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3

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的运用

刘改红

河北省大名县刘改红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课堂小组讨论变得“时髦”起来,但是,很多语文教师使讨论成为一种形式和摆设。针对它的是是非非,笔者在文中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讨论

课堂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方法,是解决问题、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改变了教学一堂言的状况,而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开展课堂讨论,是尝试这种学习方式的最有效的载体。本文着重从语文课堂讨论内容准备的策略、实施的策略、评价的策略等方面对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进行探讨。新课标要求大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锐利。”因此,小组讨论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就成为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受到公开课或展示课教师的青睐。其原因是,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将知识和技能单一的“授—受”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讨论的学习,不受教师、教材的束缚,在合作互动中创新,极大地解放了思想,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课堂气氛活跃,深得评课者的赞扬。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仅把小组讨论作为课堂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很少有把小组讨论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小组讨论学习往往流于固定化、程序化、形式化,成为点缀,完全是调节课堂气氛,赢得评课教师喝彩声的必要手段,为讨论而讨论,完全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显然难收到实质性的效果,只是表面上的热闹。人们除了淡淡的恭维外,似乎只是走走过场,用它多一道程序和花样罢了,又对它鄙夷起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影响语文课堂小组讨论有效性的因素

(一)、虚假讨论

1.教师有一系列的预设问题和预设答案,但学生揣摩教师意图,给教师以想要的答案,从而使学生成为教师思想和教参答案的代言人。例如:我在听同事的一堂《散文家谈散文》,教师课前将活动单发给学生,活动单上的问题几乎都来自参考书,所以学生在课前就从手边的参考书上找到答案了。然后课堂讨论的时候,我就发现他们在这样“讨论”:“这一题你找到答案了吗?是什么?”于是组内成员将答案读一遍,算完成了!小组展示时,学生就将答案说一遍,甚至是念一遍!这样的讨论有效吗?

2.教师的预设问题太过简单或具体化。太过简单使得学生不必通过讨论就可以得到答案。于是,讨论就变成一种形式,大家只要把头聚在一起,对一下答案即可。太过具体,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禁锢,没有发挥的空间。

(二)、精英讨论

在这种讨论中,主角是少数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学生,他们在表演着思维艺术体操,而多数学生只是看客,或听客,冷眼旁观。

这也是现在我们的课堂讨论中出现的最主要的问题,这种讨论的最终结果是:好的更好,收获很多,能力提高;差的也更差,并可能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无法实现讨论的初衷——共同进步。

(三)、肤浅讨论

所谓“肤浅讨论”,就是当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或看法表达出来之后,教师不作任何评价,或者只一个劲叫好,或者干脆莫衷一是。这是我们听课时遇到最常见的问题。由于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深入的引导,学生仍然停留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根本没有得到提高。

二、要使“小组讨论”产生“效益”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深入了解,精心搭配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小组讨论”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科学、合理地组建小组。在组建时,教师不宜仓促行事,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成绩等,然后再根据互补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讨论小组,一般说来以每组4至6人为宜。当然在做这件事时,教师既要按规则严格去做,又不能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试想,如果所组建的小组不和睦,矛盾重重,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心思去“合作、探究”呢?所以,只有关心学生的感受,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个小组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要使它高效地运转起来,就必须有合理的分工,使他们明确职责,各司其职。以一个4人组成的小组为例:一般要设“组长”负责具体任务的落实,让“情报员”进行资料或信息的搜集、整理,由“记录员”把重要内容保存下来,“发言员”则负责对外宣布观点或成果。当然,这些职位不能定死了,应当灵活地进行周期性的轮换。这样,既能给学生新鲜感,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小组讨论要做到以人文本,小组讨论的动机(为了什么)和目的(达到什么)应贯穿于课堂操作始终。

第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充分了解教学目标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用“人性化”的问题去引导学生“人性化”的讨论。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及提出的时机必须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接受和操作。对问题设置教师要做深入、具体的引导、分析,最后落实。

第二,教师要做好小组角色分工工作,要让学生明确分工的目的、方式。比如,1号是小组长,负责具体任务的落实,4号是发言员负责对外宣布观点或成果,5号是情报员进行资料或信息的搜集、整理,6号是记录员把重要内容保存下来,2、3号是核心讨论员等等,彼此的角色随着课程的改变或者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的转化在一定时间内稍作轮换。这样,不同的学生在不同角色中锻炼了自己的不同能力。这能最大程度杜绝有人不发言、不讨论的的误区。

第三,小组讨论,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组织应变能力,敏锐的发现解答问题能力等。学生讨论时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捣乱学生加以及时制止,同时也要对讨论进行指导总结点评。

我设计了一张表格,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堂反馈(检查讨论的有效性),给每组打分,并评定每日之星、每月之星和学期之星。这个措施的制定,引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并与其他小组互相竞争,从而激发了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了很多年的学生,要一下子让他们从认真听转化到开口讲,这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在平时要联合所有任课老师,对他们进行训练,必须不断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能,引导学生如何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明白认真听别人发言是尊重别人的表现,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平时胆子大、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很可能成为每一小组每一次发言的代表,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享有锻炼胆量、能力的机会,减轻胆小学生怕说错让人笑话的心理,并做到公平、公正,我这次请每组的1号同学发言,下次请每组的2号发言,依此类推。这样,每一位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整体水平都会提高。这样做可以克服小组讨论中由几个喜欢出头露面的组员一手包办的现象,使那些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参与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讨论时都有事可做,遇到困难互相帮助,共同成功。课堂讨论是围绕问题展开的,问题是课堂讨论的有效载体。讨论问题设计的好坏是进行有效讨论的关键,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紧扣教材,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以有利于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课堂讨论的问题应精心设计,注意难易适中,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而且,为了避免学生直接从参考书上搬答案,我在设计“活动单”问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原创题,或是换了一种问法。学生从参考书上找不到答案,就只好自己去思考。

