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学中问题教学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有机化学教学中问题教学的应用

王连玮(大连铁路卫生学校辽宁大连116001)

【关键词】问题教学有机化学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即“问题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小组讨论和自学为主的学习形式[1.2],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的特点,科学而巧妙的设计问题情境,尤其适合有机化学等自然科学,它不仅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欲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问题式教学法已成为国际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3]。

1问题教学的意义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问题式教学法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的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增强了学生学好有机化学的愿望和求知欲望,真正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灵活地掌握知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独立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了学生视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培养了学生发言的勇气和胆量,增强了学生的竞增意识,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并能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2创设问题的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问题的创设过程中,首先应遵循科学性原则,考虑问题是否经得起科学的检验和实践的检验。

2.2适度性原则

教师在问题的创设时,必须注意把握分寸,难度适度。如果创设的问题太难,会使大部分学生对问题茫然失措,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问题太容易,会使学生感到有机化学简单、无味,从而影响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问题的设计要与学生的的思维相符,要遵循适度性原则,面向全体,照顾大多数学生,以增加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兴趣。

2.3目的性原则

设计问题时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学难度、重点,把问题设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因此,问题的创设应服务于一定的教学目标,应有利于学生对有关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还应在后面的教学中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2.4有序性原则

问题必须依据教材的知识系统,逻辑顺序和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与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狭到广,循序渐进地提问。问题的形式创设必须有一定的顺序性,与学生的思维想象相符合,使学生形成全面而系统的认知。

2.5探究性原则

所谓探究性原则是指问题的创设应富有探究性,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只有具有较强的探究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使学生不受定势的影响,而产生独特见解,提出新颖的解法,提出新观点、标新立异的问题。

2.6趣味性原则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4]。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中问题的创设和表现形式必须新颖、生动,对学生能产生吸引力,引起学生的关注。要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最关键的就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们所设计的问题要力争开阔、新奇、奇特,给学生带来意外之喜,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新授课的内容上和某一特定的问题的情境上;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向,他们反映经过自己头脑思考分析、总结出来的知识,记忆扎实而又牢固,真正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具体做法

问题教学的方式分为三个层次:

授课前的问题教学。

主要让学生讲出本章的内容概况,使他们对本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如什么是烃,烃包括哪些有机物等。

授课中的问题教学。

主要针对所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论述,这是教学的中学和成败的关键。教师把本章的内容设计出若干问题。如烯烃为什么比烷烃活泼?烯烃的反应大多发生在什么部位?烯烃的加成反应与烷烃的取代有什么不同?然后通过提问、回答、引导、启发等方式,使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

授课后的问题教学。

这是问题式教学的最高层次,让学生将本章内容前后贯穿起来,总结出重点,得出正确结论。如乙烯与卤化氢加成,再通过碱性水解,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

实验证明,问题式教学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良好措施,学生通过课前和课堂问题对所提出的问题基本上能自行解决。学生反映经过自己头脑思考、分析、总结出来的知识记忆扎实而又牢固。问题式教学法可帮助他们克服依赖心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获取知识,真正发挥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4问题教学的启示

问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地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贯穿问题教学思想。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回答问题,要求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答案亦不相同。这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一个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大小,是创新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应尽可能注意开放性。

问题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任何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都不是教师硬性灌输给学生的,都是由学生通过亲身的观察、分析、讨论和总结得出的,可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获取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充满乐趣,充满激情,对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因为它们来源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应进行分层教学,对理解和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应注意耐心地启发引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加以适当的干预,起领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教师在问题教学过程中只是问题的设计者,探究时的参与者,结论的共同形成者。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力求设计的问题准确、精炼、针对性强。在讨论时,教师应注意自己只是一个参加者,不能包办代替;但当学生遇到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你还得充当点拨者的角色,对有关问题加以适当的说明;在问题讨论结束形成结论的过程中,教师更应放手让学生进行,但由于学生的知识面和经验有限,对问题的总结往往不全面,用词不当,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形成科学的概念,以免给学生留下模糊不清的或者错误的概念。

问题式教学法无论是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对智能的培养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利平,方定志.PBL教学方法的调查和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95~96.

[2]蓝星莲,于龙顺,潘龙瑞等,问题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6):1136~1138.

[3]马建军.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