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 2

多层螺旋CT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庞英泽

庞英泽(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四川仁寿6205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097-02

急性阑尾炎属于急腹症范畴,具有起病急,病程进展快的特点,如果处理不及时,后果常很严重,因此早期明确诊断是关键。但是由于阑尾解剖及生理特点有别于腹部实质器官,传统的辅助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大的局限性。多层螺旋CT(MSCT)因为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方面具有相当优势。本文收集7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病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探讨MSCT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12月之间有手术和病理结果的急性阑尾炎病患者72例。其中男45例,女27例。年龄2~84岁,平均年龄57岁。临床表现主要有腹胀、腹痛、呕吐、畏寒发热等。所有患者术前均做了全腹部CT平扫检查。手术和病理结果如下:急性单纯阑尾炎53例,阑尾脓肿13例,阑尾脓肿伴穿孔及全腹膜炎6例。

1.2影像学方法采用GELightspeedplus4层螺旋CT机。扫描方法:所有患者均全腹部CT平扫。患者取仰卧位,自膈顶扫描至耻骨联合下缘止,扫描过程中对于能够配合的患者要求屏气。扫描参数:120KV,200~220MA,层厚5.0~7.5mm。扫描完成后行标准软组织方法重建,重建层厚2.5mm,层间隔1.0mm,矩阵512×512。工作站后处理图像:①多平面重组(MPR);②三维重建等。

1.3影像学分析72例患者的CT影像请本科2位有经验的主治医师共同判读,通过阅读患者的CT横轴位图像和重建图像得出统一的诊断结论,并将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

2CT表现及结果

72例CT均作出明确诊断,诊断符合率100%。主要表现阑尾肿大,管内径>6.0mm,管壁厚度>2.0mm,常伴有阑尾结石(52例)。间接征象有阑尾周围渗出致脂肪片絮状、索条状密度增高,形成“脂肪条纹征”;盲肠顶壁增厚与狭小的阑尾开口形成“箭头征”;侧锥筋膜增厚形成“彗星尾征”;最为典型的是盆腔少量积液征象(72例);多层螺旋CT能够清晰观察阑尾的形态大小及周围组织的改变,对急性阑尾炎作出分级诊断,本组CT诊断的72例中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30例,Ⅳ级15例,Ⅴ级9例,有70例作出的分级诊断与手术病理符合,分级错误是1例Ⅱ级被错判定为Ⅲ级,1例Ⅲ级被错判定为Ⅱ级,分级准确度97.2%。

CT表现与阑尾的位置、炎症发生的时间、是否使用造影剂、腹内脂肪的多少和有无并发症有关。

2.1阑尾肿大阑尾外径增大(>6mm):急性阑尾炎时,阑尾外径>6mm约占90%~96%,>10mm约占82%,范围在6mm~22mm之间。阑尾外径大小是确定阑尾炎是否存在的主要依据之一,通常把阑尾外径>6mm作为急性阑尾炎CT诊断的主要标准之一;外径越大,阑尾炎的可能性越大,坏疽、穿孔的可能性也越大,穿孔性阑尾炎的外径约为(15±4.9)mm,而非穿孔性阑尾炎的外径约为(12±3.3)mm。由于正常阑尾外径变动范围很大(2mm~11mm),约51%~54%的正常阑尾外径>6mm,所以不能仅仅依据阑尾外径>6mm,即做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阑尾外径≤6mm的阑尾炎较少见,见于阑尾发育细小者和早期患者。当阑尾外径在6mm~10mm之间,如伴有阑尾周围炎,可确定诊断;如无阑尾周围炎时,可为正常阑尾也可为异常阑尾;管壁厚度<2mm,无强化和阑尾腔内造影剂、气体充盈良好,为正常阑尾的CT表现。

2.2阑尾壁管壁增厚>2mm并有强化,此征象有助于早期阑尾炎的诊断,发生率约为65%~96%;多为全周均匀性增厚和强化,也可呈靶环征(targetsign),局部无强化,提示阑尾穿孔。

2.3阑尾腔管腔积液扩张,内径多>6mm;阑尾结石与急性阑尾炎有密切关系,且易引起阑尾坏死穿孔,结石多位于阑尾近端,阑尾炎患者结石发生率约为43%~65%;右下腹痛的非阑尾炎患者发生率约为14%;而正常人只有0%~7.7%,结石平均大小约为(4.3±2.5)mm,阑尾结石和阑尾周围炎并存,高度提示阑尾炎;阑尾腔内气体较少见,约0%~8.7%,而正常阑尾却高达75%左右;阑尾腔内无造影剂充盈。

