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对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1

芦荟对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袁君兰

袁君兰(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641000)

【中图分类号】R5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038-02

【摘要】目的探讨芦荟对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48例出现化学性、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从出现静脉炎开始用鲜芦荟汁外涂沿血管走向敷,4~6次/d,7天为1个疗程,直到静脉炎消失;对照组取适量的50%硫酸镁溶液用纱布湿敷于静脉炎处皮肤,每日2~3次,7天为1个疗程,直到静脉炎消失。两组持续治疗7天后比较疗效。结果芦荟治疗静脉炎疗效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敷组(p<0.01)。结论采用鲜芦荟汁外涂外敷对于治疗静脉炎效果显著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芦荟静脉炎护理

静疗是肿瘤治疗的必要手段,治疗过程中静脉损伤在所难免,多疗程的静脉化疗及PICC导管、留置针置入等都常常引发静脉炎。保护肿瘤患者的血管便是保护患者的生命线,呵护血管已有很多方法,本实验用新鲜芦荟叶汁行局部涂擦外敷非常简便有效。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8例静脉炎患者均为2009年8月~2012年6月的肿瘤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PICC导管7例,前臂静脉35例,手背静脉6例。将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1.2方法

1.2.1观察组从出现静脉炎开始用鲜芦荟汁外涂沿血管走向敷,4~6次/d,7天为1个疗程,直到静脉炎消失。

1.2.2对照组用50%硫酸镁溶液将纱布浸湿以不滴水为宜,直接湿敷于静脉炎处。用保鲜膜包裹,24小时持续湿敷,干燥及时更换。每日2~3次,7天为1个疗程,直到静脉炎消失。

1.2.3诊断标准及疗效判断

1.2.3.1诊断标准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的标准,静脉炎严重程度判断标准Ⅰ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样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有条索样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有条索样改变,可触及硬结。

1.2.3.2疗效判断两组均持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指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灼热、疼痛消失,受累静脉无压痛,血管弹性恢复;显效指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灼热消失,疼痛减轻,受累静脉有轻微压痛血管弹性改善;有效指沿静脉走向红肿、灼热、疼痛稍减轻,受累静脉有压痛,血管弹性无明显改善;无效指沿静脉走向红肿、灼热、疼痛未有改善,血管弹性无明显改善。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静脉炎是临床静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不及时处理,局部红、肿、热、痛,甚至坏死,增加患者痛苦,影响血管的恢复,影响治疗的进行。

3.1静脉炎产生的原因:①药物因素,由于化疗药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局部损伤严重,高浓度的药物输注对血管内皮刺激强,超过了血管缓冲应激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代谢及渗透压改变,同时化疗药物影响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影响血管内膜正常代谢,或长时间滴入血管(如氟尿嘧啶),持续刺激血管内膜,使内皮细胞破坏,易发生静脉炎。②血管因素,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营养状态。反复大剂量多种药物综合冲击化疗、多次静脉穿刺对血管内膜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使血管壁变硬,弹性下降,脆性增加,静脉萎缩变细,皮肤沿静脉走向色素沉着,引起静脉炎。③物理因素,包括环境温度、微粒、液量、速度、时间、压力,PICC导管、针头对血管的刺激和操作中机械性损伤等。④个体因素,肿瘤患者因为肿瘤消耗能量和摄入不足,导致体质弱免疫力低下。

3.2芦荟具有消炎、止痛、修复作用。中药典籍,芦荟有“补气”的功用,芦荟的作用在其凝胶或滑水,属生物活性水,化学本质是高氢化合物,具有整体调合作用,促进纤维素的增长、细胞分裂复活,促进细胞的活化,延缓细胞老化,促进组织损伤修复,恢复血管弹性,改善局部舒适度。芦荟还可抑制肿瘤和细菌生长。对照组中50%硫酸镁溶液是通过镁离子扩张小血管平滑肌而改善微循环,但是湿敷过程中水分蒸发快,需多次更换,药物不易吸收,影响效果,增加护理工作量,给患者带来不便。观察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对静脉炎有效,但芦荟对静脉炎治疗效果更佳,明显优于50%硫酸镁溶液湿敷,而且经济、简便、舒适。

4结论

采用新鲜芦荟汁外涂外敷治疗化学性、机械性静脉炎,非常简便舒适、经济有效,此方法安全,无不良反应,也可用于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文,韦义萍,廖海涛.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干预进展[J].全科护理,2009,11(7):2991—2992.

[2]左惠平.硫酸镁湿敷防止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观察.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17(6):533.

[3]李萍.新鲜芦荟外敷治疗肌肉注射局部红肿疼痛的临床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