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生态学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生态学的应用

曹琰钧

身份证号:37030619840107xxxx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越来越重视,生态园林成为城市园林建设的目标模式。本文对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生态学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城市园林;建设;植物生态学;应用

一般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植物作为园林中的重要构成元素,植物生态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合理、科学地指导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高植物群落建设的质量,构建多重目的的生态系统,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城市园林建设中应用植物生态学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生态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周围环境关系进行了再认识,城市园林的功能与作用也发生了极大变化,由传统的游览观赏、文化休息和卫生防护转变为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在这种新形势下,城市园林的范围也得到了一定的扩展,将城市及其郊区等作为整体进行综合规划,从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绿化发展[1]。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将市区和郊区连接于一体,形成完整的规划,需要结合城市当地的植物资源和生态条件,采用先进技术,结合生态原则构建城市园林。

2、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工作具有一定系统性与综合性,为保证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应当依照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开展具体操作,以下开展具体论述:

2.1艺术性原则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不仅要体现自然性,更应当体现艺术性,以促进生态园林艺术的发展进步。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当结合不同植物的特征开展具体分析,依照统一、协调、艺术等原则,掌握植物的造景功能与观赏特性,控制好植物配置比例,尊重不同植物的差异性以及变化性,提高植物配置整体效果,从而切实提高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观赏价值。

2.2景观性原则

为充分体现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美感,应当基于生态设计的目的出发,结合生态园林的具体需求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在满足其观赏特性与造景功能的同时,提高其观赏价值与配置安全性。比如儿童公园应当选择无毒无刺且色彩鲜艳的植物进行配置,以满足儿童的天性需求。而高速公路分隔带的植物配置,则应当掌握好植物的高度与密度,以保证配置的合理性,避免行车过程中出现炫光的情况而影响行车安全。

2.3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是指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与地位,能够在生态园林中对物种间关系、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定位,并直观的反映出彼此之间的相关作用,基于这一原则出发,能够提高生态园林设计的有效性,从而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全面且兼具稳定性与安全性的生态园林系统。依据社会群体的不同需求,在生态位原则的基础上能够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比如在医院附近选择具有保健及杀菌功能的植物种类,在城市土地绿化中选择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的植物种类,在山上绿化中选择抗洪耐旱的植物种类。

3、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方法

3.1观花与观叶植物相结合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为保证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应当将观花与观叶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在生态园林中种植一些颜色多变的植物,通过颜色艳丽的花朵以及颜色淡雅的绿叶,促使社会群体放松身心。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当对颜色深浅不一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促进植物层次感的形成,通过色彩的对比来改善生态园林的观赏效果,切实提高生态园林设计的合理性。

3.2注意植物的季节性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当尊重植物的季节性特征,在不同的季节体现出不同的观赏亮点,从而充分体现自然意境,令社会群体感知到一年四季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具体来讲,在植物配置上应当充分体现一年四季都有花,一年四季都有树的理念,从而提高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搭配的科学性。

3.3规则配置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规则式配置主要体现在行植、正方形栽植、三角形栽植以及环植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与布局,实现乔木、灌木、花与草之间的协调,促进点、线、面、环之间的有序衔接,构建独特的生态园林系统,促使其充分发挥自身功能,改善生态环境,为社会群体营造一个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因此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对植物进行规则配置时,应当注重创新实践,不可千篇一律,通过不断总结、学习与研究,提高生态园林设计人员的审美素质,从而全面提高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4草本花卉可弥补木本花卉的不足

在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通过草本花卉来弥补木本花卉的不足,也是提高植物配置合理性的一项重要因素。通过适量草本花卉的合理配置,能够改善木本花卉单一的问题,促使生态园林植物配置上色彩更为丰富,更具吸引力。比如在木本花卉桃花树下配置万寿菊等草本花卉,通过植物颜色的科学搭配,提高生态园林整体设计效果。与此同时,园林设计人员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可以将植物的形状、寿命、生长条件等多项因素纳入到衡量体系中,通过不同种类植物的协调配合,切实改善生态园林的设计效果。在配置植物时还要将周围的地势地理加以考察,如周围的水池宽度、草坪的广度等。

4、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生态学的应用

4.1植物选择

城市绿化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植物,城市园林生态功能和美观的实现需要依赖植物,因此,需要重视植物的配置、选择和引种驯化。当前城市对绿地的要求越来越高,应重视生态性功能,严格遵循植物生理生态规律,科学选择植物,从而达到城市功能的要求。首先,在生态功能方面。目前,部分研究人员多对城市植物多样性的发展、保护、评价和调查等方面较为重视,以此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同时,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生态群落的构建,如防护绿地与公园用地建设,以此保证生态群落的稳定性,形成特色景观的城市。其次,在观赏功能方面。城市绿地建设的基本功能就是观赏功能,由于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因此,植物的选择成为了动态持续的过程。当前大部分人员开始研究蕨类、观赏草、菜叶植物等植物的应用,以此满足立体绿化和湿地等不同绿地类型的需要。一般而言,在城市绿化植物选择的过程中,行道树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如隔音、屏障和庇荫等生态功能以及塑造城市特色,因此,其选择需要高度重视[2]。由于城市生态环境具有多变性,绿化功能的要求日趋多样化和复杂性,这要求行道树树种具有多样性,因此,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主要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从而保证景观格局的丰富性。

4.2居住区绿地建设

城市绿地主要是指配套绿地和非配套的其它绿地,其中配套绿地包括城市中的道路交通用地、工业用地和居住区用地等,总量达到城市绿地的50%~70%,是城市绿地系统的基础。居住区绿地作为配套绿地中的一种类型,其占据较大的比例,并且居住区绿地的植物具有丰富的种类、灵活的布置和多样的功能,需要重视植物生态效益的评价、配置和选择等。如生态效益评价是居住区绿地生态效益的重要内容,对植物景观的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有利于促进居住区绿化的改进。又如在景观配置方面,强调景观的自然化、多层次以及自然群里的立体化与模拟,从而有效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保证植物群落的健康。

4.3公园建设

一般公园分区、规模和性质等方面的不同,植物配置方式也不尽相同,以生态公园为例,其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类。相较于城市其它绿地而言,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一种类型,其植物种类更加丰富,生态功能更为多样化,植物群落结构十分复杂,具有良好的美化效果。同时,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的演替、季相变化和树种组成等是景观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将公园的生态及其教育作用加以充分发挥,构建城市生态公园。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公园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公园的生态环境环境较为恶劣,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植物的生理、群落结构、种群结构与个体结构等。

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离不开生态学和美学,生态园林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学科。生态园林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环境功能。因此,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应用植物生态学时,需要从植物选择、居住区绿地建设、公园建设等方面加以考虑,科学应用植物生态学原理,从而保证园林的可持续建设,促进城市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军,郁珊珊.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J].城市问题,2007,07:16-20.

[2]欧静.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1,03:170-173+179.

[3]李茂才.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08,09:105-107.

[4]李洪远.对区域性生态园林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园林,2000,06: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