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高品质设计——以景观设计作品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如何理解高品质设计——以景观设计作品为例

樊志鹏王亚亚

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纵观人类发展,设计和创造物品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何为高品质设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价值背景,不同的空间下有不同的理解,设计作品时而简约时而繁稠、时而严肃时而活泼、时而朴素时而浓艳,不是那种设计设计风格是最好的,而是只有符合当时时代背景解决人们实际存在的问题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作品,当今人们在物质文化极大丰富后,人们陷入精神的空虚与混乱,当代的高品质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还更要满足人们对与审美的精神需求。

关键词:高品质设计;功能;精神;文化

功能,功能是一切设计作品首要考虑的问题,不仅包括基本的使用功能,还包括人们对审美的高层次精神需求。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曾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长安,然后求乐。”“美”、“丽”、与“乐”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总是出现在物质满足之后。当代著名的哲学家马斯洛也提出了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是由低到高逐渐提升的过程。后一个需求往往是建立在前一个需求满足的基本要求之上,不可逾越,否组后一个需求就会变成空中楼阁。这就如同要求一个衣衫褴褛、蓬头乱发的乞丐讲卫生一样,是无法想象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人们追求精神享受、审美愉悦总是建立在物质的极大满足之上的,当今人们在物质文化极大丰富后,人们陷入精神的空虚与混乱,当代的高品质设计我觉得要满足人们对与审美的精神需求。

一、后现代主义设计(Post-modernismDesign)

任何有灵感的设计都从各个方面显露出基源于某种文化与审美的绝对自信。先前的“中国式模仿”犹如东施效颦,几乎成为了世界的笑柄,这种对国外设计作品肤浅的一味模仿,或许揭示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缺乏足够的自信。国外优秀设计之所以好,不是因为他们源于国外的文化与审美,很大部分是源于他们对自身文化的绝对自信和自豪。高品质设计应具有这种对文化的信仰。在中国很多设计师是一味地追求中国设计元素的堆砌,为了中国化而去中国化,这样只会让作品好像一个孩子一样,幼稚而又单薄。高品质设计需要设计者将想法表达在作品上,而不是刻意的追求一个方向性的命题设计,也不一定是古器重塑,应该是根据生活环境,历史因素等复杂而又特殊的氛围造就的人物形象产生的真实表达,只有这样才能感动别人的别人的心灵,引起别人的共鸣,让人体会到美的体验。

二、绿色设计理念(GreenDesign)

中国儒家与道家对于人的欲望有很深的理解,主张加以节制,不能超越自然的规范,最想要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需要的才是是最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谐共处相互促进,不能陷入人类一味地无限制掠夺式索取。“可持续景观”(SustainableLandscape)理念应运而生态景观的持续性发展成为了核心理念,建筑是人在景观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生态景观的首要考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要相对降低,建筑肯定要占用土地、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改变建筑周边的空气和环境面貌。因此,对环境影响低,要从土地、能耗、水资源影响、周边环境面貌、空气质量五个方面作为设计考虑要点,同时从材料的选材方面开始重新审视传统自然材料,设计上把现代材料与技术和传统的自然材料相结合,改变了自现代建筑开始以来砖、木、土、这些传统建材被轻视排斥的态度。莱特的流水别墅正是这样的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一个设计,从流水别墅的外观,我们可以读出那些水平伸张的地坪,要桥,便道,车道,阳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越过谷而向周围延伸,这些水平的推力,以一种诡异的空间秩序紧张地集结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岩石突然滑落一般,无从预料。整个建筑看起来像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它更像是盘旋在大地之上。它似乎全身飞跃而起,指挥着整个山谷,超凡脱俗。建筑内的壁炉是以暴漏的自然山岩砌成的,瀑布所形成的雄伟的外部空间让其更加完美。不同凡响的室内使人犹如进入一个梦境。赖特对自然光纤的巧妙掌握,让内部空间仿佛充满了生机,光纤流动于起居的东,南,西三侧,最明亮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通往建筑物下方溪流崖壁的楼梯,东、西、北侧的房间,则相形之下显得比较暗。岩石铺成的地板上,隐约出现它们的倒影,流布在起居空间之中。从北侧及山崖反射进来的光线和反射在楼梯的光纤显得十分柔美。在心理上,这个起居室的气氛,随着线的明暗变化,而显现多样的风采。

高品质设计从景观设计角度来说就是要合理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建筑与景观健康的融合,使以原有自然景观为基础,合理利用再生资源,根据仿生学,工程力学,美学等学科,通过组织和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内部有秩序地循环再利用,从而获得一种高效、低损、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同时,建筑独具有的特色和当地的景观文化相融合,突出了当地景色文化特色,为人们精神需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陈高明.现代设计的风格与流派[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6-13.

[2]陈裕豪.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EB/OL].

[3]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84-264.

[4]章启群.艺海捉象[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1-20.

作者简介:

樊志鹏(1993-),男,蒙古族,籍贯:河南开封,苏州大学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艺术硕士学位,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方向: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