(二)、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讨论有效的核心

小组讨论不但不排除教师的作用,相反,对教师的作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小组讨论必须有教师的科学指导作为保障,并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等待、观望,或只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要深入到各小组当中,了解学生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对讨论中有争议或学生尚未察觉的重点问题,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启发。引导启发要适时、适度,不能过早,过早会剥夺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影响讨论的深度;也不能太晚,太晚会使学生处于消极无望状态;不能过度,把思路方法完全暴露给学生,会越俎代庖,侵占学生思维的空间,将学生束缚在教师设置的框框里,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切不可利用巡视机会给学生不必要的暗示,以免剥夺学生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1.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主动探究讨论是由问题引起的,它是在教师深入了解教材的重、难点后,并通过教学实践反馈出来的。在小组活动之前老师应以明确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定向思维,让他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使小组成员都能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如何设置问题则是关键。问题太大,学生不知所措,无从下手;问题太难,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学生望而生畏,短时间内解决不了;问题太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张口答出,这也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因此,老师设计问题时要难易适度,既要让学生“跳起来”,还要让他们摘到“成功的果子”,让身与心、知与情都动起来。

2.加强巡回指导,适时对个别学生给予帮助。

有很多时候我会发现,个别小组或个别同学在讨论时,碰到有些小问题,在那儿辩论、钻牛角尖,而这些已经偏离了讨论重点。这时候,老师就要对他们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并“拉”他们回正题。

3.小组讨论的时间保证。

在教学实践中,还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安排了小组讨论的教学环节,布置了学生按要求讨论,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结果小组讨论只流于形式。我认为,小组讨论的时间至少应该包括这样几个部分:学生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见解;小组成员在小组中陈述自己的见解;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并形成代表性意见。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作为保证,小组讨论就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课堂教学是有限的45分钟,在小组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在放手让学生讨论前,先要对所提问题的难度有个揣摩,估计学生需要多长时间能解决,对于难度大的问题,给的时间多一些,让学生尽可能考虑充分一些,阐述充分一些。而对于一些难度较小的,则尽可能缩短时间,形成抢答情景。此外,教师还要根据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及时灵活地调整活动时间,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因势利导,借题发挥

教育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有知、有欲、有求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感受。这正如“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上也不会有两个思想完全相同的人。在这点意义上说,教师的备课不可能会完全周密和正确。因此,语文课堂是难免要发生碰撞的。有碰撞才会激起思维的浪花,才会进步。当然,关键还在于身处其境的教师如何处理这类碰撞。预习《愚公移山》时,学生心中一直有个疑问:愚公移山这件事,在现在看来是件近乎愚蠢的事,为什么还要向他学习呢?教学中,笔者只是想把这个问题作为课堂小结的内容用几句话带过,但是没有想到课堂上学生对于这个疑问有很多看法,看来这与备课有偏差,怎么办?笔者顺势提出建议:小组讨论愚公移山的利弊。各个小组纷纷展开讨论,因为事先对这个问题有看法,所以讨论进行得很激烈。最后,有一半的人认为愚公值得赞扬。另有近一半的人认为愚公的做法不值得赞扬。在这样的碰撞中,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体验自然就深刻了。而这一切是在备课时所不曾预料到的,假如当时只是平淡地用一句话带过,可能在学生们的人生中就少了一份体验,也就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了。其实,这种碰撞就是语文教师送给小组最好的礼物。小组讨论会因碰撞而活跃,会因碰撞而精彩,会因碰撞而进步。教师要善于捕捉碰撞的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课堂45分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生命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决策水平的高低———也就是教师提问时水平的优劣。如果教师的问题肤浅或不切实际,就会无端地空耗学生宝贵的时间。如果教师不做深入、具体的引导、分析,而只是模糊、泛泛地提问,那么学生只会感到一头雾水,“小组讨论”只能是形同虚设。

(四)、善于留白,鼓励创新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把握一个度,有些问题要讲深讲透,而有些问题则只需点到为止,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肯定他们的创新精神。在上《始得西山宴游记》时,向学生介绍了“对比阅读”法。简单分析了文章的内容,然后要求小组自选篇目进行“对比阅读”(课内外均可)。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的组找《小石潭记》,有的组找《与朱元思书》,有的组找《醉翁亭记》,而且分工明确:他们从作者、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其异同点。在这中间,我只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最后几乎每个小组都有一篇“研究成果”。我征求大家意见,进行筛选,挑出最好的几篇进行展示,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教学有时可以针对某些文章的特点适当转变教学形式,比如在上《皇帝的新装》、《曹刿论战》这样的文章时,完全可以将其改写成剧本,由小组去演。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是戏剧篇目,完全可由小组去演。这样,既能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倦感,又能满足现代学生的表演欲,于快乐之中学到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是为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得到发展。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不管哪种教学模式,能取得好成绩就是最有效的。所以如果学生发现讨论结束没有什么检测的方式,那么他在课堂上势必不愿意积极参与讨论。从问卷调查来看,所有学生和老师都认为衡量讨论是否有效的方式就是及时反馈。反馈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个别提问、200字的小练笔、小测试……。“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模式看似简单,实则繁复,是需要不断深入实践、探索的。

参考文献:1、王荣生、张孔义:《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语文学习》,2004年第4期,第17、18页

2、尤克巴班斯基:《改进课堂教学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