入,这时候护士需要做到快速准确,一针见血,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帮助病患建立起静脉通道[19];还应该注意在面对受伤的病患时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去搬动病患,对他们的伤口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包扎;对于参与急救的所有仪器和设备需要掌握其性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学会正确的保养设备,防止设备故障导致治疗的延误,在面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时候需要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护理急救知识帮助抢救患者的生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相应并发症的产生[20]。

5.3综合急救处理能力的培训

综合急救处理能力,对于急诊科的护士来讲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因此在培训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21]。特别是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繁忙,导致交通事故频发,还有很多患者由于不正确的饮食导致急性食物中毒的现象出现,这些都是需要在第一时间快速准确的进行救治的,如果耽误时间,很可能延误最佳治疗,危急病患的生命,因此在面对这些公共性的、突发性的急危重症患者时需要准确判断病情,并且及时救治[22]。

5.4对于病人病情的观察

急诊科的护士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时需要淡定冷静,处事不惊,对于患者的病情认真仔细的而观察,当发现问题时需要第一时间与治疗医生联系,然后迅速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23]。如果在观察病患的病情时,不能只观察表面现象,护士应了解潜在的危重情况,特别是脑部受伤的患者,很可能出现并发症或耽误了最佳救助时机导致病人危及生命,出现医患纠纷[24]。

5.5促进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

医院需要经常组织本院急诊科的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常规》等法律法规,掌握法律中规定的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合法权利[25]。由于急诊科本身就是高风险的科室,很容易出现纠纷,所以需要在急诊工作中,规范护理行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由于自身差错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26]。

5.6促进对于护理人员培训模式的改变

对于护理人员的培训不要仅仅局限于单项,单人培训,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护-护或者医-护进行配合演练,采取理论讲座、案例分析、操作示范、临床实践、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这样更加贴近护理实况[27]。还有,在人力充足的时候,安排一名护士去专业性强的科室学习,如心电图室学习异常心电图的判断,儿科小儿静脉穿刺促进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的提升[28]。

5.7资格认证

上海、北京、广东]等省份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开设较早,完成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且考核合格的学员可获得当地卫生局或护理学分会与卫生局联合授予的急诊专科护士证书[29]。我国急诊专科护士授证的条件可归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护士;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从事急诊护理工作5年以上(本科学历者3年);学员经过3个月-6个月脱产理论和实践专业培训,完成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的全部课程,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合格;论文(综述)和科研设计书答辩考核合格[30]。各省份授予的专科护士证书在全国资格认定标准不一样,在全国范围内不具有通用性。当然,急诊专科护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仅靠数个月的专科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还需紧跟本学科的发展,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积极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急诊专科护理的整体水平[31]。

6.小结

综上所述,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技能培训工作是医院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目前的培训现状来看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习国内外较成熟的经验,不断完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高度重视对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技能培训工作,丰富培训内容,促进急诊科的护士都具备完善的急救技能,最大限度的为广大急危重症患者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宋启慧,时翌,龚炬荣.襄阳市5所医院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1):23-25.

[2]姜丽娟,郁红霞,张学梅,等.分层培训对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能力作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4):153-154.

[3]田玉凤,李茶香,邓红艳,等.三级教学医院护士分层级培训方法及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09-211.

[4]侯俊,金秀钧,蔡静怡.护士分层培训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情志护理的应用[J].中医教育ECM,2013,32(4):70-71.

[5]刘金兰.分层培训在急诊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8):2274--2275.

[6]潘桂琼.分层级规范化培训对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3):321-323.

[7]吴玉梅.急诊科规范化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与效果[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12(1):168-169.

[8]刘敏,魏薇萍,管佳慧,等.急诊科新上岗护士急救能力强化培训的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4):491-493.

[9]刘敏,魏薇萍,管佳慧.急诊科新上岗护士急救能力强化培训的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4):491-493.

[10]刘瑛,沈红,黄萍.急救技能能级评价体系在急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74-76.

[11]马春波,刘素珀,郭婵娟,等.分层次培训在中医院急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62-63.

[12]王雨,陈丽.急诊护士技能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92-93.

[13]王芝,许燕,施银,等.反思性学习在急诊护士业务学习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119-1120.

[14]赵利云.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方法及效果[J]全科护理,2012,10(9):2577-2578.

[15]许静华.提高急诊护士抢救能力的做法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54.

[16]许业珍,王建荣,张黎明.ICU护士专业培训班教学过程优化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47-949.

[17]孙长怡.提高各级医护人员应急救伤能力的新方法[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4):51-53.

[18]黄萍,沈红,陈湘玉,等.急诊护士急救技能能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8):11.

[19]席淑华.上海市急诊适任护士培训模式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341-343.

[20]沈红,陈湘玉,黄萍,等.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急诊护士急救技能能级评价体系[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B):5-7.

[21]刘晓荣,王媛.线性规划模型在临床护理人员配置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3,20(6):70-72.

[22]桂莉,陶红,陈亭.急诊科护士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93-95.

[23]许乐芬,王茂桂,陈慧,等.医护合作培训临床护士急救技能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48-149.

[24]向莉,杨瑶.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0,8(31):2880-2881.

[25]李晓娟,于兰贞.对急诊护理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9):435-436.

[26]钟爱民.ICU护士分层培训的方法及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7(5):20-21.

[27]肖先福,刘援增,张立红,等.对医务人员能力及其提升策略的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1):645-647.

[28]韦思华.急诊科护士院前急救能力的培养[J].全科护理,2010,8(8):725.

[29]桂莉,陶红,陈亭.急诊科护士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93-95.

[30]夏俊琳,王晓君,蒋飞.建立急诊护理亚专业组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3):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