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雒雷鸣1王阳2冯辉

雒雷鸣1王阳2冯辉3

(1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新乡453003)

(2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453003)

(3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453003)

【摘要】目的对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方法采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情况调查问卷对252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情况调查问卷上的得分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0<0.01)。结论医学生人文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建议学校能加强人文教育,改善目前不容乐观的人文教育情况。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1-0261-0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学习医学人文学科课程、临床实践、教师的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熏陶,使医学生成为既掌握医学技术又有医学人文素质、人文修养、人文精神的完整的医务工作者[1]。近年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虽加强了人文素质教育,但相关研究表明,“轻人文,重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教育本质未变,如何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医学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2]。本研究采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情况调查问卷对252名医学本科生进行调查,并对改善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状况提出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学生和校本部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97份,回收有效问卷252份,有效率是93%。

1.2研究工具

1.2.1一般情况调查问卷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被试的性别、年级、专业、学制、政治面貌等。

1.2.2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由中山大学陈颖青编制[3],共有45个条目,包括3个维度。问卷的内部信度Cronbach'sAlpha系数达到了0.813,内部效度好。

1.3数据处理数据用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

2结果

2.1不同年级的被试在人文素质情况调查问卷上得分的差异比较

研究表明,4个年级组在人文素质情况调查问卷上的得分有极显著的差异(F=10.92,P=0.000<0.001)(见表1)。

表1不同年级的被试在人文素质情况调查问卷上得分的差异比较(x-±s)

注:p<0.001,差异极其显著

2.3不同性别的被试在人文素质情况调查问卷上得分的差别比较

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被试在人文知识学习与掌握情况上的得分有极显著的差异(t=-3.89,P=0.000<0.001)(见表3)。

表3不同性别的被试在人文素质情况调查问卷上得分的差别比较(x-±s)

注:p<0.001,差异极其显著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新乡医学院和三全学院六个专业(临技、药学、临床、外语、生科、应心)共252名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情况调查问卷上的得分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0<0.01)。2008级的学生大多处于实习阶段,他们在医院实习过程中,在临床工作中,不仅得到了学习方法的改变,更从医学、道德、法律、伦理等角度分析、解决问题,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与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沟通交流能力,实习的学生更能认识到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4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4.1转变教育理念,体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要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去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确立人文学科的基础地位,解决“重理学,轻人文”的现状。

4.2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人文素质教育应该将人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共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相融合[4]。教师要具备必要的人文素质知识,并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利用人文教育的隐形课堂,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

4.3改革人文教育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利用第二课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开设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激起学生的兴趣爱好。将理论用于实践,用人文教育获得的知识去解决临床或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志杰,李振兴,张悦.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5-6.

[2]余梦.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J].医学信息学2010,23(10):1809.

[3]李四海.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硕士论文[D].第一军医大学,2005.

[4]吴泽兵,王前强.谈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的创新[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1)96-99.