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布霉素治疗结肠炎多年体会

/ 1

妥布霉素治疗结肠炎多年体会

李伟

妥布霉素治疗结肠炎多年体会

李伟(黑龙江省方正县会发镇卫生院黑龙江方正150811)

【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8)19-0049-01

【关键词】妥布霉素

本人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工作20年来,总结出了一套对结肠炎治疗的方法,由于其用药方便效果安全、有效,且老少皆宜、实用,深受广大农村患者所接受。

结肠炎是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性发作的慢性过程。该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及饮食习惯有关,并有家族性及遗传性倾向,患者在一定环境因素作用下,遗传易感而发病;有研究认为副结核分枝杆菌及麻疹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或由于肠道自身菌丛的参与下启动了肠道免疫及非免疫系统,最终导致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可能由于抗原的持续刺激或免疫调节紊乱,这种免疫反映表现为过度亢进和难于自限。结肠炎症在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中黏膜不断破坏和修复,致正常结构破坏。结肠病变一般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

1病理

病变位于大肠,呈连续性分布。多数在直肠乙状结肠,可扩展至洚结肠、横结肠,也可累及全结肠。活动期黏膜呈弥漫性炎症反应。固有膜内弥漫性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等细胞浸润是UC的基本病变,活动期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发生在固有膜、隐窝上皮、隐窝内及表面上皮。当隐窝脓肿融合溃破,黏膜出现广泛的小溃疡,并可逐渐融合成大溃疡。肉眼观见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表面呈细颗粒状,脆性增加,糜烂及溃疡。由于结肠病变一般限于黏膜与黏膜下层,很少深入肌层,所以并发结肠穿孔、瘘管或周围脓肿少见。少数暴发型或重症患者病变涉及结肠全层,可发生中毒性巨结肠,肠壁重度充血、肠腔膨大、肠壁变薄,溃疡累及肌层至浆膜层,常并发急性穿孔。

2主要临床表现

2.1腹泻:是主要临床表现,由于炎症导致大肠黏膜对水钠吸收障碍以及结肠功能失调有关。粪便中的黏液浓血便则为炎症渗出、黏膜糜烂及溃疡所致。黏液浓血便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特征。轻者每日排便2-4次,重者每日10次以上,浓血显见。粪质与病情轻重有关,多为糊状,重者可致稀水样便。

2.2腹痛:轻型患者可无明显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多数有轻度至中度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阵痛,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常有里急后重感。

2.3其他症状:可有腹涨、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2.4体征:轻、中度患者仅有左下腹轻压痛。重型压痛明显并有鼓肠。

2.5诊断: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腹泻和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伴有或不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者,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结核、及克罗恩病等基础上,X线钡剂灌肠检查具有典型征象者。必要时做结肠镜检查可确定诊断。

2.6鉴别诊断:慢性腹泻的原发疾病或病因诊断须从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中获得依据。可从起病及病程、腹泻次数及粪便性质、腹泻与腹痛的关系、伴随症状和体征、缓解与加重的因素等方面收集临床资料。这些临床资料有助于初步区别腹泻源于小肠抑或结肠。

3治疗

我们用:成人:0.9%温生理盐水200ml+妥布霉素240mg+维生素B6100mg+地塞米松10mg+病毒唑700mg保留灌肠。每日一次。多数一次即可。根据治疗效果重症者最多连用3天亦可治愈。经不完全统计,约80%患者一次明显见效,腹泻次数明显减少甚至恢复正常,腹痛减轻,全身症状好转。如有厌食并脱水者可配合全身静脉给药补充体液。给予支持疗法,如能量合剂、葡萄糖、生理盐水、维生素C等,另外给予碳酸氢钠、氯化钾等电解质等调节酸碱平衡。

我工作在乡镇卫生院,这里经济欠发达,卫生院医疗条件差,农民生活水平低,而该病又是多发病。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该药治疗该病的肤浅经验,它既经济、方便,有疗效确切、实用,非常实用于农村基层推广。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既基层条件所限,不能更深刻的阐述其原理,望医界老师、前辈不吝赐教、批评指正,以造福广大农村患者。

特别注意:由于妥布霉素属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有积蓄性肾毒和耳毒等毒副作用。所以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掌握该药剂量和疗程以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尤以老年人和儿童更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