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线路管理对超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支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基层线路管理对超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支撑

陈锐锐

(国网甘肃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甘肃省兰州市730000)

摘要:自1912年中国第一条万伏级输电线路23千伏石龙坝水电站送出线路建成投运,至今已建成“八交八直”16条特高压输电线路。目前,国家电网公司运行着这个星球上最大的电网、最高的电压等级、最高的海拔和最高的铁塔。随着电网技术的快速变革和技能要求的日益革新,对新态势下的电网管理也提出了新的管理智慧和课题。本文拟就此课题提出一部分笔者个人的看法,权当抛砖引玉论。

关键词:特高压、电网、管理

1882年7月26日,上海第一台12千瓦机组发电,外滩6.4公里的大道上,15盏电弧灯点亮了。其实,我们只比全球率先使用弧光灯的法国晚了7年,甚至比邻居的日本东京电灯公司还早了5年。但是,起步早不代表发展快。1882—1949年的中国,经济的高度落后加之战火摧残,电网发展极端缓慢。到1949年,中国的输电电压很低,规模小且电压等级繁多,没有形成统一的电压等级标准,坚强电网更无从谈起。过去68年,从脆弱到坚强,从落后到领先,中国电网以火箭般的速度触底反弹。到2016年,仅国家电网公司运营区域内的110(66)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就达93.8万千米。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110千伏工程比世界第一个同级电压输变电工程晚47年,我国第一条330千伏输电线路比世界第一个同级输电工程晚20年,我国第一条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比世界第一个同级工程晚23年......现在,我国建成的特高压电网站在世界第一的巅峰,中国国家电网早已结束追赶的角色,第一次成为全球领跑者。

线路长度上去了,电压等级业第一了。今天的中国,拥有坚强、智能的现代化大电网,但是随着结构性人员矛盾的凸显,应对新态势下智能电网的管理就提出了以下几点未来线路管理的新趋向。

一、戮力不移推进标准化建设管理

如果说特高压是一个世界级的创新,那么,标准化建设就是不亚于特高压的创新,标准化的理念能带动我们电力工业、电力水平和技术水平长足发展进步。国际标准化活动是从电工领域开始的。国际电工委员会(英文简称IEC)成立于1906年,至今已有111年的历史。在IEC的前51年发展历程中,中国人的声音微乎其微。1957年,我国终于加入IEC,拥有了一席之地。凭借电力事业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终于在2011年成为IEC常任理事国。IEC“入常”也是继2008年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常任理事国之后,我国在国际标准及合格评定活动中取得的又一历史性的重大突破,由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达到44项之多。正是因为有了先进的技术、最创新的实践,中国才能后发制人、弯道超车,中国标准才能成为世界标准!因此,戮力不移的推进标准化建设管理是基层线路管理的核心。

二、加大力度鼓励基层创新能力和新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十八大”以后,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期间国家大力鼓励万众创新,在新的时期面对新的电压等级,创新和转化创新成果已经是一个基层单位不可缺少的软实力,也是未来评定基层线路管理水平质量高低的分水岭。随着原来老一代线路工逐渐退出工作岗位,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充实进线路管理方方面面的情况下,用好人才是关键、措施激励做抓手、成果转化靠实干、专利思想双提升是未来基层线路技能技术创新领域的重点。具体分析在于以下几点:

(一)用好人才是关键

“人尽其才”这句古语道破了一切管理领域的天机。具体说来,就是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去做合适的事。无论是新入司的高校毕业生,还是具备工作经验的线路老职工,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光芒。大学生理论知识基础雄厚,工作热情高却缺少实际经验,老职工实际工作经验扎实,却缺少创新所需要的表达能力。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不妨建立一个管理模型,即按照基层单位人力资源配置,进行一次人员创新能力综合测评。依据测评的综合水平,取消班组的建制思维,老少搭配成立若干个创新攻关小组,由小组按时间计划自行提出课题,由基层单位创新工作委员会评定确认并监督执行。同时,依据每个小组确定的目标价值,有针对性的提出差异化激励措施。有目标、有措施、有组织、有计划、有激励,这样的创新小组想不出成果都难。常态化坚持下去,由小目标逐步的完成再到大目标逐步的累积,硕果层出的基层线路创新管理工作势必会成为基层线路管理工作的亮点。

(二)措施激励做抓手

有了好的思路,如何让其成为实物?这一切需要源自一套完整而不拘泥的有效措施,制定一套符合不同基层线路单位的创新管理和激励措施,并使之行之有效是保证基层创新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度的源头。制度措施不能让创新不在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能够切实为愿意创新的职工带来物质精神福利的保障。任何时候,创新成果都应该被创新价值所尊重,创新的智慧都应该让拥有智慧的人满意,大额奖金、创新过程性费用公出、先进劳模评选与创新者本人成果挂钩等制度会鼓励更多的职工奉献自己的才智,也会让更多的创新之花绽放。

(三)成果转化靠实干结合专利思想双提升

首先,任何创新成果的转化都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或者PPT上,要从实质上让其产生专利,小到一颗螺丝钉的改造,大到整线路技改创新都需要让创新的成果实实在在的转化成专利的形式予以管理。其次,对于专利向实物的转变,一方面要改变以往发明者、创新者自掏腰包找小作坊加工的模式,由基层单位出面联系具备生产能力的厂家和具备检验检测机构的高校等,向其提供专利及思路,将其正正规规的转变为经得起检验的实际物品并在未来线路管理中予以应用。

同时,有组织的让创新工作者与高校、企业对接,既可以促进创新工作者产生新思路,又搭建了应用企业与生产企业及高校对接的良好平台。专利思想的双提升也只有用大的格局和大的投入,才能收到大的回报。

三、大胆尝试业主项目经理责任制

随着电网等级、管理长度、工作难度得日益增长,老旧线路凸显的大修技改问题日益增多,面对庞杂的各种施工现场,业主方应对也显得非常疲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不妨尝试使用业主项目经理责任制,即针对不同大修技改时间安排,对同一类型现场进行划分,按照划分区段全年指定专人进行项目实施过程和结算归档工作,对选定人员先期进行项目管理培训,按项目管理效果进行绩效考核。这一举措,可以极大节省出基层单位大修技改专责的精力和时间,同时可以保证该专责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前期立项和现场管理抽查监督上,也保证了项目实施的可控性,提高了项目管理的进度和质量。

四、结合现实加大企业与地方互保电网安全的新形式

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为例,该中心管辖着全省主要的超特高压电网的运行与维护,随着电网升级步伐的加快,该中心在结构性缺员矛盾突出的现实情况下维护着与日俱增的电网长度和数量。面对这一实际情况,破题之策在于联动机制的进一步加强,做好设备状态化评价的功课,运用设备的不同状态实事求是的进行分析,在分析结果的前提下划分管理区段,积极聘用线路管辖区段具备部分经验的当地人员对电网进行巡视,对及时发现电网重大、紧急缺陷并上报的予以奖励。通过这一措施,尽最大程度的克服缺员与人员结构差异的主要矛盾。

小结:

上述几点,均是未来电网管理的几个方向性思路,其实际操作性还需进一步论证与讨论,伴随着中国电网成为全球电网大班级第一名的形式,引用老子一句名言“极大皆生于极小”,在基层线路管理中,做好极小的工作,创造出管理极小的新能力是在考验着每一个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人员的心智。高屋建瓴,皆需未雨绸缪,高瞻远瞩,才能放眼未来。谨以此文,抛砖引玉,希冀更多的思路可以成为输电线路管理工作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