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护理

刘艳

刘艳(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人民医院护理部215345)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对128例患者进行包括术前的询问、术后护理等方式,对患者的注意力进行分散。结果:使患者能够健康的进食,顺利的恢复,并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快速康复。结论:护理人员的高效工作和恰当的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疼痛护理意义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241-01

疼痛作为个体对环境中或体内的有害刺激产生的不适感受,是一种复合的主观感觉,通常还伴有一些生理上的改变以及心理变化,属于外科患者中较为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严重的术后疼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睡眠,造成情绪低落,妨碍组织康复,还会加剧患者对止痛药的依赖,导致各种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因此,护理人员应将术后镇痛视为提高患者安全性、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2012年1~9月对12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护理干预组128例中,男71例,女57例,年龄15~63岁,平均(38.7±3.9)岁,包括泌尿科手术33例、阑尾炎47例、胆道手术20例,肠梗阻手术11例,其他普外科手术17例。

2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

引起术后疼痛的原因复杂,但最主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切口疼痛,这种疼痛多在麻醉清醒后的24h内出现,麻醉药效消失后,组织的伤害依然持续,容易产生疼痛,手术部位以及性状,对手术后的疼痛影响很大,尤其是患者的上腹部、胸部、肛门、直肠以及背部手术,容易出现频繁的疼痛;②切口处的缝合张力容易引起一些疼痛,多是由于翻身、咳嗽等多重原因导致,大都发生在手术之后的2~3d;③肠蠕动导致的疼痛常常出现在反应后的3~4d,标志着肠胃功能的恢复;④心理因素造成的疼痛,文化水平以及环境因素也与患者的疼痛有关。制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及交谈可以提高患者疼痛的阈值,增强对疼痛的抵抗。影响患者耐受力的因素还包括,疲倦、紧张、焦虑、软弱;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患者比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耐受力高;而有过手术史的患者,第二次手术时,都有过重的心理负担,总之,积极的心理能够促进患者疼痛的降低。

3护理方法

3.1早期疼痛的分期与对策:早期疼痛分3期,患者精神承受着极大的痛苦,患者感到沮丧、烦躁。此时,护士除了尽早给止痛药以外,更重要的是给予精神鼓励,向患者说明肌肉松驰是自己缓解疼痛的方法,并解释止痛药可使肠蠕动恢复减慢。为消除患者的焦躁情绪和对止痛剂的依赖性,在进行指导时,应使用安慰性语言。为提高语言的效果,护士在说话时可握住患者的手或把手放在患者的额上,使其感到温暖,有安全感和依赖感,从而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力。第2期疼痛一般为增加切口张力引起的。此时患者极度恐惧,预感到自己会遭到更大的的痛苦。这时,护士除积极配合医生对症处理外,最关键的是向患者表明决心,说服患者神经、肌肉要放松,讲明紧张对治疗无益,使患者相信护士,耐心积极地配合治疗。

3.2其他减轻疼痛的对策:(1)分散注意力。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在护理手术后疼痛患者时,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使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个人为的刺激,从而忘记手术造成的疼痛。如拿给患者1束鲜花,或向患者介绍一本新书,或谈谈某体育明星、影星、歌星的轶事等。(2)音乐疗法。音乐不仅使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还可用于治疗,如治疗孤独症、忧郁症和躁狂症,从而减轻疼痛,消除各种紧张等。在护理术后疼痛患者时,采用了音乐疗法,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特点的不同,选择其喜欢的轻快、舒畅的乐曲,通过音乐优美的旋律、曲调和感染力使患者精神得到放松,从而缓解了患者的痛苦。上述方法在临床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抑制和缓解腹部术后切口疼痛患者的痛苦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4讨论

医护人员需要及时的对患者说明,手术后切口出现疼痛的时间以及症状,并协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帮助克服一些不良情绪,效果相对较好,患者在术后2~3d后情况减轻,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患者尽快康复,积极的面对伤痛,进而提高患者对痛觉的控制能力,对于复合性疾病患者,从急诊到手术前后,需要做到及时、认真、准确,并且有计划的护理,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更好的机会。

参考文献

[1]LatarjetJ,ChoinereM.Paininburnpatients.Burns,1995,21(5):344-348.

[2]刘亚耘.护理干预对普外科大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4):58-60.

[3]沈曲,李峥.手术后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197-202.

[4]付文英.医护管理中心如何促进整体护理的几点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25(1):20.

[5]李丽娟,涂江萍.临床路径及其对护理工作的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