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针刀疗法为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1

以小针刀疗法为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刘义赵国友

刘义1赵国友2

(1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卫生院130000;2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中医院外科130000)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246-01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髌骨所组成,外包以关节囊,内有交叉韧带及半月板,西医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老年人的增生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伴有半月板和滑膜病变为主要病理特征改变的疾患。病因不太明了,大多认为与年龄、慢性损伤有关。吴绪平、张天民[1]认为:针刀医学以人体内的力学特性入手,研究关节面软骨细胞和软组织的附着点处在持续长时间的高应力作用下的变化过程,发现一切骨质增生的真正原因是骨关节周围的高应力,所以提出了骨质增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内的力平衡失调”的新理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发生于中老年女性,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疾病。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42例经临床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以小针刀疗法为主进行治疗,现将其临床观察具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按年龄分布情况: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本病主要是女性发病较多,男女发病比例为1:5,其中双侧发病的有11人。

1.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膝关节慢性疼痛数年或数月,长时间站立,行走、跑步疼痛加重,休息后症状可缓解。病情严重的,日常生活和睡眠都会感觉疼痛,特别是行走、上下楼,下蹲起立时疼痛加重,伸屈膝关节时有摩擦感或弹响声,关节内有小的游离体,会造成“绞锁”症状,影响关节屈曲,下蹲活动,还可出现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感染,严重者出现肌肉萎缩。

1.3诊断标准

主要依据膝关节长期慢性疼痛病史,下蹲、行走、上下楼时疼痛加重,研磨关节时有摩擦感或弹响声,有的会出现关节“绞锁”现象,有的患者还有腿软征象。查体:膝关节内侧、外侧、髌骨下缘等部位压痛阳性,严重者出现膝关节肿胀、积液、浮髌试验阳性,有的伴有肌肉萎缩,膝关节不能伸直,呈屈曲状,严重者呈“X”形腿或“O”形腿。X线检查:可以清楚显示膝关节的骨质,可有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两侧不等宽,胫骨髁间脊锐利或变尖,关节边缘变平,软骨下囊性变,半月板钙化,股骨、胫骨关节边缘呈唇样增生,髌骨上下极骨赘形成等放射线特征,也可用CT及MRI来进一步检查,以了解关节内的交叉韧带和半月板情况。

1.4疗效评定标准

1.4.1治愈:疼痛消失,行走自如,上下楼、下蹲正常。

1.4.2好转:疼痛缓解,行走,上下楼、下蹲等稍有疼痛感。

1.4.3未愈:疼痛未缓解,症状如治疗前。

1.5治疗方法

应用小针刀对病变的膝关节内侧、外侧、髌骨下缘、髌前脂肪垫等疼痛点实施小针刀治疗。小针刀手法采用沿肌肉、肌腱、神经走向纵向疏通、横向剥离、铲剥法,使韧带或硬结松弛,手下感觉疏松后拔出小针刀,停止针刀治疗。5-7天治疗一次,一般治疗2-3次,根据不同的疼痛性质,配合应用神经阻滞疗法和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神经阻滞药物配方具体如下: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B12500ug,维生素B6100mg。混合后一起注射,如果膝关节腔内有积液,首先抽出积液,然后再施行小针刀治疗。

2结果

治愈:20例、好转:22例、未愈:0例。

3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有很大影响,严重的可以致残,以前主要采用理疗、按摩、针灸、硫酸葡萄糖、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骨肽、鹿瓜多肽、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等方法治疗,疗效不甚满意,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可以说是一种疑难杂症。我院采用以小针刀疗法为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部分患者配合神经阻滞疗法,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等疗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治愈率为47.6%,有效率为52.3%,总有效率为100%。其治疗机理,笔者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损伤或劳损,致膝关节失去正常的平衡,使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肌腱、脂肪垫等软组织起止点处产生高应力点,长期处于高应力点致使出现粘连、硬结、瘢痕形成,最后发展形成骨刺,膝关节活动范围减小,从而引起疼痛。同时骨刺对软组织的刺激而产生无菌性炎症渗出,而引起疼痛。小针刀疗法可直接作用于局部进行松解和剥离,使局部病变组织变性、粘连、硬结、瘢痕、挛缩等得到松解,恢复膝关节的正常生理平衡状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同时也消除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使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关系重新趋于平衡,达到祛邪扶正、通则不痛的目的,因而从根本上解除了病因。应用地塞米松、玻璃酸钠也能起到快速缓解疼痛的目的,这样可以总结为应用神经阻滞、玻璃酸钠治标,小针刀疗法可以治本,标本兼治可谓神奇。此法在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绪平,张天民.小针刀医学临床研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