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透析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护理对策

/ 2

首次透析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护理对策

蔡宇杨萌盖小伟

蔡宇杨萌盖小伟

(解放军第202医院血液净化科辽宁沈阳110003)

【摘要】目的:探讨首次透析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解放军第202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按就诊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由专人负责统计患者基本情况,分析并评定患者心理水平、透析不良反应、综合自身情况等。并由专人对其心理疏导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的心理疏导。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在对血液透析的了解程度及是否能顺利配合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在焦虑程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血液透析患者容易产生不同水平的应激反应,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不良反应使其能顺利配合并完成治疗。

【关键词】首次血液透析;心理应激;焦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309-02

血液透析主要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患者对透析认识不足,担心治疗结果和疾病转归等方面,今使首次治疗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从而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1】。为此,我们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比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解放军第202医院进行首次透析的患者80例,按其就诊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5-80岁,平均(48±5)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35-81岁,平均(50±3)岁。两组患者均知晓本研究目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透析治疗设备均为费森尤斯公司出品的血液透析机。观察组患者由专人负责统计基本情况,分析并评定患者心理水平、不良反应、综合自身情况等。并有专人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的心理疏导。患者在透析前进行问卷调查,一般情况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以及专项调查内容(如是否首次透析检查对首次透析治疗的了解程度,能否顺利配合治疗等)。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该量表由检查患者独立做出自评,在评定之前,工作人员应让患者理解整个量表的填写方法保证不受他人影响,表现患者真实心理状态。焦虑自评表分值为4度,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及分比表示,并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并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查,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定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对首次透析了解程度及能否顺利配合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在焦虑程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定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在检查前的焦虑度[n(%)]

组别例数(n)正常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

对照组40349200

观察组4033700

注:U=10.246,p=0.004

3体会

当人处于某种压力源作用下,会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首次透析患者是由于内心的紧张不安,预感似乎治疗效果与疾病造成的危害所产生的情绪反应[2]:多数首透患者存在对透析相关知识匮乏,对治疗环境陌生,对透析目的,过程与效果缺乏心理准备或过度紧张等问题,患者常无法顺利配合治疗。

本研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统计分析基本情况,与专项调查结果后由专人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增进了护患沟通。护士通过深入的护患沟通不仅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以及产生紧张焦虑的压力源,还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感,护士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讲解透析治疗的相关知识,纠正个别患者的思想误区,并且积极动员家属对患者做些正面的思想工作,使患者逐步消除紧张焦虑心态。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我们在透析前向患者进行HD原理方法作用及注意事项让其明白通过充分透析能达到很高的生活质量,解答患者疑问,告知患者首次透析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引导其何其他血液透析患者了解透析的经历和体会,以消除紧张恐惧感,从而坚定治疗信心和决心,有研究表示,有效利用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让患者及家庭共同参与透析方式和方案的选择,因家庭成员情感支持与有效帮助,能使患者自觉采取积极措施来配合治疗[3]。

护理人员只有深刻认识到患者压力影响因素,采取计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才可以明显改善首次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或减轻患者紧张焦虑带来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承受能力,进而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吴春兰,袁利,陈永华.等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2]张秀婷.浅谈心理护理技巧.华北煤碳医学院学报.20079(4):485.

[3]王君梅,姚景鹏.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及家庭支持的调查与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4,20(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