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纤维蛋白酶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动态观察

/ 1

去纤维蛋白酶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动态观察

张迪权

张迪权(抚顺石化总医院113006)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145-01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为老年常见疾病,选用合适的药物改善病人的异常血液流变学状态,对预防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非常重要。

去纤维蛋白酶(DF-521)注射液为强力溶栓改善微循环制剂,它除具有分解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1],诱发组织血浆素原活化素(t-PA)的释放,增强t-PA,促进纤维蛋白溶酶的生成,减少α2血浆素抑制物和血浆素原活化素抑制物,以及溶解血栓的作用[2],还具有降低血粘度,抑制红细胞凝集,抑制红细胞沉降,增强红细胞的血管通过性及变形能力,降低血管阻力以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我院在2008年8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用去纤维蛋白酶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60例。对其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作了动态观察。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符合下列条件者作为入选病例:(1)年龄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2)经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系统检查以及颅脑CT或MRI扫描证实者;(3)血液流变诸项指标中单项或多项异常者;(4)无出血性疾病及出血倾向,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无药物过敏史,无近期手术或外伤史;(5)近3月内未用过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抗凝剂或抗纤溶剂。

按以上标准入选病例中男性52例,女性8例,年龄60—87岁,平均69.4±8.7岁。其中脑梗塞54例,TIA3例,脑梗塞后遗症3例。

以上病例均按以下方案用药:第1日,DF—52110BU溶于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入,1h以上滴完,第3日5BU,第5日5BU,共3次,在治疗期间不给予其他治疗ICVD的特殊药物,也不进行针刺或理疗等治疗。

观察血液流变学全套指标,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4、7、21天检查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均检查血、尿、粪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凝血酶原时间及肝、肾功能。

所有定量数据均经配对t检验,求P值,P<0.05属显著差异。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结果

见表1、表2。

表1DF-521对血液及变学的动态影响(x-±s,n=6)

与治疗前比较P<0.05

由表1可见,血浆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粘度、血液还原粘度在用药后1天开始下降,4-7天降至最低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至用药后21天接近治疗前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在用药后1天开始下降,至7天至最低水平,到用药后21天时仍低于用药前水平(P<0.05)。血小板聚集率在用药后1-4天有所下降(P<0.05),至用药后就恢复到用药前水平。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低切变率下血液相对粘度,在用药后无显著改变(P>0.05)。

由表2可见,去纤维蛋白酶治疗后凝血时间延长,但未超出正常范围;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无明显变化;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出无明显变化。治疗后复查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表2用药前后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的变化(x-±s,n=6)

讨论

去纤维蛋白酶为经过生物工程提纯的丝氨酸蛋白酶单成分制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血纤维蛋白原Aα链末端的精氨酸和甘氨酸之间,使血浆纤维蛋白原分解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而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清除,本组病例血浆纤维蛋白在用药后1天开始下降,4-7天降至最低水平,用药后3周接近用药前水平。与文献[3]报道用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可持续下降1-2周相一致。去纤维蛋白酶可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某些因素,防止血栓形成。本组低切粘度、血液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但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低切变率下血液相对粘度在用药后无显著改变,用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明显变化,凝血时间延长,但仍在正常范围。用药后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综上所述,去纤维蛋白酶成分单一,能分解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某些因素,对血小板数、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用于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作用迅速,疗效可靠,副作用少。

参考文献

[1]SugaiK,LmamuraY.UechiS.etal.MetabolicfareofBatroxobininbumum,药学杂志,1986,126;335。

[2]KlockingHP,MaikwardtF,GutnerJ,Onthemechanismofbatroxobin-inducedfibrinolysin.Pharmazic,1989,44.504

[3]匡培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展,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手册,1994,2(增刊),S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