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神经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体会

/ 2

浅谈神经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体会

张俊清

张俊清(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包头014010)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359-02

【关键词】神经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体会

神经病学是一门临床二级学科,也是神经科学中的一门临床分支,内容比较繁多,理论比较深奥,需要反复实践。随着相关学科如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神经病学的内容已今非昔比。当今,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神经系统疾病已经成为导致人类死亡和残废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人类四大死亡原因的心血管病、肿瘤、脑血管病和老年变性病中,神经系统疾病占了两个。为此,在本科教学中我们开设了神经病学专业课程,使医学生能完整、系统地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知识。由于神经病学专科性极强,学生进入科室后,常常感到不知从何学起。如何使学生们在短暂的见习中获得最大的收益,一直是神经科教师努力的目标。本文将近几年我们在临床见习带教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1注重专科教学特点

明确神经专科教学特点,建立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临床思维模式非常重要。神经系统疾病具有疾病的复杂性、症状的广泛性、诊断的依赖性、疾病的严重性及难治性等特征,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特别强调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而这种思维模式的建立,取决于扎实的临床基础知识[1,2]。学生在见习课前往往已上过相关内容的大课,因此在授课时带教老师要力争做到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形式生动,有启发性,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向见习医生反复强调这样的概念:一个正确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断的建立,除了要求医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必要的临床资料,还要具备合理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重要过程,是将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相结合的关键阶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临床实习教学就成为医学院校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是医学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3]。学生到科室后,首先对神经科的疾病如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疑难病做一简单复习并简要介绍,明确神经病学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每次见习课前充分收集好典型病例资料,同患者进行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充分利用临床影像资料的直观性、生动性进行教学,还将神经解剖知识编成顺口溜,将生硬的解剖名词与立体的解剖部位结合到一起,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选择一个典型的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病人,学生可以了解脑出血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需要做的辅助检查、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以及如何定位及定性等。通过典型病例的分析及讲解,使学生能树立完整正确的神经病学诊疗理念。

3高素质教师带教

高素质教师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4]。带教教师是见习生由大学生转变为医生的引导者和启蒙者。临床神经病学涉及内容广泛,要求教师要有全面的、系统的、专业的知识,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更新自身知识,调整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能力以提高教学能力,并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培养高尚人格[5]。因此科室应选派具有良好医德医风、专业知识面广、对学生热情耐心、认真负责的高素质教师进行见习带教。在此基础上,还应充分准备,备好课程,每一次见习都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尽可能地收到好的教学成效。

4注重医德医风和爱伤观念的教育

医德医风是医生最基本、最崇高的素养,应坚持把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见习全过程,让医学生接受良好的医德教育,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爱岗敬业的医学人才。作为教师,要言传身教,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处处以良好的医德医风作示范。由于神经科患者的特殊性,医德和爱伤教育在神经科疾病诊治中尤为重要,在带教中尤其重视以下几方面:①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②教育学生文明行医,增强责任心;③要树立高度的爱伤观念,在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时应细心谨慎,不因见习而增加病人的痛苦,事事处处为病人着想,关心、体贴病人。

5重视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良好的语言沟通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充分重视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的培养。教导学生注意说话方式和技巧,使用礼貌性用语,通过适当交流使病人消除顾虑,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总之,神经内科实习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充分深入学生,做好学生工作,通过临床实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切实解决遇到的临床问题。同时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较强的临床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充分认识医患沟通重要性,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使之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杨华,郭峰,武成斌.提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模式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3):244-245.

[2]黄华,帅杰,邓志宽.神经内科实习带教工作的几点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389-3390.

[3]管琳,洪志鹏,陈嵘.“双中心”教学模式在胸外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575-577.

[4]徐江平,杨迎暴,杨雪梅,等.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4):425-427.

[5]王巍炜,余江敏,李高峰.关于肿瘤学专业临床实验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85-86.

[6]仝识非,宋治远,张倩,等.心内科临床教学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