2.4阑尾周围炎性改变

2.4.1阑尾周围(脂肪)条纹征(periappendicealstranding,periappendicealfatstranding),表现为阑尾周围脂肪内斑点状及条纹状模糊影,发生率约为64.0%~98.5%。发现阑尾肿大和阑尾周围炎性改变,是急性阑尾炎最重要的CT征象。脂肪条纹征是CT诊断急性阑尾炎最有价值的间接征象。早期阑尾炎、腹内脂肪很少的消瘦患者,脂肪条纹征可不出现或不明显,此时诊断较困难。当阑尾未显示且无阑尾周围炎性改变时,急性阑尾炎的可能性极小。但对发病时间短、极度消瘦的患者,排除诊断应慎重。无阑尾周围炎性改变的阑尾炎约占1.5%~36%,此时主要诊断依据是阑尾外径>6mm和管壁增厚>2mm并有强化。

2.4.2阑尾周围炎性肿块,表现为边界不清、密度不均的软组织影,强化不明显,可与显著强化的阑尾壁区别,但有时阑尾很难辨认。

2.4.3阑尾周围脓肿。

2.4.4腹腔少量积液,多位于右下腹阑尾周围或盆腔内。

2.4.5慧星尾征(comet-tailsign),在CT断面图像上,右侧侧锥筋膜增厚,称为彗星尾征。

2.4.6腰大肌征右腰大肌前缘模糊不清,约占43%,多见于盲肠后阑尾炎。

2.4.7局部淋巴结肿大。

2.4.8阑尾腔外气体和腔外结石。

2.4.9肾周筋膜增厚。

2.5盲肠改变

2.5.1局限性盲肠壁增厚,当增强扫描时,可出现管壁增强。

2.5.2阑尾基底部的盲肠壁对称性增厚,在CT图像上肠道内的造影剂呈漏斗状或箭头状,尖端指向狭窄闭塞的阑尾根部,此征象称为箭头征(arrowheadsign),发生率约为15%~30%,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2.5.3由于阑尾根部炎性肿胀、阑尾结石,导致阑尾腔狭窄、梗阻,使盲肠内的造影剂不能进入阑尾腔,此征象国外文献称为cecalbar或cecalbarsign。

2.5.4小肠、乙状结肠改变回肠末端和乙状结肠管壁增厚和强化、小肠低位梗阻。

3讨论

急性阑尾炎属于急腹症范畴,具有急腹症共有的特点,即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必须尽快明确诊断和及时处理,以避免病程进展带来严重后果。但是,由于阑尾位置及方向不固定和就诊时间等特点,因此很多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常不典型,造成临床诊断困难。传统的B超、腹部摄片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大的局限性。单层螺旋CT由于密度分辨率高,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大帮助,但是由于其空间分辨率不高,所观察图像为横轴位图像,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阑尾炎的诊断方面仍然远远落后于对其他系统的诊断。而MSCT是由探测器的宽度及组合决定层厚,具有更好的Z轴分辨率,因此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MSCT扫描速度快,扫描时间短,一次屏气即可完成全腹部扫描,能避免呼吸运动造成的影响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胃肠道蠕动造成的生理运动伪影,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图像。MSCT强大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及多种重建方法,大大弥补了单层螺旋CT只有横轴位图像的不足,可以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带来极大的便利。MSCT在阑尾炎的重建应用主要采用多平面重组(MPR),2D,3D等

MPR操作简单,成像速度快,图像清晰,可冠状、矢状及任意角度重组图像,能够全面观察阑尾情况,因此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运用最为普遍、有效。本组病例全部运用了MPR成像,再结合横轴位图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带来很大帮助,有很大应用价值,很受临床医生欢迎;值得一提的是冠状位MPR图像与手术视野一致,对病变的显示非常直观,易于被临床医生接受。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MPR的任意角度重组,常可完整显示阑尾,清晰观察到阑尾的形态、大小、起始、长度,有无阑尾结石,周围脂肪及组织结构的改变。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是阑尾的肿大,管内径>6.0mm,管壁厚度>2.0mm,常伴有阑尾结石。间接征象有阑尾周围渗出致脂肪片絮状、索条状密度增高,形成“脂肪条纹征”;盲肠顶壁增厚与狭小的阑尾开口形成“箭头征”;侧锥筋膜增厚形成“彗星尾征”;最为典型的石盆腔少量积液征象;MPR对显示阑尾炎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优势明显,有时一幅MPR图像即可显示出阑尾炎的直接征象和大部分间接征象,从而作出准确诊断,并且可以较准确地对阑尾炎作出分级评判。因此,多层螺旋CT用于阑尾炎的诊断,已经逐渐被作为临床医生首选检查诊断阑尾炎的方法。

参考文献

[1]TCSee,CSNg,CJEWatson.Appendicitis:spectrumofappearanceonCT[J].BritishJournalofRadiology,2002,75:775-781.

[2]GEge,HAkman,ASahin.DiagnosticvaluleofunenhancedhelicalCTinadultpatientwithsuspectedacuteappendicitis[J].BritishJournalofRadiology,2002,75:721-725.

[3]MechaelJCallahan,DianaP.Rodriguez,GeorgeA.Taylor.HowIdoit:CTofappendicitisinchildren[J].Radiology,2002,224:325-332.

[4]BernardA.Birnbaum,StephanieR.Wilson.Appendicitisatthemillennium[J].Radiology,2002,215:33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