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临床瘀血的证治

/ 2

浅谈中医临床瘀血的证治

胡丽琴

(东莞市横沥镇医院广东东莞523462)

【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4-0216-02

血是一种赤色物质,来源于饮食、水、谷精微,由中焦脾胃所化生,饮食人胃化为水谷之精微,通过脾的运化,在心气的推动下,上注于肺脉,经过肺的吸清呼浊,将新鲜空气注入水中,所以《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受气取汗,变化而赤是之胃血”。

血的生成与气的关系极为密切,气为阳,血为阴,血的生成和运行有赖气的化生和推动,而气的生成和作用的发挥,有赖血的滋养。与血液有密切关系的有营气、宗气等,营气是营运于脉中的精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有化生血液营养脏腑的功能。如《灵枢·营气篇》云:“营气之道,纳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至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气者行于经随,常营之已,终而复始”。又如《灵枢·邪客篇》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可见营气具有化生血液,滋养脏腑,润泽腠里,远行于脉道之中,周流不息、循环、复始的作用。

饮食水谷所化生的营卫之气,和吸入的大自然之气相合而积于胸中便是宗气。宗气积于胸中,上出喉咙,以司呼吸,肺朝百脉,宗气又通过心脉布散全身,营养各组织器官,上出喉咙司呼吸,下贯血脉以行气。如《灵枢·邪客篇》曰:“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故人体语言、呼吸、声音等强弱的变化,以及肢体的寒温、活动功能均以宗气有关。

综上所述,人体在生理状态下,血液之所以能在脉管里正常运行,而不至于溢出脉道之外,无不是气的化生和推动血液,或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经脉闭阻,气血凝滞,而致血行不畅,均可形成血瘀,如因月经闭止,而致寒凝气滞血瘀,或因热与血结阻滞膀胱血分而致蓄血发狂的太阳府证。前者是因病致瘀,后者是因瘀致病。故《灵枢·刺节真邪篇》曰:“宗气留于段其下者经于气街,其上走于息道,故厥在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上”。故前人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之说。

瘀血的部位不同,出现的证候各异,概括起来,大抵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瘀阻头部经脉,则是头痛如锯,目闭不言,久痛不愈,反复发作。

二、瘀阻心脏则见胸痛,心前绞痛,口唇青紫,脉结代。

三、瘀阻是中焦则是吐血、黑便、腹部膨胀、包块。

四、瘀阻下焦,则少腹疼痛,妇女经闭、崩漏。

五、瘀在肢体皮肤,则局部肿胀疼痛,皮下出血,斑疹隐隐。

瘀血的临床辩证要点:

一、疼痛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针刺,或绞痛拒按,常反复发作,久痛不愈,得温则舒,遇寒加剧,入夜尤甚。

二、肿块外伤则是血肿,皮下青紫,局部胀痛。内脏可触及肿块,因定不移,聚而不散。

三、出血出血是瘀血的常见证状,其色紫暗,或者瘀斑,或溢出于皮下。祖国医学认为,离经之血即为瘀血。

四、舌轻者如常人,重者可见紫暗,或者瘀斑,脉多滞涩。瘀血的原因很多,现归纳如下几方面进行证治:

一、气滞血瘀多由情志耗伤过度所致,情志活动是以五脏为基础的,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适当的情志变动不足以为病态,当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急剧的精神创伤,超越了人体所能调节的范围之时,便可引起机体阴阳气血的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盖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滞凝而不行。经脉雍阻,血行滞涩,而成瘀血。如《金匮要略·惊悸血司下血胸满瘀血脉证治》云:“病人胸满,唇痿舌青……为有瘀血”。

临床除有瘀血的基本特征外,如疼痛固定不移、痛处拒按、唇青、舌紫暗、脉涩等,尚兼有暧气、胁痛、气郁不舒等气滞见证。常见于胃溃疡、胃肠道肿瘤,经前期紧张证、肝脾肿大。治宜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用失笑散、血府逐瘀汤之类。

二、气虚血瘀心主血、心血的运行全靠心气的推动与脾气的固摄,当脾气虚时,不能统摄血液,则血溢于脉道之外,其离经血即为瘀血。临床除有出血的证状外,尚有面色苍白,四肢乏力,便溏纳呆等脾虚见证,如白血病,痔疮出血等。治当补气摄血,固肾益精。宜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大补元煎、黄土汤之类。若因心气虚,不足以鼓动血液运行脉结代者。临床常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证见闷痛,心前区憋闷,唇青舌紫暗。宜行痹活血化瘀。宜瓜萎薤白桂支汤加丹参、川芎之类,或血府逐瘀汤之类。

三、津亏血瘀血的运行除赖气的推动外,津液的不断充盈,是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若因久吐、久泻、多汗、失血等,耗伤津液时,可使血液浓缩,可形成津亏血少,血液容量不足,而致血行不畅。故《灵枢·营卫会篇》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证见眼球下陷,皮肤枯萎不泽,卧睡露睛,四肢厥冷。常见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某些消耗性疾病。治宜增液填津,益气固脱。如生脉散、独参汤之类。

四、寒凝血瘀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主痛,能阻碍气机运转,而致血瘀。如《内经》云:“寒则血凝泣……。”证见少腹痛得温则舒,怯寒,四肢不温,或肢体酸痛,遇寒加剧。临床多见于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产后瘀血残留。治当温经怯寒,活血化瘀。宜温经汤、当归四逆汤、生化汤、少腹逐瘀汤、桂支茯苓丸之类。

五、热盛血瘀热邪久羁血分不解,烧伤营血,迫血妄行,内见吐血,衄血,外见斑疹隐隐,或瘀热蕴结于脏腑,且见胸腹刺痛,咳吐脓血,或腹痛转碾不安。临床常见于出血热、脑膜炎、钩端螺旋体、兰尾炎、肺脓疡等。治当清营凉血、活血祛瘀、凉血化斑。宜犀角地黄汤、化瘀汤、大黄牡丹皮汤、千金苇茎汤之类。此外,太阳腑证,热与血结,瘀阻膀胱血分。证见少腹拘急、硬满、发狂、小便自利。治宜泻热行瘀。如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之类。

六、络伤血瘀某些意外的物理因素,包括撞伤,跌打损伤或局部挤压等。脉络受阻,血不循经,溢出脉络之外,而成瘀血。局部可有疼痛、血肿、皮肤青紫。治当行气通络,活血化瘀。宜复元活血汤、血府逐瘀汤之类。

七、久瘀成症由于气血瘀积过久,气机阻滞,血行不畅,使气滞血瘀,日积月累结成症积色块。证见腹部积块,疼痛拒按固定不移,痛如针刺,腹部青筋暴露,肌肤甲错。临床常见于肝硬化、异位妊娠。治当软坚消症,破血化瘀。如别甲煎丸、黄茧虫丸、抵当丸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