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优越性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优越性探析

刘翠英

刘翠英(江苏省兴化市城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兴化2257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优越性,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10年4月~2012年3月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均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口服自拟中药汤剂。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随访期间复发率较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近远期疗效均较满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法功能性消化不良优越性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西医临床多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疗效并不令人满意。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0年4月~2012年3月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均有腹痛、腹胀、恶心、烧灼感、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医诊治规范》中的诊断标准[1]。同时排除合并消化道溃疡、食管炎等患者。

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为(45.36±10.74)岁;体重45~75kg,平均体重为(61.57±5.24)kg;病程1~10年,平均病程为(4.14±1.85)年。观察组42例,男性19例、女性23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为(45.72±10.35)岁;体重46~76kg,平均体重为(60.94±5.63)kg;病程1~12年,平均病程为(4.52±1.78)年。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其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10mg/次,三餐前服用[2]。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口服自拟中药汤剂,药味组成包括党参15g、柴胡15g、白芍20g、白术10g、扁豆10g、苏梗10g、陈皮6g、谷芽10g、麦芽10g、甘草6g。根据证型加减,肝郁犯胃型酌加郁金、川楝子、乌药等;肝火犯胃型酌加黄芩、栀子、黄连等;湿困脾胃型酌加薏苡仁、茯苓、蔻仁等;热邪犯胃型酌加黄连、蒲公英、败酱草等;脾胃虚寒型酌加山药、吴茱萸、高良姜等。上药每日一剂,水煎后分两次温服。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的差异。

1.3判断标准

将临床症状以4级评分法评分。0分表示无症状;1分表示症状轻微;2分表示症状明显,但可以耐受,不影响工作和生活;4分表示症状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

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评分-治疗后症状评分)/治疗前症状评分×100%。

疗效指数>95%者认为痊愈;疗效指数70~95%者认为显效;疗效指数30~70%者认为有效;疗效指数<30%者认为无效。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均录入到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当P<0.05表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治疗8周后,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9例,随访期间复发10例。观察组痊愈5例、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2例,随访期间复发4例。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随访期间复发率较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胃酸过度分泌、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道平滑肌运动功能障碍、敏感性增高、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西医临床一般采用抑酸剂、抗生素、促胃肠动力药物等对症治疗为主,临床疗效并不尽如人意。

中医学理论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归纳于“胃脘痛”、“嘈杂”之范畴,与外感寒邪、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情志不舒有关。治则以补益脾胃、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为法。

笔者自拟的中药汤剂以党参为君药,以补中益气、调和脾胃。辅以柴胡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扁豆理气健脾、滋养胃阴;苏梗健脾和中、陈皮理气健脾;谷芽配伍麦芽,增强健脾益胃、消积除胀之功效。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消胀止痛之功效。根据兼症酌情加减药味,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因人制宜的治疗特色。

本研究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近远期疗效均较满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医诊治规范(草案).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2,10(4):3~4.

[2]王莹.中药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